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康乾盛世是清朝最辉煌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清朝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达到了巅峰状态。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鳌拜竟然是清朝的开国功臣。然而,他的野心十分膨胀,手段残忍,多次无端指控其他大臣,引起了朝廷上下的愤怒。
在康熙帝设下陷阱,成功将鳌拜抓获之时,鳌拜竟然当众脱下了衣服,这一幕让年幼的康熙深感震撼!康熙立即下令取消了对鳌拜的死刑判决,改为无限期的囚禁。
究竟是什么让康熙对鳌拜产生了怜悯之情,以至于可以减轻他的刑罚?今天我们将一起来了解一下鳌拜的故事。
一、战功赫赫真鳌拜
鳌拜出身于将门之家,年轻时一心追求武功。他早年侍奉于皇太极,凭借出色的武艺和威慑力,成为了皇太极的亲信。他随皇太极征战四方,几乎参与了清朝的所有开国战役,没有一场战役是他打不赢的。由于他的实力出众,众人给予了他“满洲第一勇士”的称号。
在清军攻打皮岛时,鳌拜是第一个登上岛屿的人,因此皇太极赐予他“巴图鲁”的称号,他的军中地位因此大幅提升。由于他的存在,清朝的开国战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因此皇太极非常重视他。顺治帝在继承皇位后也继续看重鳌拜,只是到了康熙时期,鳌拜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二、影响皇帝登基的男人
作为皇太极的重要亲信,鳌拜在皇太极去世后自然而然地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当时,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弟弟多尔衮争夺皇位,鳌拜坚决不愿让多尔衮继位,因为他坚信只有皇太极的亲生儿子才能延续皇室血脉。因此,他带领黄旗手下对多尔衮发出了强硬的警告。
面对鳌拜的坚决态度,“若不是豪格登基上位,我们誓死与你拼到底!”多尔衮为了避免进一步的冲突,主动做出了让步。最终,豪格也做出了妥协,最终第九子福临登基,即后来的顺治皇帝。这样的安排旨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多尔衮之所以做出让步,可能是出于对鳌拜所掌握的军队统领权的畏惧,也可能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然而,鳌拜本可以选择投靠多尔衮,但他最终选择了忠心于皇太极,并与多尔衮对抗。在这一过程中,他遭受了许多打击和陷害,但作为“满洲第一勇士”,他并不是那么脆弱,他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最终,他成功确保了皇太极的血脉登基。
由于皇太极的原因,顺治皇帝也非常重视鳌拜,尽管在此之前鳌拜支持了豪格的继位。然而,多尔衮成为摄政王后,鳌拜经常受到打压,直到顺治皇帝登基后,情况才得以好转。在这段时间里,鳌拜不得不忍气吞声,不敢公然与多尔衮对抗。
然而,在顺治年间,多尔衮担任摄政王的时候,恰逢豪格远征归来。多尔衮对豪格和鳌拜心怀怨恨,希望一并解决新旧事务。因此,他先是诬告鳌拜,试图罢免他的军职,但遗憾的是并未成功。
随后,在短短几个月内,多尔衮多次陷害鳌拜,连续颁布了几次针对鳌拜的“断头”令。然而,这种情况引起了朝中诸位大臣的不满,其中包括索尼。索尼相信鳌拜的为人,一直与他站在同一战线上,并与其他大臣一起保护鳌拜的生死。
最终,多尔衮未能成功达到目的。由于一直支持顺治皇帝,并在孝庄太后病重时与顺治皇帝一起尽心尽力照顾她,这些行为都被顺治皇帝看在眼里。然而,由于爱妃去世和工作的劳累,顺治皇帝身心俱疲,年仅二十四岁就不幸逝世。
在临终之前,顺治皇帝下令任命鳌拜、苏克萨哈、索尼和遏必隆四人为太子康熙的辅政大臣。这是因为他对鳌拜的信任以及对鳌拜侍奉的感激之情。他将如此重要的职位授予鳌拜,并且鳌拜冒着生命危险支持和保护顺治皇帝的忠心没有白费。
三、性情大变“假”鳌拜
在被任命为辅政大臣后,鳌拜等人显得非常威风,但是由于索尼年事已高,他有了隐退的想法,不愿意过多地参与皇室纷争。而遏必隆本来就和鳌拜同属于黄旗,地位和实力都不及鳌拜,因此在鳌拜面前缺乏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