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领25万大军亲征瓦剌,意气风发、志得意满。然而,他未料到这次亲征却险些断送了大明江山。瓦剌以少胜多,击溃25万明军,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朱祁镇成为了俘虏。这一战役的结局并非只牵涉到胜负,更关乎着国家的政治和命运。
瓦剌太师也先对俘虏的态度既喜又忧。他的弟弟提议留下朱祁镇敲诈勒索明朝,也先赞同了这个提议。而大臣则建议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孙太后无奈应允。于是,朱祁钰登上帝位,朱祁镇被遥尊为太上皇。这场权力更迭将大明皇权推向新的边缘。
也先原本想利用朱祁镇的名义招摇撞骗,却发现无法得逞。他恼羞成怒下令攻打北京,却在多次进攻中被明军击退。失败之余,也先选择撤退,但意料之外的是,他的计谋遭受了挫折,成为了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
尽管攻打北京的失败令明英宗朱祁镇成为一张废牌,也先展现出了足够的智慧。他选择善待朱祁镇,每二日进羊、七日进牛、逢五逢七逢十作筵席,逐日进牛奶马奶,并表示愿意放他回去。然而,朱祁钰却拒绝了。后来经过一番周折,朱祁镇回到大明,却在南宫中被限制自由长达七年。
七年后,朱祁钰病重,朱祁镇发动政变成功复位。也先所期待的内乱终于发生,但他却在两年前被暗杀。尽管政变迅速,却没有引起大的动荡。即使他存活,也无法改变瓦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