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颇为悲伤的诗句,就是在说那个曾经数次北伐,最后却死在了五丈原的诸葛亮。坦白说,在大家的认知中,诸葛亮真的是太牛了,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内政外交军事都弄得特别好。而所有的希望就是,倘若我家丞相可以多活10年,那么魏国早就分分钟被灭掉了!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小编只能说,大家太乐观了!先不说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是不是被刻意抬高了,就算神机妙算,可问题在于蜀国国力的短板该如何解决呢?注意,这里不仅是指军队数量,还包括最关键的一个因素,那就是粮食。
要知道,当时的蜀国,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粮仓,其实只有成都平原那里有粮食,其他地方穷得很!另一方面,蜀国的这些粮食要支援到前线军中,那么就需要辗转非常长的时间,路上的消耗也非常大,所以一般来说,在成都起运军粮的时候,倘若只有10袋米,到了诸葛亮那里就只有5袋了!
另外,我们就乐观说,诸葛亮用这些不多的军粮节节胜利,打得司马懿找不到北。可是,这个时候吴国会怎么办呢?难道是支援蜀国摇旗呐喊吗?不见得!吴国是非常冷静的,他只是想维持均衡,他觉得自己不可能称霸天下。所以,他就是看着魏国强,那就和蜀国联合。当年汉中被刘备拿到手的时候,觉得曹操被动了,于是就和曹操一起搞死关羽。所以,蜀国的盟友吴国,很有可能背后捅刀子。
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诸葛亮真心没有办法打败魏国。因为魏国只需要什么都不做,就是派军队守住城池就行了,咱们打消耗战,我不和你拼军队,咱们就是耗着,看谁能够坚持下去!注意,当时北伐的战场可是西北,荒无人烟,连粮食都没有,请问,诸葛亮怎么坚持下去呢?
因此,小编觉得,诸葛亮注定是一个悲剧人物,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如果他在曹魏那里可以做到丞相,那么估计着三国这段历史可能会缩短很多,但他这样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却跑到了最弱小的蜀国当话事人,显然是命运的捉弄啊!所以,就算是诸葛亮再多活二十年,但是魏国、蜀国、吴国的基本面也不会改变,蜀国照样还是会最早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