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逆袭成为皇帝,十六国最杰出的领袖,励志背后是赤裸裸的残暴
创始人
2024-06-29 20:35:49
0

原标题:奴隶逆袭成为皇帝,十六国最杰出的领袖,励志背后是赤裸裸的残暴

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大分裂时期,之所以成为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一段时期,主要是因为晋政权在经历了八王之乱后国力衰微,汉人失去了对辽阔疆土的统治地位,致使各地的少数民族迅速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割疆裂土的实力。

其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五个民族为主建立的政权入主中原,他们被历史称为五胡,八王之乱之时,他们肆意骚扰中原地区的行为被称为“五胡乱华”,而随着晋政权的日益衰败,他们先后在辽阔的土地上建立过十六个分裂的政权,史称十六国。

当时,五胡的羯族中出了一位在十六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名叫石勒,此人正是后赵的开国之君,从一开始的奴隶身份一步步发展到能够建立一方政权的民族领袖,石勒的成长经历可以说是非常励志。

羯人在历史上是匈奴别部羌渠的后裔,在当时的民族环境中,羯人的地位要远远落后于血统纯正的匈奴人,也就是说,羯人的民族部落是依附于匈奴部落而存在的,当然,纵然石勒的羯人部落在当时的地位低下,而石勒在羯人部落当中的地位并不低,其祖父和父亲在部落里还担任过小官,这为后来石勒笼络部落民心奠定了基础。

传说石勒天赋异禀,身材魁梧,很小的时候耳边就能听到金戈铁马的声音,从另一方面揭示了石勒的远大抱负,之所以成为奴隶,还是在晋惠帝时期,当时石勒所处的羯人部落位于并州附近,而那一年并州发生了因为连年干旱造成的大饥荒,民不聊生,迫不得已,石勒与族人一起外出逃生。

石勒生的一身好力气,投奔宁渠后,却被北泽都尉刘监以奴隶的身份卖掉,幸亏途中石勒逃出升天,之后石勒遇到了他人生中的恩人郭敬,在后来,石勒作为奴隶在给别人做工时得到了奴隶主的赏识,竟然被释放了,颠沛流离中,当时羯人低下的社会地位让石勒深有感触,他觉得羯人在其他族人眼中不如猪狗,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大丈夫要活下去岂能如此。

于是石勒组织了一支十八骑的土匪队伍,就是打家劫舍、拦路抢劫的那种,石勒的表现非常英勇,不仅赢得了小队伍的交口称赞,更赢得了后来他们投奔的揭竿而起的汲桑的青睐,被汲桑任命为扫虏将军后,石勒邺城一战成名,不仅攻陷了这座城池,还将当时名噪一时的并州刺史司马腾斩杀,这场战役后,石勒展现了当时少数民族军队血腥残暴的一面,将邺城的百姓屠戮殆尽,并将曹操打算建都于此的邺城一把火焚毁。

在那段大分裂时期,屠城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各个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受到汉人的统治,而此时,正是他们宣泄心中愤怒的时刻,因此就算是石勒这样被历史评价为最有远见卓识的十六国领袖也难免生灵涂炭。

此时的五胡民族政权共同的敌人还是苟延残喘的司马家族,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经历过八王之乱的动荡,然而掌握晋政权的东海王司马越实力还是相当强横,羯人队伍虽然经历了邺城之战,但还不足以抗衡司马越,石勒率领他引以为傲的骑兵部队与司马越在阳平一带展开了十几次冲杀,互有胜负,然而狡猾的司马越大将苟晞抓住石勒的软肋汲桑军队进攻,致使汲桑、石勒大败,无奈之下,他们决定投奔石勒人生中的伯乐,当时如日中天的汉王刘渊。

而在投奔过程中,汲桑又被冀州刺史偷袭杀害,残存的部队只能在石勒的带领下归于刘渊,从此石勒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天空,尽情畅翔。

对于石勒的投奔,刘渊是异常兴奋的,立马任命石勒为辅汉将军、平晋王,从名号上我们也能看出刘渊对石勒的重视,两位十六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是惺惺相惜,而石勒也没有让刘渊失望,在最短的时间里,就收服了曾一度令刘渊极其头痛的乌桓部落,从此刘渊有如神助。

石勒的投奔令刘渊扫清了除晋军之外的所有威胁,而石勒本身就是天赋异禀之人,他笼络少数民族部落的本领非常高超,鲜卑、氐等部落在看到石勒与刘渊连战连捷的状态下,纷纷归顺,一度让刘渊的汉国能与晋政权相抗衡。

然而,历史上刘渊的地位不及石勒,是因为两者相比刘渊还是过于贪恋权势了,而石勒的生平经历让他在忍辱负重、培养不在乎一时得失的长远目光是刘渊所不能及,与晋军形成了旗鼓相当的局面之后,刘渊便迫不及待地称了帝。

很显然,此时的刘渊称帝为之尚早,不仅使得很多民族部落眼红,更埋下了汉国内部乱斗的伏笔,不过这是后话,在刘渊在位时还没有什么迹象。既然刘渊已经成帝,很显然带兵打仗已经不是他的事情,那么石勒的军事才能在此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此时的石勒可谓是所向睥睨,纵横黄河以北的辽阔的大地,直接威胁洛阳,而此时,投奔石勒的士人越来越多,这也难怪,当时动荡的年代,士人谁不想依附有能力之人成就一番事业,而石勒正是最好的人选,事实证明,石勒是具有长远目光的,他深刻意识到欲成大事必须依靠这些士人的帮助,也就是从此刻开始,石勒才有了脱离刘渊汉国的束缚,成就自己的一番霸业。

举世瞩目的洛阳大战,多心的刘渊并没有让石勒指挥,而是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刘聪,很显然刘渊有自己的打算,他试图让自己的接班人能在这场大战中确立地位,只不过事与愿违,第一次洛阳大战,刘聪急功冒进,致使大败而归,而此时的刘渊年事已高,急于想看到灭晋的硕果,仓促之间,他还是让自己的儿子刘聪与丈人携手展开第二次洛阳大战,结果还是大败而回,刘渊死不瞑目。

刘渊死后,汉国皇帝由刘和继位,刘和在用人理政方面显然不及刘渊,他急于剥夺兄弟们的兵权,致使汉国内部大乱,而汉国也由此由兴转衰,不久刘和便被自己的兄弟杀死于宫中,刘聪继位,而刘聪从来就没有将石勒看作是自己人,这就形成了石勒与刘聪不和的局面。

相比之下,汉国的内部动乱,石勒的威胁更大,他战功显赫,拥兵最多,而且盘踞于汉国重要地点,此时刘聪与石勒闹不和显然不是明智之举,而这也给石勒后期谋反提供了理由,不过有远见的石勒清晰地认识到此时最重要的对手还是司马越,在他围困洛阳几个月之后,洛阳城中饿殍遍地,司马越也已经失去了控制的能力,而晋怀帝此时竟然命令驻守青州的苟晞讨伐司马越,致使司马越郁郁而终,至此,晋政权基本上失去了抵抗汉国的能力。

然而汉国并未成为灭亡晋政权的绝对胜利者,因为在汉国灭亡时,晋政权还存在,汉国在刘聪死后便被大将靳准全族屠戮,不仅如此还率众投靠了晋政权,想当初刘渊处心积虑建立的政权就这样埋没于历史的浪潮中。

此时,石勒算是羽翼已丰,建立自己的政权也就不足为奇,而令人惊奇的是刘曜在长安建赵国,史称前赵,几个月之后,石勒便在襄国建立了政权,也名赵,史称后赵,十六国时期出现了两个并存的赵政权,两个并立的政权在后来的十数年间互相攻伐。

石勒也终于完成了他人生的巨大转变,从一个被人买卖的奴隶成长为一个开国之君,虽然与当时动荡的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主要也是源于他个人的忍辱负重,不得不提的是他的暴行与仁政,在他建立政权的艰难岁月里,他不止一次的屠城,除了邺城,在洛阳大战后,他还曾经将司马家族的俘虏全数屠戮,这也是少数民族建立政权最典型的特征,而后来,石勒当了皇帝之后,重视教育的程度是十六国其他帝王所不能及的,这也是他仁政的体现,所以,历史上对石勒的评价只能是功过参半。

参考资料:《纵横十六国》

相关内容

祥源文旅联合体中标嵊州越王...
7月25日晚间,祥源文旅发布《关于公司及子公司与关联方组成联合体投...
2025-07-26 00:40:26
康西哥公司二季度每股亏损0...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美东时间周五早间,美国健康保险巨头康西哥公司(...
2025-07-26 00:40:18
新三板基础层公司星联智创发...
每经讯,2025年7月25日,新三板基础层公司星联智创(87184...
2025-07-26 00:39:04
中国证监会:简化办理已故投...
人民财讯7月25日电,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简化办理已故投资者小...
2025-07-26 00:38:21
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再升级
7月25日,中国证监会就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向社会公开征求...
2025-07-26 00:38:21
原创 ...
19世纪中期,一直渴望打开中国贸易大门的英国终于忍不住率先发起战争...
2025-07-26 00:34:13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从秦王嬴政称“始皇帝”,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共诞...
2025-07-26 00:34:04
文明的坐标丨古DNA研究揭...
  曾自制过酸奶的人对“开菲尔菌种”并不陌生,该菌种还可以用来发酵...
2025-07-26 00:33:48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一直是褒贬不一的朝代。这是因为,在宋朝的历史上,一直文盛武衰。在这种情况下,错不在...
原创 中... 如果问你中国历史上哪位君主治理国家属于“前暗后明”的类型,你能想起谁呢?说实话这个问题有点偏冷,因为...
原创 不... 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可谓是闻名天下。 然而,幼儿的时候李世民并不是一个出众的小宝宝,甚至还有些口...
原创 在...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变得越发便捷,我们只需搭一趟飞机、高铁,几个小时便可抵达千里之外。然而在古代,这样...
原创 清... 在清朝时期,朝廷封爵分为皇室爵位、蒙古贵族爵位、外臣功勋爵位,镇国公和辅国公这两个爵位在清朝算是皇室...
原创 1... 清朝历史上,被降级的妃子不少,但被降为奴隶的却不多,道光朝便有两位,分别是睦答应与曼常在,咸丰朝也有...
原创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长城起始于战国时期,由秦...
原创 价... 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 在全球化的时代,决定你是谁的不是血统、民族和国家,而是思维...
原创 穿... 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的王朝都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够建立,而这一代价必须要带着血腥的屠杀,只有极少的...
原创 诸... 话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历史上,没有哪位名将、谋士不曾犯下过错,韩信战无不胜,用兵之法高深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