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吕夷简,心思缜密,权谋无双,巧妙应对狸猫换太子案
创始人
2025-06-04 23:04:05
0

吕夷简

一、官宦世家

公元978年,吕夷简出生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

他的家庭是官宦世家。

他的祖父

吕龟祥

担任安徽寿州知州。

他的父亲

吕蒙亨

官拜大理寺丞。

他的堂叔

吕蒙正

则是北宋初年的宰相,以遇事敢言,宽宏大量闻名。

吕蒙正

二、宰相之才

公元1000年,22岁的吕夷简考中进士,开始了自己的从政之旅。

从政之后,吕夷简无论品行,还是能力都表现得十分优异,勤于政务,且清正廉洁。

公元1005年,吕蒙正辞官归隐。

宋真宗赵恒依依不舍地握着吕蒙正的手问道:

“爱卿的几个儿子,谁可以重用?”

吕蒙正十分诚实地回答道:

“臣的几个儿子,都不足任用。但臣有个侄子名叫吕夷简,刚刚从政不久,具有宰相的才能。”

自此,吕夷简开始被宋真宗关注。

宋真宗赵恒

吕蒙正

后来,随着吕夷简职务的升迁,宋真宗便将吕夷简的名字,写在皇宫议事大厅的屏风上,密切关注吕夷简的施政举措。

当时,朝野都在盛传吕夷简是宰相的热门人选。

三、正式拜相

公元1022年,宋真宗驾崩。

十三岁的宋仁宗赵祯继位,太后刘娥临朝称制。

从政22年的吕夷简被拜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正式成为宰相。

太后刘娥

宋仁宗赵祯

吕夷简

太后刘娥和宋真宗夫妻关系极好,宋真宗驾崩,刘娥悲痛欲绝。

宋真宗牌位附祭宗庙,刘娥提出依照宋真宗生前的习惯,按宫中规制为宋真宗重新置办服饰、用品,供奉在宗庙,为宋真宗所用;同时,要求用银子覆盖宋真宗的牌位。

群臣反对,认为这样太铺张浪费,也不合礼制。

刘娥固执己见道:

“如果不按我说的做,就是对先帝的不恭敬。”

群臣面面相觑。

吕夷简

吕夷简说道:

“太后对先帝的怀念,让百官很感动。但太后对先帝最好的怀念,应该是辅佐好幼主,治理好天下。浪费和铺张,这不是先帝所希望看到的。”

最终,太后刘娥被吕夷简说动,不再固执己见。

四、狸猫换太子

刘娥出身贫寒,但是才能卓著。

史书评价她

“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有和吕雉、武则天一样治理天下的才能,却没有吕雉、武则天一样篡夺赵宋天下的野心。

太后刘娥

宋真宗十分宠爱刘娥,但是两人一直没有子嗣。

于是,刘娥便让身边的侍女李氏侍寝,生下了儿子,对外声称是自己所生。

这个孩子就是宋仁宗赵祯。

这便是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原型。

狸猫换太子

五、厚葬李氏

公元1032年2月26日,宋仁宗赵祯的生母李氏病逝,刘太后不愿声张,打算秘不发丧,以宫人的寻常葬礼安葬李氏。

太后刘娥

吕夷简在得知消息后,在刘太后垂帘听政时,起身奏对道:

“听说皇宫中有贵人病逝,应该用隆重的葬礼来安葬她。”

刘太后十分生气道:

“宰相你想要干涉后宫中的事情吗?”

吕夷简毫不畏惧道:

“我身为宰相,无论内外,我都要管。”

刘太后大怒道:

“为了一个侍女,宰相你这是想要离间我和皇帝吗?”

吕夷简针锋相对道:

“太后如果您不在乎你们刘家以后的事情,我就不管了。如果太后顾及你们刘家,希望你们刘家以后能够活得好,丧礼就应该隆重。”

刘太后惊出了一身冷汗,猛然醒悟。

刘太后明白,她终究是要走在宋仁宗前面的,而一旦宋仁宗掌权,今日她如此苛待宋仁宗的生母李氏,日后宋仁宗必然报复他们刘家。

宋仁宗的生母李氏

于是,刘太后态度缓和道:

“死者是我的侍女李氏,她和皇帝关系密切,我该怎么办呢?”

吕夷简建议道:

“太后、皇帝在皇宫内,举行哀悼;百官奉灵车由西华门出,用一品礼葬李氏于皇家洪福寺。李氏身穿太后服饰入殓,棺内灌满水银。”

六、天圣大火

公元1032年,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叫天圣大火。

即宋朝皇宫突然着火,火烧得特别大,差点把皇太后刘娥和宋仁宗都烧死了。

太后刘娥

宋仁宗

第二日早朝,皇太后刘娥和宋仁宗依照惯例都隔着帘子和群臣说话。

群臣皆参拜,唯独吕夷简不参拜。

宋仁宗诧异道:

“群臣皆参拜,为何宰相不参拜呢?”

吕夷简道:

“昨夜突发大火,宫廷有变,臣希望一睹圣颜。”

皇宫大火

昨夜宫廷发生了重大变故,太后和陛下应该让群臣看看,是否安然无恙?昨夜大火冲天,谁也不能保证皇宫是否发生了政变?在不能确认坐在帘子后面和群臣说话的,是刘太后和宋仁宗本人的情况下,我吕夷简是绝不能参拜的。

宋仁宗醒悟,立即命人打开帘子。

见到太后刘娥和宋仁宗赵祯安然无恙,吕夷简方才和群臣一起参拜。

七、仁宗之叹

1033年,太后刘娥病逝。

有大臣告知宋仁宗,他的生母乃是刘太后身边的侍女李氏,并诬陷太后刘娥毒害了李氏。

宋仁宗的生母李氏

宋仁宗大怒,一边命令禁军包围了刘家,一边前往洪福寺。

当李氏的棺木被打开,看到李氏棺木中灌满水银,李氏面目栩栩如生,身穿太后服饰。

宋仁宗叹息道:

“别人的话,真不能随随便便就相信啊。”

于是,宋仁宗赦免了刘家,并给太后刘娥上香致歉。

八、罢相复相

太后刘娥病逝后,宋仁宗亲政,吕夷简以宰相的身份辅佐宋仁宗。

在朝堂上,宋仁宗相继罢免了太后刘娥宠信的张耆、夏竦等大臣。

张耆

夏竦

退朝后,宋仁宗将此事告知给郭皇后。

郭皇后说道:

“难道宰相吕夷简不依附于太后刘娥吗?只不过他多计谋,善于应变罢了。”

因此,宋仁宗罢黜吕夷简宰相之位,贬吕夷简为武胜军节度使。

当圣旨下达的时候,吕夷简正统率群臣,商量政务。

听闻被罢相,吕夷简大惊,但他并不知道为什么被罢相,他也不知道是郭皇后在宋仁宗面前说了他的坏话。

半年后,宋仁宗知道了吕夷简和太后刘娥针锋相对,请求太后刘娥厚葬他的生母李氏的事情,大为感动,遂重新起复吕夷简为宰相。

而此时,吕夷简已经知道郭皇后在宋仁宗面前说他坏话,致使他被罢相的事情了。

九、废黜皇后

郭皇后脾气暴躁,且极其善妒。

一次,郭皇后当着宋仁宗的面,训斥正得宠的尚美人。

郭皇后越骂越气愤,出手打了尚美人。

郭皇后

尚美人

宋仁宗上前劝架,结果郭皇后误将器物打在宋仁宗的脖子上。

宋仁宗大怒,命人将郭皇后囚禁冷宫。

事情传到了前朝,支持郭皇后的范仲淹、孔道辅等大臣纷纷为郭皇后求情。

宋仁宗单独召见了吕夷简,并将脖子上的伤痕给吕夷简看。

宋仁宗

吕夷简知道宋仁宗已经极其厌恶郭皇后,遂建议宋仁宗废黜郭皇后。

第二日朝会上,宋仁宗向群臣提出了废黜郭皇后的事情。

范仲淹等众臣纷纷反对,痛哭流涕道:

“我大宋建国八十余年,从没有废黜皇后的先例。陛下和皇后,对于臣子来说,就是父母,哪能因为父母吵架,儿女就支持他们离婚呢?”

而宋仁宗已经下定了决心。

范仲淹

最终,郭皇后被废黜,范仲淹、孔道辅等大臣被罢黜。

自此,吕夷简被范仲淹、孔道辅等朝廷清流视为敌人。

北宋文坛领袖

欧阳修

批评吕夷简道:

“二十年间,坏了天下。”

吕夷简进入朝廷中枢二十年间,独断专权,欺上瞒下,群臣畏惧,扰乱了朝廷法度,坏了天下。

欧阳修

十、知人善任

西夏崛起,屡屡寇边。

吕夷简大胆举荐精通军事的范仲淹主政西北,抵御住了西夏的进攻,维护了宋朝疆域完整。

范仲淹

西夏和辽国结盟,从西北和北方同时威胁宋朝。

吕夷简不计前嫌,启用和欧阳修关系亲密的富弼。

富弼精通西夏、辽国国情,伺机挑起西夏、辽国矛盾,使得西夏和辽国两国同盟出现裂痕,最终形成宋朝、西夏、辽国三足鼎立稳定的政治格局。

富弼

只要有才华,即使是站在吕夷简的对立面,吕夷简也能举贤推荐。

这都是吕夷简知人善任的表现。

十一、糟淮白鱼

宋仁宗非常喜欢吃糟淮白鱼,但是祖训中有规定:皇帝不得派人到处去找吃的,以免增加百姓的负担。

宋仁宗

宋仁宗的新皇后知道宋仁宗十分想吃糟淮白鱼,而吕夷简的老家安徽,正是糟淮白鱼的产地。

于是,皇后对吕夷简的夫人说道:

“你们老家盛产糟淮白鱼,陛下喜欢吃,但又不能向民间索取,你们能不能进献一些糟淮白鱼给陛下?”

吕夷简的夫人随即应诺,并准备了十份糟淮白鱼,计划进献给宋仁宗。

吕夷简制止了夫人进献十份糟淮白鱼的举动,而只让她进献两份糟淮白鱼给宋仁宗。

宋仁宗

吕夷简的夫人诧异道:

“陛下要吃,进献十份,我还担心不够呢,你怎么只让进献两份呢?”

吕夷简解释道:

“陛下想吃糟淮白鱼,吃都吃不到。我身为宰相,随随便便就进献了十份,你不觉得咱们这样做不合规矩吗?”

十二、姗姗来迟

宋仁宗突然生病,很长时间都卧病在床,无法处理政务。

有一天,宋仁宗急命太监去召集内阁大臣。

其他内阁大臣都飞奔前去,只有吕夷简不管太监再三催促,慢吞吞地前去。

吕夷简

等吕夷简到的时候,其他内阁大臣早都到了,宋仁宗也等得十分焦急。

宋仁宗十分生气道:

“朕生病了,想见见你们。宰相为什么姗姗来迟,来得这么慢呢?”

吕夷简不急不躁地说道:

“陛下您生病好久了,很长时间都没有露面,皇宫内外议论纷纷。臣身为宰相,如果突然急急忙忙往皇宫内赶,只怕影响不好,会引起百官惊恐,朝野动荡。”

吕夷简的话,让宋仁宗极为叹服,也让其他内阁大臣羞愧不已,对吕夷简暗自钦佩。

十三、宦官监军

宦官监军制度,这是宋朝自从建立起就形成的制度。

宦官监军制度,虽然有利于君主集权,但是对于在外打仗的将领来说,却失去了战场指挥的灵活性,逐渐成为了宋朝军队连打败仗的主要因素。

公元1040年,西夏国主

李元昊

亲率大军攻打北宋延州,宋朝大将刘平率军抵御。

李元昊

宦官黄德是刘平的监军,在刘平危亡之际,不但没有听从刘平的命令,前去支援,反而率先逃命,致使军心动荡,宋军惨败,刘平自杀殉国。

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百官恳请宋仁宗废除宦官监军制度。

而宫中宦官,则恳请宋仁宗继续贯彻宦官监军这一实行了80多年的制度。

双方争论不休。

宋仁宗也面露犹豫。

宋朝宦官

宋仁宗询问吕夷简的想法。

吕夷简深知此事牵涉到了皇宫、宦官、文臣、武将等多个团体的利益,处理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计谋,对宋仁宗说道:

“陛下,宦官监军制度不可废除。我们只需要重新选择忠诚老实的宦官去监军就可以了。”

宋仁宗问道:

“那依你之见,我们应该推荐哪些宦官去做监军呢?”

吕夷简微微一笑,十分狡猾地说道:

“祖训有规定,外臣不得结交宦官。我虽身为宰相,但是却对宦官们十分不熟悉。不如陛下下旨让各位宦官头目举荐合适的人选。只是为了保证举荐的人选不出问题,应该加一条规定:如果被举荐的去监军的宦官不称职,举荐他的宦官头目要与之同罪。”

宋仁宗认为吕夷简的建议不错,便下旨依照吕夷简的意思办事。

宋仁宗

结果,第二日清晨,宦官头目们都担心举荐有失,集体向宋仁宗请求废除宦官监军制度。

于是,困扰北宋80多年的宦官监军问题,顺利解决。

事后,宋仁宗召见吕夷简道:

“你是不是一开始就支持废除宦官监军制度?那为何当时你还要劝朕不要废除呢?”

吕夷简回答道:

“臣想出这个计谋,就是想让宦官们主动提出废除宦官监军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前朝后宫和谐,避免纷争。臣之前没有给陛下说实话,就是为了让这个计谋能够顺利执行。”

宋仁宗深感吕夷简所说有理,朝廷百官也对吕夷简佩服至极。

十四、挫败辽国

公元1042年,辽国在北宋边境集结重兵,意图南侵。

有大臣向宋仁宗建议道:

“请陛下迁都洛阳。”

吕夷简进谏道:

“陛下如果迁都洛阳,那么辽国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渡过黄河,到那时,即使城池再坚固,也再难抵挡辽国的进攻了。辽国人一向欺弱怕硬,如果迁都洛阳,就是示弱,就会增长辽国南侵的嚣张气焰,不如陛下建都大名府,表现出陛下御驾亲征的决心,如此方能挫败辽国南侵的图谋。”

宋仁宗

宋仁宗听从了吕夷简的进谏,改大名府为北京,并声称要御驾亲征,征讨辽国。

辽国大惧,遂息兵谈和。

十五、龙须入药

公元1042年,吕夷简患了头痛病。

听闻需要“龙须”入药,宋仁宗遂剪掉自己的胡须,并下诏书给吕夷简道:

“听闻龙须可以治病,朕剪掉胡须赏赐给你,希望你早日康复。”

宋仁宗

公元1043年,吕夷简病重,宋仁宗应允他以太尉身份致仕。

致仕之前,吕夷简向宋仁宗再次举荐了

范仲淹、富弼、韩琦

等人,并希望宋仁宗能够重用这些人。

范仲淹

韩琦

十六、忧国忘身

公元1044年,吕夷简病逝,享年66岁。

宋仁宗放声大哭道:

“哪里还有像吕夷简这样,忧心国事,忘记自己的大臣啊?”

宋仁宗为吕夷简停止朝会三日,追赠吕夷简为太师、中书令,谥号“文靖”。

宋仁宗

吕夷简

吕夷简担任宋仁宗的宰相长达十三年,内政、军事、外交都处理得十分得当,深得太后刘娥、宋仁宗赵祯的信任。

吕夷简拥有远超常人的智慧,又好揽权,时人称之为“权相”,但是他身处太后刘娥、宋仁宗赵祯母子之间,使人无可乘之机,消除隐患于萌芽,治理政事于未乱,朝野一心,众志成城。他心思缜密,恪守规矩,辅佐太后刘娥、宋仁宗赵祯十余年,政令通达,知人善任,天下晏然,挫败辽国,经略西夏,安定边陲,居功至伟。

吕夷简是北宋名相。

相关内容

原创 ...
前言 提起周瑜,你能想到什么? 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可能都是“既生瑜...
2025-07-19 04:33:58
原创 ...
三国时期,英勇威猛的将领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其中最为耀眼的当数吕布、...
2025-07-19 04:33:37
原创 ...
演义中的北宋故事是精彩不断,大破天门阵和十二寡妇征西的事迹,杨家将...
2025-07-19 04:33:30
原创 ...
众所周知,康乾盛世是清朝最辉煌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清朝的经济、政治...
2025-07-19 04:33:27
原创 ...
建立西汉的刘邦,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流氓(或平民)竟然取得了...
2025-07-19 04:33:17
原创 ...
青龙,四相之一,镇东方,属木,主生机; 白虎,四相之一,镇西方,属...
2025-07-19 04:33:11
原创 ...
卫青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大将,在汉对匈作战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不可遗忘...
2025-07-19 04:33:02
原创 ...
在剧版《西出玉门》第十集的结尾处,叶流西、昌东、肥唐、丁柳、高深一...
2025-07-19 04:32:46
原创 ...
三国正史上最让对手头大的四大名将,全都不得善终——东南砥柱 三国论...
2025-07-19 04:32:40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各路有识之士纷纷揭竿而起,想要在乱世之中成就一份事业。 ...
原创 安... 敬爱的历史迷们,欢迎来到历史探秘的世界!在这里,我们将一起跟随着一位引人注目的老师,走进历史的深邃,...
原创 孔... 司马懿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他深知攻打蜀国并不是明智之举。首先,他意识到自己和曹魏之间存在着强大的利益纠...
原创 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当我...
原创 安... 引言 大家都知道作为古代的帝王,都有后宫佳丽三千,毕竟皇室血统较为高贵,需要有人继承下去,所以广纳妃...
原创 官... 引言 在中国古代社会,有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官大一级压死人”。 这句话反映了古代官职等级制度中的一...
原创 江... 前段时间,随着电视剧《幸福草》热播,中国扶贫非洲的故事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实上,最近几年中非合作不断...
原创 四...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曾为刘备构想了未来的三分天下格局,其中在谈到益州时,诸葛亮不乏溢美之词,他说道:...
原创 有... 标题:漫游中亚的朝鲜人:历史的迁徙与文化的融合 在历史的长河中,朝鲜族的传承与生存常常与朝鲜半岛紧密...
原创 欧... 现代他泰的瓜且看且吃,本篇还是倒回去几代前看看一个已经尘埃落定的故事 男主角是泰国查克拉邦瑟王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