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历经两百多年,“竹马会”为何成为运河文化的记忆符号?
创始人
2025-05-28 04:06:49
0

运河孕育了丰富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千百年来,运河两岸的人们,用身口相传的方式,让这些非物质文化延续相承,成为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形成了运河文化独特的记忆符号。

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寺各庄竹马会”,是天津北运河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竹马会的演员不多,只有9个人,他们穿戴着京剧的头面和服装,8个人跨上竹马,1个人撑起黄罗伞,随着传承人的指挥,鼓点的变换,宛如骑上真马一般,或疾驰,或缓行,表演出一场“昭君出塞”的故事。

每当农闲的冬日,寺各庄村安静惬意,走在村子里,抚今追昔,原来竹马会流传下来的背后,是一代代精心选拔出的传承人,一段关于保护的故事和一份忠诚坚守。

一代代选拔的传承人

寺各庄在天津市武清区大孟庄乡,是一个靠近北运河的村落,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能说上两句竹马会的历史。

“竹马”其实是一种古代儿童玩具,多以竹竿制成,小孩将其夹在胯下充作马骑。后来,竹马吸收了一些传统的戏曲、曲艺表演艺术的唱词、音乐、服饰等,发展成为一种汉族民间舞蹈,成为民俗文艺活动或节庆活动中常见的一种表演节目,被称为“竹马会”。

“两百多年前,有一个山东人,从寺各庄经过,传给了寺各庄村的村民,这个山东人多才多艺,还比较懂音乐,当时教授了各种唱段有23首。”程立东是竹马会现在的传承人。

传承人程立东

“寺各庄竹马会”是以“昭君出塞”为蓝本,通过演唱和跑竹马相结合的方式,演一出民间花会,主要的演员有9个人,包括凤冠霞帔的王昭君,头戴乌纱帽的宫廷画师毛延寿,为队伍开路的男头马和女头马,两名迎亲的鞑靼兵和两名宫女,还有一个给娘娘打黄罗伞的丫鬟。

程立东还记得,自己初次与竹马会擦出火花,是在16岁那年,看着村里竹马会演员们练习,那时的程立东经常跟在后面跑,“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大爷从同村村民那传承了竹马会,扮演起毛延寿。他看我特别喜欢,就开始手把手教我了。”

上个世纪80年代竹马会演出

2006年前后,程立东从大爷手中接过了毛延寿的马鞭,成为了新一代的传承人。

那时候的竹马,马头和马腚都是用竹子做成,然后在竹子外粘上牛皮纸,外面再上漆上油,颜色各异,形象生动,马头和马腚之间再用竹子进行连接,风吹不破,雨浇不坏。

“因为我们没有双人斗的武戏,所以又被称作‘文会’。”表演时,竹马的马头和马腚分别跨于演员的前身、腰后,再穿戴上人物的服装和头面,扮相生动,酷似骑马状。

一遍“寺各庄竹马会”有8个场门,演员和锣鼓要根据队伍中程立东扮演的毛延寿右手铃铛,左手马鞭的指挥,变换出不同阵型和鼓点,时而疾驰如风般奔跑,时而徐徐迈步地走,忽快忽慢的节奏,引得观众入胜。

“这一遍演下来就要二十多分钟,我们一般出去演出,都要表演好几遍,有时候还会一整天,虽然是文戏,但也是特别累的。”程立东说,眼看着自己年逾五十,三四年前,他开始物色培养下一代传承人,找到了同村热爱竹马会的小伙子鲁杰,“涉及竹马会能不能长长久久地传承下去,所以选拔传承人花了我很多心思。”

一段关于保护的故事

从同村村民,到程立东的大爷,到程立东,再到可能成为未来传承人的鲁杰,能够看出,竹马会并非家族传承。

会长任志祥说,虽然每次登台的演员只能有9名,但全村有一百多人,各家各户都有能表演竹马会的人。可以说,竹马会得以流传下来,是合全村之力。

上个世纪80年代,竹马会遭遇过低谷,村里会的人越来越少,几位村里的老人看了着急,号召大家一起学习。从做竹马到采买服装、头饰,哪一项都要花钱,可那时候,谁能拿出钱来置办这些东西?

“1984年,我们全村500多户村民,家家户户都自愿出钱,集了1000多块钱,让竹马会置办物件,是这笔钱,救了竹马会,才让竹马会一直流传下来了。”任志祥回忆道。

66岁的田秀华从1986年开始扮演王昭君,这一演就是十多年。田秀华回忆说,那时候老人们对学习竹马会的年轻人都很严格,练习竹马特别辛苦。

“比如你必须是小碎步,这样带着竹马跑、走的样子,才能跟真的骑马一样。如果像正常走路一样,马屁股会颠起来,很严重,看上去人和马不协调。”田秀华说,为了练好小碎步,村里的老人要求两腿之间夹上向日葵杆或者麦秆,无论快走还是慢走,不准落地。

最辛苦的还不是练习步法,而是演出时装扮的头面。竹马会演出是京剧扮相,虽然没有京剧的妆面那么精细,但为了让人看着精神,佩戴各种头饰,也需要用布将头包的紧实一些,包头,让很多年轻演员头晕目眩,甚至呕吐,“那时候大家都不图嘛,练走路,包头,都特别辛苦,有时候演出一天下来,脚上都是泡,但都坚持过来了。”

1987年竹马会演出

虽然辛苦,但田秀华忘不了演出的场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因为大家的热情,竹马会演出,常常是从上午10点多开始,一直演出到夜里,每次演出都是人山人海,有的人被挤到了田地里,有的人翻上墙头看,还有的夜里举着火把追着看。

一份37年的忠诚看守

听着田秀华的讲述,任志祥笑着陷入了回忆。

1985年,任志祥刚刚34岁,当时只是觉得好玩,所以常常到竹马会帮着打下手,一来二去,办事牢靠、老实稳重的他被几位竹马会里的老人看重,极力推举他为竹马会的会长,让他帮助打理竹马会对外的一切事物。

“我当时不想接手,但实在没办法,老人们很坚持。”最终,任志祥接过了管理权。那一刻,老人们叮嘱他,“寺各庄这点眉眼的事,你别给丢了就行。”这句话,任志祥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2000年,村里党支部换届选举,为群众服务多年的任志祥被推选为代理村党支部书记。2008年,在乡里开会时,听说可以申报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动了心,虽然有的村民不以为然,但任志祥说,“我们竹马会两百多年的历史,应该试试。”

将所有材料递交上去后,任志祥开始了迫切的等待。2009年10月,“寺各庄竹马会”申请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现在,有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竹马会有了自己的活动室,登台的演员可以在那里彩排,新入会的演员可以在那里练习,竹马和头饰、服装,都可以放在橱窗里保存,音响和锣鼓也都有了自己的房间……

天津市非遗牌匾

(津云新闻记者 鲍燕)

相关内容

更上层楼看中轴
在红桥市场顶层的观坛艺术空间,游客可远眺天坛祈年殿,在露台上欣赏中...
2025-07-25 04:36:39
原创 ...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
2025-07-25 04:33:55
原创 ...
1.秦桧 秦桧是南宋“四大权相”中的一员,而且在这四个人中,他居于...
2025-07-25 04:33:45
原创 ...
西汉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王朝,前面几代君王都是明君。开创了文景之治、汉...
2025-07-25 04:33:35
原创 ...
明十三陵之所以叫“明十三陵”,是因为这里埋葬着明朝十三位皇帝,这十...
2025-07-25 04:33:12
原创 ...
陈胜在大泽乡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在早先时代是不可思...
2025-07-25 04:33:07
原创 ...
东汉时期,历经近200年的历史,期间出现了三位异姓王,他们分别是卢...
2025-07-25 04:33:01
原创 ...
鲁迅先生那可真的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大文豪。 他有着许多让我们耳...
2025-07-25 04:32:57
原创 ...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介绍...
2025-07-25 04:32:54

热门资讯

冰格、冰桶、冰球……夏日制冰“... 夏日近半,全国各地都在一起经受“烤”验。从“山河四省”率先突破40℃,到华北地区“昼蒸夜煮”,高温甚...
原创 清... 清朝末年,鸦片成了一大毒害,吸食的不仅有男人,更有数不清的女人。朝廷虽然进行了大规模的禁止,但收效甚...
原创 大... 题记:很多人也许都会觉得奇怪,清末浩浩荡荡的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呢?除了国力不足、外敌阻扰,难道就没...
原创 清... 在清朝历史上,一共有12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不过想成为能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可不是那...
原创 宋... 钓鱼城,一个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角落。当蒙哥带着数万蒙古军南下,准备强攻并一举拿下钓鱼城彻底摧毁南宋上...
原创 挽... 唐代宗李豫,其实也就是肃宗时期的皇长子广平王李俶,当时这种登基后改名的事情常有,他爹唐肃宗也改过名,...
原创 8...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热词出现,这些热词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近期中国社会的关注焦点,而在上世纪80年...
原创 湖... 在民国时期,中国南方还有很多老虎,它们经常会下山袭击家畜和村民,让老百姓提心吊胆。在那个年代,谁要是...
原创 溥...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皇帝身边的第一保镖,霍殿阁可谓是武功盖世,是民国时期当之无愧的最强高手之一。 光绪...
原创 赵...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首先是赵武灵王为什么没有成为“始皇帝”,其次是他为何落个得饿死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