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后,在边境立起铜柱:铜柱折,交趾灭
创始人
2025-05-29 15:08:41
0

原标题: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后,在边境立起铜柱:铜柱折,交趾灭

伏波将军马援是东汉初年的名将,马革裹尸还说得就是他,而且他也确实做到了,建武25年,他以63岁高龄出征五溪蛮,死在了路上。马援一生战功赫赫,他早年间参与过刘秀的统一战争,之后他西破陇羌,北击乌桓,南征交趾,后来被唐朝追封为古代64名将。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他征讨交趾的故事。

交趾就是越南的古称,在历史上,它曾有四次北属时期,也就是被中原王朝统治的时期,第一次是在西汉灭掉南越国之后,西汉在那里设置了交州,交州下辖交趾郡(越南北部),九真郡(越南中部),日南郡(越南中部)等地区,到了公元40年(东汉初期),趁着中原王朝内乱刚刚平息,天下未稳,征氏姐妹在交州领导起了一场相当规模的起义,第一次北属时期就此结束。

3年后,伏波将军马援率兵平定交州,杀了了征氏姐妹,传首洛阳,开启了第二次越南北属时期,光武帝刘秀大喜,马援因此位列九卿。第二次北属时期一直到了南北朝时期才结束。第三次越南北属时期由隋文帝开启,一直持续到唐末五代时期。第四次北属发生在400多年后,朱棣派大将张辅4次平定安南,这个故事我们已经讲过了。

在马援征伐交趾期间,由于那里瘴气严重,马援常常使用薏苡祛风湿,在他得胜还朝时,他下令拉了一车薏苡回去种植,当时有很多权贵不明就里,一位这是什么珍惜的宝贝,都想拿一些自己吃,没有吃到的便散播马援的谣言。后来马援死于沙场的消息刚刚传来,就有人上书在刘秀面前污蔑马援私运稀有之物,刘秀大怒收走马援的印绶,马援的家人惶恐不已,只能把老将军草草埋葬。一直到了汉章帝时期,东汉统治者才还了马援清白。

根据《后汉书卷86》记载,当年马援平定了交趾后,为了显示自己的战功,便在交趾的边境立起了数根铜柱,表示这里以北都是东汉的疆域,这根铜柱上写着:铜柱折,交趾灭等等话语,后来就成了著名的马援铜柱。当时的交趾人对此很不服气,每次路过这里的时候,会向铜柱扔一些砖瓦,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一座小山包(每过其下,辄以瓦石掷之,遂成丘)。

相关内容

原创 ...
晁盖在林冲的支持下登上了梁山之主的宝座,但后来宋江上山后,他的权力...
2025-07-02 12:34:09
原创 ...
众所周知现如今多彩纷飞的文化大多都起源世界四大文明,即中华文明,古...
2025-07-02 12:34:01
原创 ...
蒙古帝国,这个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帝国,从一代天骄...
2025-07-02 12:33:58
原创 ...
1861年,50岁的曾国藩突然娶了个19岁的小妾,这下捅了大娄子,...
2025-07-02 12:33:58
原创 ...
女皇武则天与儿子之间的恩怨一直被人津津乐道,特别是长子李弘突然死亡...
2025-07-02 12:33:43
原创 ...
狮子、老虎、河马在大自然中,都处于生物链的霸主级别,古代能够打败这...
2025-07-02 12:33:36
原创 ...
说起赵匡胤,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当年在部下的拥护下陈桥兵变黄袍加...
2025-07-02 12:33:13
原创 ...
人们对乾隆皇帝重用和珅这件事非常不能理解。能看乾隆皇帝不能算是昏君...
2025-07-02 12:33:11
原创 ...
众所周知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封建王朝的皇帝,而他因为身体原因一...
2025-07-02 12:33:06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从秦始皇开始,我国一共经历了495位皇帝,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皇帝诸如曹操,李渊,赵匡胤等死后都被追封...
原创 闲... 闲聊三国事,三国有趣事,与君共享之!欢迎大家的观看,本篇文章为大家戏说三国中的:三国中最厉害的3位“...
原创 如... 大清道光晚年,皇位的竞争者就只剩下了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皇四子奕詝刚愎自用、身体羸弱,而皇六子奕...
从身份标识到文化记忆 ——姓名... 中国姓名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最初应该是一种身份标识。《说文解字·女部》:“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
原创 关... 公元219年,42岁的吕蒙,死在了孙权的内殿中。 因为吕蒙死的时候,正值壮年,又是死在孙权的内殿,然...
原创 弘... 弘晸(zhěng),这位清朝阿哥的命运与明朝建文帝的幼儿朱文圭命运的几乎相似。都是在高墙中度过几十年...
悦读北外滩 | 王荷波与“三曾... 王荷波(1882-1927),原名王灼华,化名满玉纲、彼得洛夫、汪一喜,出生于福建福州。少时家境贫寒...
原创 金... 在神雕侠侣中,有一个情节。就是当时很多高手包括了蒙古军队开始围攻全真教,全真教的那些道士们就感叹自己...
漫画趣读孟子,让经典根植孩子的...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其纳入课本的有《生于忧患...
原创 秦... 考古发掘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理清历史发展脉络和证实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