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保:天下奇男子,元末狠人,朱元璋得不到的男人
创始人
2025-05-29 18:42:53
0

原标题:王保保:天下奇男子,元末狠人,朱元璋得不到的男人

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大宴群臣。酒足饭饱,他向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今天下,能称第一奇男子的,有谁?众将领热切讨论后,一致认为猛将常遇春能夺此头衔,毕竟他统帅不过万余人,却能横行天下,不曾败北。

但朱元璋摇摇头,却道,“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这句话能看出,朱元璋非常想得到这个叫王保保的人,而且对他评价颇高,那这王保保究竟是谁?元末将领王保保,为何会被朱元璋称赞为天下奇男子?

一、何许人也?

身为蒙古贵族,王保保只是他的汉名,他的蒙古名字叫扩廓帖木儿。他的父亲是元朝的翰林学士,他的母亲是元朝末期的将领。他有着蒙古族和汉族两个名字,再加上他长期的生活在河南地区,所以关于他的身世就出现了诸多的传闻。

在元朝末期,一直都流传着王保保其实是河南的汉人,而扩廓帖木儿只是皇帝赐给他的名字。而这一传闻却随着王保保的生父葬墓的出土,也是水落石出了,因为在上面明确的记载了,扩廓帖木儿就是王保保的原名。

而且他虽然长期生活在中原,但他并不是汉人,而是地地道道的蒙古人。至于王保保久居中原,那自然便是因为成吉思汗在一统天下之后,中原地区也成了元朝的国土,那么自然便会有大量的蒙古贵族离开他们的草原,去到全国各个地方去助手,或者担任官职。

而王保保父母双方的家族,当时便全部都已经生活在河南地区。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全都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王保保自然也是一样。虽说是个地地道道的蒙古人,但其实和汉人没有什么区别。

洪武元年,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在应天称帝,正式建立了大明王朝,而元朝军队节节撤退,先是让出了中原,而后退出了大都,并且逐渐的退到了北方的山西地区。

当时的王保保也成为了整个元朝的中流砥柱,他便负责针对整个山西地区的防御,同时他的肩上也担负着重要着复兴元朝的重任,但是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复兴元朝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元朝军队退出大都,那么明朝军队自然便能够十分轻松地进入大都,而进驻之后,还将大都更名为北平,这便是彻底要向天下宣告,元朝已经不复存在,明朝已经崛起。接下来便出现了明军和王保保以及他所率领的军队之间,和打过的诸多交道和战争。

二、与朱元璋的“爱恨情仇”

双方第一次打交道是在两军交战之前,明朝军队先是派出了元朝的尚书九柱前去济宁招抚王保保,但是并没有得偿所愿,而是遭到了王保保的拒绝。明军这样做是典型的先礼后兵,不过既然招呼不成,那么只能用武力来解决了。于是在同年的10月初,王保保便派军向南,攻打了汤和的先锋部队,最终汤和的部队以失败而告终。

听闻王保保打了胜仗,元顺帝十分高兴,当即便对他加以重赏,但但却要求他从明军的手中夺回大都,这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过既然元顺帝已经下了命令,王保保也不能不执行。于是他便聚拢了一支大军,并且向着大都的方向进发。

当时作为明军主帅的徐达,在得知王保保的意图后,对大都并不是很担心,因为他早已经安排了重兵把守,而且明军竟然占据着大都城,有着明显的地理优势,于是徐达便派出大军直曲济宁。

听到明军主力出击济宁的消息之后,王保保便立刻向率领军队回到济宁,但没想到的是,当时的他身边已经出了叛徒,如果不是王保保足够机灵,早就已经成为明军的阶下囚了,所幸王保保侥幸逃脱了。

黄武二年,王保保率军包围了兰州,听到兰州被围攻的消息后,明君立马派出了援军,但是没想到的是,明军派出的援军被王保保杀了个精光。为了能够完全铲除元朝残余势力,统一全国,朱元璋便再次发起了北伐战争。

在这场北伐战争中,明军一举将王保保率领的元军击溃,王保保手下的很多将领也被明军所拿下,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王保保再次带着家属逃跑了。

三、为何想要规劝王保保?

按理说王保保并没有打仗的能力,朱元璋为什么要反复不断地招募王保保?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种原因。首先,朱元璋认为王保保是汉人,既然是汉人,就应该跟他站在同一个阵营下。

其次,朱元璋认为王保保非常的机敏,在和朱元璋打仗的过程中,虽然多次打了败仗,而且经常是全军覆没,但王保保总能逃脱。这就是王保保机敏的地方,并且他对元朝的忠诚,也被朱元璋深深地看在了眼里。

最后,是他非常害怕王保保,因为这样的人非常的危险,就算他打仗不厉害,但只要他存在,那么对于朱元璋来说就是一个隐患,可能朱元璋收复的那些地方,又会死灰复燃,最终又会站到朱元璋的对立面。所以,如果不把王保保收服的话,那么将来这些隐患就会越来越多。

正是因为这几点原因,朱元璋一直想要收服王保保,他对于王保保是那么的巴结,那么的肯定,但是王保保一生都没有投降于朱元璋,最后还跟着元朝的皇帝逃到了漠北,王保保也被称之为元朝“最后的王牌。”

四、结语

虽然王保保并不是当时最强力的武将,但朱元璋所钦佩的也不是他的武力,而是他对元朝的一片忠心。朱元璋或许也已经知道了,此人不会为己所用,但还是十分欣赏他,不然不可能前后七次,用各种方式规劝王保保。

或许在生命的最后,当他回顾他这一生时,王保保可能会后悔、会流泪,但残酷的历史没有重来的机会,因此,他注定只能带着蒙古人最后的骄傲,离开中原。但是抛开成败,王保保确实是因为杰出的历史人物,其坚韧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谷... 米兰冬奥会已经进入倒计时,中国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前往新西兰进行特训。昨日,她在社媒发文,称自己因一次人...
原创 他... 1965年,空军飞行员李显斌驾驶飞机叛逃台湾,获台湾当局奖励2000两黄金。 26年后,李显斌回家乡...
原创 造... 我们都知道,昔年的大秦帝国,之初的西方蛮夷小国,在一步步走向强大的过程中,无数豪杰出了大力气,其中有...
原创 刘... 前言 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兵,一次惊人的选择,一段震撼人心的人生逆袭。 他曾是刘备麾下籍籍无名的小卒,...
原创 1...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组和朝鲜战争有关的老照片。 我...
原创 沙... 沙丘政变之后李斯手握
原创 褒... 周幽王姬宫湦是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公元前781年―前771年在位。史书记载中的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国事...
清华大学“破译”战国简出新成果...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12月20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暨校释、英译系列成果发布会在清华大学...
原创 如... 在古代的时候,皇位的继承都是非常有顺序的,一般都是奉行的嫡长子继承制,要是没有嫡长子就是长子,但是历...
原创 被... 对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人们总是有选择地记忆。我们所看到的历史是一种“为现实所重建”的历史,也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