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在扔掉明成祖的牌位时,实际上是在无奈之下做出的选择,最终他克制住了内心的情感。明成祖朱棣在整个大明朝皇帝中地位显赫,然而,嘉靖为了已故的父亲进行的一系列举动,让他的皇位继承变得复杂而困难。做儿子真的太不容易了。成为皇帝并非难事,但在历史上,像嘉靖这样在意外中成为天选之子的例子并不多见。嘉靖的父亲是明武宗朱厚照,年仅31岁就去世,没有留下子嗣,这让继承问题变得棘手。嘉靖在大臣们的支持下登基成为皇帝,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意识到,眼下难以培养出忠诚的下属,但不能没有自己信任的团队。然而,在这短时间内,他无法建立自己的势力,只能从祖宗入手,展开新皇帝的即位仪式。
按照惯例,嘉靖只需要承认自己的伯父在法律上是他的父亲,就能提升血统地位。但他并没有选择这么简单而直接的方法。为了表达对前任皇帝的不满,他追封自己的父亲为“兴献皇帝”。为了更出彩,他甚至想将父亲的牌位带入太庙。什么是太庙?为何嘉靖如此重视?太庙通俗来说是供奉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但太庙中的牌位有一定的等级和制度限制,不是谁都能进去的。嘉靖的父亲后来被追封,显然不具备太庙供奉资格。而太庙中的牌位数量也有限制,只为突显其特殊地位,这让嘉靖的决心更加令人钦佩。他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克服重重阻力,最终成功使父亲有资格供奉在太庙中。这使得嘉靖能够正当地成为皇帝。 那为什么要扔掉明成祖的牌位呢?太庙中能供奉的天子数量是有限的。根据周朝的礼仪规定,太庙中的天子数量有限,尽管到明朝时期已扩充到9个,但已经全部占满。因此,嘉靖不得不从中请出一位。为什么选中明成祖朱棣呢?因为他是因造反而得到皇位的,嘉靖想通过将其牌位取缔出太庙来表达对他的不满,尽管成祖朱棣是太庙中血缘关系最远的一位。最终,嘉靖克制了内心的冲动,因为他追加父亲的封号已经让几位大臣离去,如果他继续废黜明成祖的太庙席位,将遭到全国的谴责,这是他无法承受之重。尽管成祖朱棣的皇位并不正统,但他是一位有着卓越政绩的好皇帝。最终,被搬出太庙的是朱高炽的牌位,嘉靖皇帝如愿以偿,成功供奉了他父亲的牌位在太庙中。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他们家族血脉的地位,也在根本上不逊于其他皇帝。对于巩固他的地位,这无疑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