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司令”韩先楚位列开国上将第11位,战功赫赫,彪炳千秋,以军事指挥才华征服了敌人,更赢得了后人的敬仰。
就是这样一名百战名将,红军时期,却屡遭降职。
01、少年从军韩先楚,1913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一个农民家庭。
韩先楚家中非常贫困,从小就当起了放牛娃,后来他仅读过一年私塾就辍学了。
为了谋生,他在家乡学过几年蔑匠,也在武汉打过几年短工。
可他的日子依旧穷困潦倒。
1927年11月,著名的黄麻起义爆发,年仅14岁的韩先楚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了农民运动中去,担任本村童子团团长。
1929年,因为表现出色,韩先楚他加入共青团。
1930年10月,韩先楚光荣入党。
1931年12月,游击队在湖北省河口县(今大悟县河口镇)组建了独立营(1932年3月,改称河口县独立团)。
韩先楚正式成为一名红军战士,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红军时期,韩先楚作战非常勇敢,每次打仗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很快就由普通战士提升为班长、排长。
这是他第一次担任红军排长。
02、第二次排长
1932年初,河口县独立团为了明确转移方向,派韩先楚带领本排两名战士提前出发执行侦察任务。
韩先楚出发后,还没等他归队,敌人突然发动袭击,独立团不得不迅速转移。
那时候,交通通讯不便,作战环境异常艰辛,韩先楚和两个战士失去了与组织的联系。
韩先楚没有气馁,带着这两名战士,昼伏夜行,穿过了敌人的重重封锁,一步一步地寻找部队。
半个月后,千辛万苦的韩先楚找到了鄂东北道委特务第四大队。
第四大队接收了韩先楚三个人,可是韩先楚他没法证明自己的党员身份,更没法证明自己是独立团的排长。
第四大队也无法空出一个排长让韩先楚当,要想留在部队,只能从普通战士做起。
韩先楚并没有在意,他参加红军不是为了当官,而是为了革命。
只要找到了部队,做个普通战士又有何妨?
于是,韩先楚在第四大队从一名普通战士做起,继续革命。
第四大队主要职责在平汉铁路(今北京至汉口)南段红白交界地区活动,负责收集情报,侦察敌军动向,筹备经费物资,护送来往于白区和苏区之间的领导干部、交通联络人员。
第四大队看韩先楚之所以和部队失联,就是因为出去搞侦查。
正好第四大队缺乏通讯员、侦察兵,于是继续让韩先楚做通讯员,负责收集情报,搞侦查。
韩先楚就被分配到了一分队一班。
一分队一班的班长叫陈先瑞(开国中将),全班9个人,其中有一个战士叫刘震,他就是后来的开国上将刘震。
1932年4月,班长陈先瑞给韩先楚、刘震安排了一个外出任务。
韩先楚和刘震白天要隐蔽在群众家中,夜间外出出去打听消息,侦察敌情。
就在韩先楚和刘震执行任务期间,由于坏人告密,两人被湖北孝感县民团包围,困在一个群众家中。
危急关头,韩先楚突然跳出围墙,边开枪边猛跑,吸引民团疯狂追击,刘震乘机突围。
而韩先楚则甩开了敌人,最终和刘震一起脱险,完成了任务。
因为这次任务,韩先楚立了功,于是他升任为鄂豫皖省委独立师通信排排长,这是他第二次当排长。
03、第三次当排长这年6月,红四方面军进行了第四次豫反“围剿”,鄂豫皖苏区面临极其严重的考验。
由于敌人实力强大,鄂豫皖苏区各部队难免有些紧张。
有一次,独立师在防区抓了几个老是打听红军消息的人。
独立师凭第一直觉这就感觉这几个人是敌人的探子,决定直接处决这几个人,并派韩先楚带人行刑。
可韩先楚却认为打听红军消息的人不一定都是敌人侦探,也可能是红军战士的亲属来寻找亲人。
在没查清具体身份之前,绝对不能滥杀无辜。
因此,他坚决拒绝执行命令,并向上级多次要求落实这些人的身份。
这样一来,韩先楚被上级以“革命不坚决”为由撤销了排长一职。
韩先楚成为一个炊事员、担架兵。
他平时既要煮菜做饭,又要负责在战场抬送伤员,有的时候还要临危上阵杀敌。
于是,在频繁战斗中,韩先楚凭着自己勇猛无敌的表现,又从担架兵升任排长,这是他第三次当排长。
04、第四次当排长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失利,损失惨重,红25军军长蔡申熙、第11师政委甘济时等人牺牲。
红四方面军主力于10月12日,被迫撤离鄂豫皖苏区,向川陕边转移,第27、第75师及各独立团在苏区坚持斗争。
11月30日,留守苏区的红军武装还有一些牺牲者的遗孤,重新组建了红25军(吴焕先任军长,王平章任政委)。
红25军辖第74、第75师和特务营,共7000余人,74师师长就是大名鼎鼎的开国大将徐海东。
红25军被称为童子军,战士们以13岁至18岁之间为主,最小的战士只有8岁,全军的平均年龄只有15岁左右。1933年初,河口县独立团编入红25军,韩先楚重归老部队,仍然担任排长。
3月4日,郭家河战斗中,吴焕先命令韩先楚带领3名战士侦察敌情。
韩先楚4人连夜出发,在第二天夜晚,乘着敌人哨兵换岗时,出其不意地将哨敌兵活捉,为红25军带回珍贵的情报,韩先楚因功升任副连长。
从这可以看出,韩先楚是一名出色的侦察兵,在部队一直负责侦察工作。
1934年4月17日,红25军同徐海东所率新红28军重编。
由徐海东任军长,吴焕先任政委,郭述申任政治部主任。辖第74、第75师,约3000人,转战于鄂东北、皖西北地区。
5月初,红25军为筹钱改善部队给养,奔袭敌军第54师后方辎重地。
战斗中,韩先楚一马当先,带领1个排,直奔敌军金库,迅速消灭守库哨兵,缴获银元7000余元!
很快,敌军立即发起疯狂反扑。
韩先楚一边向追兵还击一边向城外飞奔,跑到护城河边。
在战斗中,韩先楚被挤落护城河里,不慎将缴获银元全部掉入河中。
韩先楚眼睁睁看着这煮熟的鸭子飞了,恨得咬牙切齿。
更倒霉的是,因为弄丢了这笔银元,韩先楚不仅无功,反而有过,受到严厉处分,被下放到交通队。
交通队其实就是后勤运输队,主要就是负责前运粮弹、后送伤员,战士也是,入伍不久的青年农民,连枪都没有摸过几回。
红军时期,条件简陋,交通队一支枪都没有,唯一的武器就是手中的扁担。
有一次,韩先楚率领交通队执行任务时,遭遇敌人一股民团。
虽然是民团,但人手一枪,装备精良。
交通队的战士们没有经验,不知道该怎么办。
韩先楚很镇定他知道,情况紧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能自乱阵脚,更不能逃跑。
两只腿跑得再快也没有子弹快,一旦逃跑,后果不堪设想。
他决定趁敌人没有摸清交通队的情况,率先发起进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于是,危急关头韩先楚挺身而出,大声疾呼:“不要怕,要沉住气!”
随后,韩先楚制定战斗计划,首先命令几名战士绕到民团后面虚张声势,叛乱敌人阵脚,然后自己带着大家与敌正面相持。
等敌人慌乱之际,韩先楚突然大喊一声:同志们冲啊!抓活的!
率领战士们,手持扁担就冲了上去。
随后,韩先楚又让战士们齐声大喊:缴枪不杀!
敌人的民团根本就没有战斗经验,以为遭遇了红军主力部队。
他们听到韩先楚要抓活的,马上放弃抵抗,全跪地上了,把枪举得高高的,生怕举得慢了,就会被红军击毙。
于是,韩先楚带着几个拿扁担的交通队战士,生擒敌人民团,缴获敌人的枪支。
此事一出,红25军都知道交通队出了个韩先楚,很快红25军政委吴焕先也知道了这件事,直夸韩先楚有勇有谋。
一次,韩先楚在抬担架时,“偶然”遇到了吴焕先。
其实,吴焕先就是专门来找韩先楚的。一见面,吴焕先开门见山,对韩先楚说:
“韩先楚同志,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上次的情况,现在决定让你回部队当排长。”
没想到,韩先楚反而使起了小性子,怒气冲冲地大喊道:不去,担架我还没抬够呢。
吴焕先哈哈一笑,道:
“钱丢了可以再缴获,我还指望你当团长呢。”
就这样,吴焕先安排韩先楚到红25军75师225团第2营任排长。
这是韩先楚第四次当排长。
从此,韩先楚追随吴焕先转战于皖西、鄂东北等地,积功升任第225团副连长,终于过了排长这个“坎”!
后来,韩先楚回顾这段坎坷经历,韩先楚感慨万千,笑道:
“光排长一职,我就干了四次!”
05、百战名将
1934年6月,中央派名将程子华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
程子华到达红25军,军长徐海东高风亮节,将军长让给程子华,自己则担任副军长,吴焕先继续任政委,戴季英任政治部主任。
11月11日,程子华、徐海东、吴焕先等人率红25军长征。
在红军长征历史上,红25军创造了一个奇迹!
出发时红25军只有2980余人,长征途中最多发展到4000余人,长征结束后,红25军还有3400余人,加上长征途中留在鄂豫陕根据地的红74师发展的2100多人,两部合计5500多人。红25军成为唯一一支长征结束时兵力多于出发时的部队,也是长征部队中唯一一支开辟新根据地(鄂豫陕根据地)并始终坚守到底的部队。
红25军成为一支英雄部队,红25军走出了97位开国将军。
其中有1名开国大将1名(徐海东)、2名开国上将(韩先楚、刘震)、6名开国中将(陈先瑞、张池明、李耀、张天云、林维先,梁从学)、88名开国少将(其中,1988年开国少将刘华清、开国少将王诚汉于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而就在长征期间,韩先楚作战英勇,战功赫赫,于1936年5月,累升任为红15军团78师师长。
可惜,吴焕先已经于1935年8月21日,在甘肃泾川四坡村附近南渡汭河时遭遇敌人偷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吴焕先牺牲后,韩先楚悲痛莫名,一直都没有忘记这位老上司,后来他曾评价吴焕先道:
“什么叫军政双全?他就是。吴军长是帅才,是全才,他要能活到今天,那可是了不得呀!”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韩先楚都随身带着吴焕先唯一的一张半生戎装照片。
1980年,韩先楚亲自执笔写了一篇回忆录——《回忆红25军政治委员吴焕先同志》,文中韩先楚饱含热泪,深情地回忆了吴焕先光辉的一生。
韩先楚真是有情有义。
也就是在韩先楚担任78师师长开始,一代名将终于开始崭露头角。1936年6月,韩先楚在定边战役中,紧急决断,不顾彭德怀“置定边于不顾,继续绕道前进”的命令,一战拿下定边城,全歼守敌,缴获大批弹药辎重,取得红15军团在西征路上的最大胜利。
战役结束后,彭德怀亲自发电表扬韩先楚。
于是,韩先楚抗命克定边、反获彭总嘉奖电的事迹传遍三军。
此战过后韩先楚声名鹊起,旋调入红军大学深造。
抗战爆发后,韩先楚担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徐海东)688团副团长、团长,115师344旅副旅长、代旅长,新3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韩先楚东北民主联军南满第4纵队副司令员、第3纵队司令员、东北野战军40军军长,第四野战军12兵团副司令员兼40军军长等职。
韩先楚率领解放军,望风披靡,坐镇东北指挥的几任国民党军指挥官,竟然都称韩先楚是“旋风司令”。
国民党军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惨败离职时,说了一句:
“最难对付的是韩先楚的‘旋风部队’。
从此,“旋风司令”韩先楚,由敌人之口,闻名天下!
这就是开国上将韩先楚,一个为战争而生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