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满清贪污打败仗列强表示:贪污不是问题只要你会下面的财技就行
战争的胜负和道德无关,历史上有的是清廉而吃败仗的人。满清在近代的战败也和贪污关系不大,因为它面对的列强同样贪污成风。
大英帝国买卖军官职位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英国国王还亲自下场卖管帽;日本的山县有朋贪一个人污了国家财政的三成,伊藤博文也用赃款泡花魁,论贪污腐败的本事山县有朋和李鸿章那是大哥莫笑二哥。满清在近代的落后,不能仅仅用贪污腐败来解释,而是它的军费开源能力太差,和列强不是一个档次。
近代战争开启了大烧钱时代,英、法、德三国强军的强大经验是要打胜仗就要烧钱,而且要烧倾家荡产的钱。英国海军就是典型,英国皇家海军一点都不廉洁,打赢无敌舰队的诺丁汉伯爵就是贪污能手。17世纪上半叶的英国海军还有这样的惯例,那就是海军全船水手人数却只有申报总数的70%,虚报的那30%“亡灵薪水”就被船长等人放进自家腰包。英国海军军官还懒得干活,在1622年至1642年英国海面洞门大开,让北非海盗抢走了300艘船和7000多人。即便到了英国海军大发展时期,这一情况也没得到好转,英国军官照样常年累月地拖欠水兵工资,在英荷海战中闹出了士兵家族组团上访的笑话。
英国海军能有大发展,主要还是靠砸钱。在整个17世纪,英国海军经费有了20多倍的涨幅。1618年会过日子的白金汉公爵担任海军大臣,他把英国海军每年开销从5。3万英镑削减至3万英镑,于是就有了北非海盗闯进英国抢钱抢娘们的情景。查理一世还要省钱打内战,一度相出了给西班牙人赔款15万英镑退出海上战争的念头。但到了克伦威尔执政时期,英国海军的春天就来了。弑君者克伦威尔在1652年把海军拨款从每月9万英镑升至12万英镑,海军经费达到了一年144万英镑,折合白银一年400多万两。英国海军也因此得到了大发展,1649年英国海军共有45艘船舰;到1650年英国有了72艘战船;1654年英国舰队规模达到200艘。
海军强大后的英国专门找荷兰人的麻烦,在17世纪后期从荷兰人手中抢走了1700多艘商船,赢得了制海权。英国人为了赢得海上战争,用尽了各种手段。在英荷战争的三天海战中,英国海军打空了6000桶火药,烧掉了足足250万英镑(750万两白银),三天就打没了英国海关六年多的收入(1660年英国海关收入40万英镑),把查理二世打得肉疼,英国人能继续撑下去是因为他们发明了中央银行,大规模用国债支付了战争开支。到1714年英国人干脆让海军自己发行6%收益的海军军票,让海军自行决定支出。英国在近代陆地战争消费巨大,结果却是得不偿失,英国国会动辄就会裁陆军省钱,但对能抢劫、能护航的海军却给了败家子一样的特权。
法国军队的发展也是如此,法国军队在路易十四和拿破仑时期最强大,而这两个时期也是法国军队“开源”能力最强的时代。路易十四进行了一系列财政改革,法军因此和几乎所有邻国都开打。拿破仑纵横欧洲,见谁灭谁,把全欧洲都当成了提款机。拿破仑远征意大利时期,从摩德纳共和国拿到了1000万法郎保护费,从伦巴底榨取了2000万法郎,就连教皇也要上供3000万法郎;在德意志地区,仅仅是普鲁士五年内就给他上缴了5亿法郎的保护费。拿破仑帝国每年都有数亿法郎的财政收入,到帝国末期已经达到13亿法郎,相当于每年有37万公斤黄金。拿破仑最鼎盛时期军费开支高达8。19亿法郎,相当于一年就烧掉236吨黄金。
普鲁士的强大也离不开烧钱,在腓特烈大帝时期,普鲁士一年要烧掉1300万塔勒,也就是773万两白银进行战争。而当时普鲁士的军队只有满清的四分之一,这相当于满清一年烧钱3000万两白银。对于满清皇帝来说,那是非常刺激的战争体验。整个满清每年战争开支超过1000万两的年份很少,太平天国时期平均每年烧钱超过2000万两(总开支2。9亿两)时,满清就差点要崩盘。因为作为农业帝国,满清最固定的收入就是一年3000万两的田赋收入。
满清是内卷之王,它的贪污也是内卷式,没有形成扩张性的财政开支和收入平衡,它的贪污是腐朽的贪污。西方列强尽管也是贪污,却因为有扩张型的帝国体系,对军队危害不大。所以看一个军队强大与否,贪污真不是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