1864年7月19日中午,被湘军围攻两年之久的天京城外杀声震天,突然一声惊天巨响,坚固的城墙被炸开一条大缺口,湘军如洪水一样汹涌而入,城内的太平军抵挡不住,四散逃窜。
此时的天京虽然已经被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完全控制,可这些凶猛的士兵遇人就杀,遇房就烧,一时间,火光冲天,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关于这场残忍的烧杀抢掠,后来的很多研究者都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一向治军严明的曾国藩为何纵容士兵肆意妄为。
其实,曾国藩也有自己的苦衷。由于连年战争,清政府财政空虚,军饷已经很久没有发放了,无奈之下,只好通过烧杀抢掠的方式来弥补浴血奋战的士兵。
01欠薪引发内斗
攻下天京城,成为湘军唯一发财的希望,因此,进入城中后,不仅士兵,就连一些文职人员、受伤的兵勇,也加入了烧杀抢掠的阵营。
在攻打太平军的后期,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入不敷出,根本无法支援曾国藩庞大的湘军。无奈之下,曾国藩一边增加地方赋税,一边将索要军用物资的手从湖南伸到了广东、湖北、四川、江西等省,可面对庞大的开支,依旧无法正常运转。
没有军饷,有的士兵生病无钱医治,甚至一口饱饭也吃不上,很多士兵实在忍受不住饥饿,纷纷逃跑。更有一些士兵,因为上级军官故意克扣粮饷,经常引发内斗。
由于拖欠的军饷实在太多太久,为了安抚士兵的不满情绪,曾国藩在无奈之下,采取了以官额、学额等方式来抵扣。使士兵的焦躁情绪暂时得以平息。
因此,攻打下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成了当务之急,只要能将太平天国的财物收为己用,发放欠下的军饷也就不成问题了。
02纵容烧杀抢掠
当冲锋陷阵的主帅曾国荃冲入天京后,按照曾国藩的命令,第一个任务就是寻找太平天国的财宝。
可让他气愤的是,翻遍了整个城市,也没发现所谓的太平天国宝藏。
其实,早在湘军攻入城中之前,太平军早已将天王洪秀全的财务瓜分殆尽,逃之夭夭了。
见没有财物,无法兑现士兵的军饷,曾国荃恼羞成怒,准备将手下湘军从太平军手中抢来的财物收回。
曾国藩知道后,果断制止,说道:“士兵所得财物,多少不一,如果没收软弱者的,也没多少;没收强悍者的,则很有可能促使其携带财物逃走。还是算了吧,就让这些财物抵扣军饷,稳定军心吧!”
曾国藩于是下令:只有敌军埋藏的财物,才必须充公!
此命令十分含糊,于是在各级军官中流传开去,都说除了敌军埋藏的财物外,其它的财物只要抢着就是自己的了!
很快,天京城里的老百姓就遭到大灾难。湘军为了多抢财物,挨家挨户搜查,见财就抢,稍有反抗,就直接屠杀。后来,杀红眼的湘军见无财物可抢后,就盯上了女人。犯下滔天罪行后,为了掩盖真相,干脆放火烧房,毁尸灭迹。
曾国藩听到幕僚的报告后,很是内疚,失声痛哭,说道:“我上对得起皇上,对得起朝廷,下却对不起黎民百姓。真是枉读一辈子圣贤书了!”
由此可见,曾国藩纵容士兵胡作非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图片为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