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国家政局动荡,实力衰弱,当年的康乾盛世已经消亡,如今清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外有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内有民间起义气势汹汹,尤其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反清反洋,这是农民为自身争取权益的大规模运动。这场起义的失败并不仅仅是因为时局限制,统治者掌权后的腐败昏庸,荒淫无度也是很大的一个原因。
洪秀全自称天王,而后定都建国,享受着荣华富贵,后宫女人无数,靠着军队掌握生杀大权,也算是一位皇帝了,但他并未实现大业,在政府军队的打压下,太平天国没有了曾经的巅峰,洪秀全病逝,他的长子洪天贵福继承了皇位。长子出生于1849年10月,是他的妻子赖莲英在老家花县生下的,据传儿子出生的时候,屋顶有一道红圆光,这件悬乎的事被洪仁从广东传到了天京,就算是他被俘虏了,也一直在跟人说这件奇事。
洪天贵福在出生后的第二年就被带到了广西,后来父亲自称“天王”,他便被立为幼主,此时的他年仅四岁,或许比四岁更小。其实他的名字也是有一个谜团的,根据记载,幼主的名字在内部避讳被提起,“洪福”是朝廷根据玉玺上的刻字给第二号“首逆”起的,直到被灭后,洪仁被俘虏后,交代了幼主名字的缘由。起初他用抓阄的方式帮起了个“天贵”的名字,后来天王去掉了“天”,改为“贵福”,等到儿子成确立为继承人后,便又改为“天贵福”。世人发现的玉玺上刻着“真王贵福”,这是从右向左横刻的,后人念着念着,就造成了误会。
洪仁眼见幼主出生时的奇观,认为他是“天命少年”,但洪秀全并没有太过看重这些,杨秀清也只认为他只是一个顽皮的少年,只知玩乐,不爱学习,这对于一个新生的国家是非常不好的,所以杨秀清带着几位领导请求天王能够加强对幼主的教育。洪秀全不是一位明君,认为这番劝告损伤了他的威严,大发雷霆但还是接受了意见,认为说得有道理,开始重视儿子的学习,不过他对杨秀清是有些怀恨在心的。
在教育过程中,洪秀全创立了天主教,还自封为天王,这样一个刚愎自用的人根本不会允许儿子去读古书,强迫儿子读《天父诗》,天主教一系列的书加一起大概有四十多本,质量不高,全都是洪秀全自己的主观想法,“狗子一条肠,就是真娘娘。若是多鬼计,何能配太阳”,但看这样的诗词就足够看出内容恶劣低俗了。放着正统的文学不学,历代帝王都会请最好的老师教导皇子,而洪秀全只是让姐姐教导孩子学习,而且根据记载,这样的教导只在九岁之前,后来就没有记录了。
事实上,在他“成年”娶妻之后,尽管他才八岁,娶了四个妻子,此时他已经被禁止和家中女眷见面了,但他还是会偷偷去见自己的母亲和姐姐。成年之后,父亲慢慢地带着他去批阅奏折,还让他封赏官员,每次洪秀全写好册封诏书号,便由幼主誊写一遍,盖章颁发,这样就能让官员对幼主心存感激崇敬。他给了儿子练手的机会,此时的内部进入了“官职大批发”时代,这一时期的升官很频繁。
信奉天主教的洪秀全,认为耶稣是无比神圣的,称耶稣为国家的“太子”,可他将儿子过继给了耶稣,这样儿子又成为了耶稣的弟弟,前后矛盾,而且还是弟弟坐上了皇位。不仅如此他还宣传耶稣有3个儿子和2个女儿,可其他孩子都不在这里,无法继承皇位,所以他便将自己的儿子过继了,这样幼主不仅是天兄的日子,还是天王的儿子。为了纪念他这个“睿智”的决定,他将金印玉玺上刻满了“天父天兄”,是他们父子二人的名字。
洪秀全只顾着实现自己的个人想法,他的儿子只是被驱使的,虽然是幼主,但他每天的生活都是极为枯燥的,每天三次向父亲请安,还要写上一本“请安本章”,就连这文章也是被人拟好的,他只需要抄写就好。每天读的书只能是教内的书,毫无内容,那四位小妻子也是什么都不知道,只能是消遣娱乐。唯一有趣的记忆就是一位投降官员熊万荃送给洪秀全的青鹦鹉,被封为“瑞鸟”,洪天贵福经常会逗弄鸟儿,在后来的供词中,他多次听到这只鹦鹉,还能够背下来它的“鸟语”。
1864年,洪秀全去世后,幼主继位,可他根本没有做好准备,也没有能力去治理国家,他将权力分给了伯父洪仁发和洪仁达、李秀成,还有一个道士沈桂,他没有做任何的实事,就连委托重任也是由他人操办,颁发的诏旨也是别人写好的,他只需进行誊写。没有了父亲的管束,他可以尽情地吃猪肉和喝酒,随意地读古书,倒也是过了一段自由快乐的时光,此时的天国已经失势了,五十多天后,湘军攻破了都城。
洪天贵福被李秀成安排逃走,与洪仁会合后,半路上被清军堵截,后来护送他的军队被半夜偷袭,军队四分五裂,他一人逃到了深山里,饿了六天,还有一位白衣老人给他送了一个大饼,让他又挨过了两天,再他下山后,被一户唐姓人家收养,四天后他离开,路上被清军抓获。被抓获后,他招待了一切,还表明自己想要活下去,给看押他的人写阿谀奉承的诗,嘲讽太平天国,只为活命。
最终他还是被处死了,还是凌迟这样残酷的刑罚,年仅十六岁的他被刮了1003刀,他的肉被卖掉,尸骨被扔到了荒野之中,曾经的统治者竟然落得这样的地步,让人唏嘘不已。
但是洪秀全的后人真的都死光了吗?根据历史记载无一幸免,但天王那么多女人,怎么知道就没漏网之鱼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记者发现了洪秀全的后人程东让。当时的程东让是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告申庭庭长。他将祖先的身世讲了出来,希望有人能写下来——
天京被攻陷时一片混乱,洪秀全的一个王妃带着一个男孩趁着混乱从逃难的人群中跑出来,他就是洪秀全最小的儿子来喜,跟他的名字一样幸运,即使在家族遭遇如此重大的变故之中,他依然能幸存下来,并且随母亲一直逃到安徽定远,一路上乞讨为生,竟然没饿死。
后来这个王妃改嫁了,嫁给程家湾一个叫程风彩的老实人,这个农民忠厚本分,孩子自然跟了他的姓,也姓程,于是躲过了杀身之祸。
程文起后来成家,生了几个儿女,慢慢的安徽这个村子程姓成为一大姓,又因为很多人知道程氏背后的故事,所以程也成为当地一个著名的姓氏。如今,天王洪秀全的后人有二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