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即位,是如此对待年仅25岁的嫂子?
创始人
2025-07-02 12:33:13
0

说起赵匡胤,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当年在部下的拥护下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是何等的风光。但关于赵匡胤的离奇死亡,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谜。虽然很多人都猜测是被其弟弟赵光义谋害,可却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因为只能成为千古谜案。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即位,是如此对待年仅25岁的嫂子?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在赵匡胤有两个儿子的情况下,赵光义这个弟弟继位,显然不合常理。其次,在宋太祖死后的二十年间,他的两位皇子居然也莫名其妙死去,当时朝野及民间传闻众多,这无疑又加重了赵光义的嫌疑。并且有一件事当时最为人所诟病,那就是赵光胤死后,赵光义对其遗孀宋皇后非常冷酷无情,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宋太宗在即位后,发起了针对北汉的战争。在消灭北汉这个割据政权后,太宗兵锋直至北面是契丹辽政权,大有一统华夏的志向,或许挑选继承人的问题还不是宋太宗思考的主要问题。但是虽然宋太宗不着急,历史却帮他做了一个决断,在这次伐辽战争中,宋朝军队最终一败涂地,太宗自己也落荒而逃,不但屁股上中了一箭,而且在乱军之中失踪了。

赵光义即位后,按道理来说,应该对自己大哥的妻子宋氏尊敬有加,可赵光义偏偏没有这么做。据历史记载,赵光义不仅找个随便的借口便将宋氏移到西宫。后来又移到了东宫,还下令不准任何人和她说话。内心寂寞无处排解的宋氏没过几年便死了。

赵光义对待寡嫂的方式被后世诟病千年,脱脱在《宋史·太宗本纪》中说:“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而明代名士李贽则认为,赵光义之所以如此对待宋皇后,很可能就是因为宋皇后是“斧声烛影”的知情人。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不论“斧声烛影”一事是真是假,但太祖驾崩当晚,宋皇后欲召赵德芳入宫即位而不成,就已经注定了她此后的悲剧人生。

相关内容

原创 ...
2026年新赛季将迎来一支新军——美国通用/凯迪拉克车队,这一车队...
2025-07-03 08:37:21
原创 ...
2025年7月4日,F1英国大奖赛迎来了如火如荼的角逐。在这条历史...
2025-07-03 08:36:52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供水工程通...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供水工程迎来重大喜讯,如今已顺利通水!这一工程的竣...
2025-07-03 08:36:17
原创 ...
从秦始皇开始,我国一共经历了495位皇帝,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皇帝诸...
2025-07-03 08:34:03
原创 ...
闲聊三国事,三国有趣事,与君共享之!欢迎大家的观看,本篇文章为大家...
2025-07-03 08:33:53
原创 ...
大清道光晚年,皇位的竞争者就只剩下了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皇四子...
2025-07-03 08:33:52
从身份标识到文化记忆 ——...
中国姓名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最初应该是一种身份标识。《说文解字...
2025-07-03 08:33:48
原创 ...
公元219年,42岁的吕蒙,死在了孙权的内殿中。 因为吕蒙死的时候...
2025-07-03 08:33:26
原创 ...
弘晸(zhěng),这位清朝阿哥的命运与明朝建文帝的幼儿朱文圭命运...
2025-07-03 08:33:25

热门资讯

原创 F... 2026年新赛季将迎来一支新军——美国通用/凯迪拉克车队,这一车队将成为F1阵容中的第11支车队。佩...
原创 他... 从秦始皇开始,我国一共经历了495位皇帝,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皇帝诸如曹操,李渊,赵匡胤等死后都被追封...
原创 闲... 闲聊三国事,三国有趣事,与君共享之!欢迎大家的观看,本篇文章为大家戏说三国中的:三国中最厉害的3位“...
原创 如... 大清道光晚年,皇位的竞争者就只剩下了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皇四子奕詝刚愎自用、身体羸弱,而皇六子奕...
从身份标识到文化记忆 ——姓名... 中国姓名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最初应该是一种身份标识。《说文解字·女部》:“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
原创 关... 公元219年,42岁的吕蒙,死在了孙权的内殿中。 因为吕蒙死的时候,正值壮年,又是死在孙权的内殿,然...
原创 弘... 弘晸(zhěng),这位清朝阿哥的命运与明朝建文帝的幼儿朱文圭命运的几乎相似。都是在高墙中度过几十年...
悦读北外滩 | 王荷波与“三曾... 王荷波(1882-1927),原名王灼华,化名满玉纲、彼得洛夫、汪一喜,出生于福建福州。少时家境贫寒...
原创 金... 在神雕侠侣中,有一个情节。就是当时很多高手包括了蒙古军队开始围攻全真教,全真教的那些道士们就感叹自己...
漫画趣读孟子,让经典根植孩子的...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其纳入课本的有《生于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