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58年,偏爱中医的毛主席接见卫生部副部长:针灸能治癌瘤吗
创始人
2025-07-28 22:33:08
0

前言

建国以后,毛主席对中西医作了更多的阐明,要中西医结合,发展我们的医疗事业。

1958年4月19日下午,卫生部副部长朱琏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当时,朱琏的回答给毛主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毛主席对中医史的名家颇有兴趣

1934年秋天,毛泽东在江西于都身患重病,持续高烧,经医护人员对症下药,将他患得恶性疟疾除掉。事后,毛泽东诙谐地说:“你们知道中国古代有个医生叫华佗吗?”

“我们现在也有华佗。”毛泽东伸出手指,指着主治大夫说,“你就是华佗。”

20世纪50年代,毛主席在散步时,对保健医生介绍:“三国时有个名医叫华佗,给曹操治过病。他学老虎、学熊、学猴子、学鹿、学飞鸟的动作,编了‘五禽戏’,这你应该知道吧?”

图|毛主席在散步

保健医生回答:“知道。”

毛主席继续说:“我看不错,是很好的健身运动,这都是仿生运动。中国有螳螂拳、猴拳,蛙泳不就是从青蛙那里学来的吗?”

也许是模仿“五禽戏”,毛主席根据自身特长,自己编制了一套自由体操:他缓缓地向前走,深呼吸、摇头、扭颈,有时屈伸肘腕关节,双肩前后交替转动;同时使腰部旋转扭动。保健医生在看了毛主席这套自编的体操,不禁联想到,年轻时的毛泽东一定看过许多古代养生医书,且参考了“八段锦”等。

1953年,毛主席在一次谈话中,谈到了清朝苏州名医叶天士。他说:“鲁迅在《父亲的病》这篇文章中,对清代名医叶天士用梧桐落叶做药引不以为然。其实,正是以叶天士取秋天的梧桐叶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中医懂得认得疾病受自然环境影响。”

在场的人都认同地点了点头。毛主席继续说:“叶天士把人体的病变和气变、环境联系起来是很高明的。这种认识即使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也是很先进的。”

1958年8月5日,毛主席赴河北安国县视察。车开进南关大街,经过坐地3200平方米的药王庙。这时,毛主席问安国县长:“这庙里的药王姓什么?”突然的发问,使安国县长一愣,迟了很久回答不知道。

毛主席听后有点不满意,说:“一个县长不知道药王姓什么?”

那时,安国县药王庙供奉有张仲景、朱丹溪、孙思邈、李时珍等古代十个名医的塑像。毛主席对这些名医的业绩都很熟悉。

毛主席了解中医,所以,有时还能向患者对症提供处方。上世纪50年代初,当他得知京剧演员

李和曾

有高血压和肩周炎时,就说:“有高血压,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老查表,有负担,可以找找中医,吃点中药慢慢会好的。肩周炎可以贴膏药,贴膏药的效果比吃药更好一些。”随后,毛主席向李和曾介绍了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方子。

毛主席对朱琏说:针灸能治癌瘤吗?

1955年4月13日,朱琏接到通知,匆匆从北京抵达杭州,被安排住在离毛主席下榻处刘庄不远的一所招待所。

第2天下午,有关负责人让她去见毛主席。谈话中,毛主席说:“针灸是中医里面的精华之精华。它有几千年的历史,要有同志去整理它。这项工作是难做的,首先是卫生部行政领导上不支持,去年7月以后可能好一些,但还是没有具体行动。我是支持的。我可以当卫生部长,把这项工作做起来。”

图|朱琏

朱琏听了,印象很深刻。

15日晚上,朱琏被邀请去和毛主席一道吃晚饭。那天,一起用餐的人坐满了一张大圆桌席,其中有江青、叶子龙、林克、田家英、徐涛和洪敏大夫,还有浙江省公安厅厅长、中南海保健处处长周毅胜等。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江华也在座,但因为他已经吃过晚饭,毛主席便幽默地要他坐在一边“观餐”。

在同朱琏聊天的时候,毛主席说起了她的《新针灸学》一书。该书于1951年3月出版时,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国领导人朱德、董必武为该书题词、作序。这本书是3月22日送到毛主席的手中,主席不但全看了,而且颇为赞同其中说到的“针灸与现代医学理论发展的关系”。

毛主席对朱琏说:“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理论,对针灸治病的神秘提供了解释的钥匙。反过来针灸又能够给它提供丰富的实际材料。研究针灸,对医学理论的改革将会发生极大的作用。是吗?”

朱琏肯定地回答:“是的。”

毛主席也点点头,说:“很好。医学理论的确要改革。”

开饭了,菜有几盘,却不奢侈。卫士送上一盘油烤馒头片,毛主席指着推荐道:“土面包比洋面包好,大家都尝尝。”说完,毛主席夹了2片送给朱琏和洪敏大夫。

大家围坐一桌,谈话喝酒吃饭,都很随意,气氛十分融洽。有时一个话题,东一句西一句能唠好久。

说到锻炼问题,毛主席自有他的见解。他说:“我是没有出门休养过的。去年出来,医生为我定下一个计划,规定我第一天散步10分钟,第二天散步15分钟,第三天散步20分钟,以后每天散步定为25分钟。我突破了医生的这个计划,第一天就走了3个多钟点,还上了山。身体是要锻炼的,还要看具体人的适应程度,不能作一般的硬性规定。”

这时,毛主席夹起一片猪肝,颇有些得意地放进嘴里:“医生不叫我吃动物内脏,说是增加什么胆固醇,我已经上了整整两年当了,今天开戒。”

图|林伯渠

毛主席津津有味地嚼完,又夹起一片:“他们不叫林伯渠喝鸡汤,说是外国出版的杂志上讲到鸡汤增加胆固醇。经过一段时间,又同意林老喝鸡汤了。其所以同意,也是因为看到外国杂志上说鸡汤不增加胆固醇。殊不知外国人是没有多少蔬菜吃的呀!”

尔后,毛主席又补充了一句:“中国医学上有的还把动物内脏用来治疗人的内脏病,常常用之有效。”在毛主席看来,最讨厌的事是人云亦云,被人牵着鼻子走。

这时,已是晚上近10点钟了。大家知道毛主席晚间还要办公,请他先去休息一会儿。请了几次,毛主席才动身。

朱琏回去后,把与主席接触的这一切都记在了日记本中。

1955年12月,卫生部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组织‘西医学中医’的学习班,共6个班300多人。1958年4月,中医研究院创办的一个班已临近毕业。对于这一切,毛主席是非常关注的。

同年4月13日,毛主席乘专机到达广州。19日,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的朱琏接到通知,要她和洪敏大夫一起去见毛主席。

在去的路上,朱琏想了很多,后来在回忆录中,她这样写道:

“自从1953年到中央卫生部工作以后,我不止一次见到过毛主席。因为专业工作的缘故,对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也颇了解。对19号突然要我去见毛主席,并不感到奇怪。主席平日工作很忙,有时人闲下来了脑子闲不下来,想到些问题就非得找人谈谈不可。”

不知不觉,朱琏和洪敏来到了毛主席下榻的4号楼。4号楼带着一个宽敞整洁的院子,朱琏到时,毛主席已经等在那里,正和江青聊着什么,看见她们来,都站起来迎接。

毛主席握住朱琏的手,张口第一句话便是:“办了针灸学院吗?”

朱琏回答:“还没有办,现在只有一个针灸研究所。”

毛主席又问:“不是还有一个中医研究院吗?”

朱琏表示,针灸研究所就是中医研究院的一个直属单位。她又顺便介绍了研究院其他几个直属单位的情况。毛主席边听,边用手指记着数。他对中医研究院的组织编制很关心,特别问起了中医研究院学员的学习情况。

听说这个班学习的60名学员都是从高等医校毕业的西医,毛主席说:“这个班有60名西医专门学习中医,好呀,但他们是不是真的诚心诚意地学呢?”朱琏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毛主席似乎也看出来了,不等朱琏回答,他便继续说:“我看,西医治感冒就很少办法,中医治感冒有时只要一服药就治好了。”随后,毛主席说了一个身边的例子。

一个叫

刘惠民

的人,任山东卫生厅副厅长。毛主席和他要了一个药方,感冒时就服用。昨天下午毛主席吃了一次,晚上又吃了一次,熬一服汤药分两次服,出了点汗,今天感冒就好了。

毛主席看了江青一眼,又回头问朱琏:“你们知不知道中医治疗感冒的药?”

朱琏随口举出一服,并说刘惠民的那服药的方子,她已经抄录了一份。

暮色苍茫,凉风习习,正是广州最好的季节,随处可闻隐隐的花香,偶尔还有动听的鸟鸣。接下来的交谈中,毛主席把话题转向了苏联,他问道:“苏联派过3位医学专家来学习了3个月的针灸,回去开展工作了吧?”

朱琏就把自己知道的这些专家,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开展针灸治疗工作,向毛主席作了简要的汇报。

毛主席点点头,又问:“苏联专家来北京学3个月针灸就能使用,是怎样学的?”

朱琏说:“主要是教授她们针灸的历史、原理和基本操作技术,并通过临床实习有重点地让她们学会了35种病的治疗法。她们回去后,对三叉神经痛之类的病治疗效果不错。”

图|朱琏

毛主席听得很认真,听罢,他沉吟片刻,又道:“针灸是可以治疟疾和痢疾的。是可以治吧?你们告诉了苏联医生没有?她们相信不相信?”

朱琏说,针灸可以治疟疾。至于治痢疾,现在只有临床经验材料,但不够系统。

毛主席说:“你们研究治疟疾的根本道理没有?据我看来,主要是打破了疟原虫的生存条件,而且许多原虫和细菌的疾病这类问题,根本道理都是一样,你看如何?”

朱琏点头,说根据针灸治疗疟疾症状消失的经过和疟原虫变化的科学分析资料,针灸治愈疟疾的根本原理,正符合主席所说的。

毛主席笑了:“那么,我也是内行了。”

停了一会儿,毛主席又问:“针灸能治癌瘤吗?过去治过没有?”

朱琏说过去在农村用针灸治过肿瘤,并举出两个例子。其中一位是妇女,她当时患的是腋下肿瘤,诊断为淋巴肉芽肿。毛主席听后点点头,很兴奋地说:“有名堂,有名堂。”

说着说着,天转阴了,一股风穿过院子,凉凉的。大家劝毛主席进屋休息,说主席的感冒刚好,可别再着凉了。

毛主席站起身来,仰头看看天,穿上外套,向院外走去。他对大家说:“哪里有那么要紧?我们去散散步吧!”

等朱琏等人赶上他,毛主席又打开了话匣子……

1958年,10月11日,毛主席批示,以2年为期,在1960年冬或1961年春通过各地的学习班,培养出大约2000名中西医结合的高级医生。朱琏得知此消息后,非常地感动!

在毛主席的鼓励和支持下,朱琏著的《新针灸学》被译成数国文字

朱琏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她常说:“我的一切是党和人民给的,我要把学到的知识献给党和人民。”

1936年3月1日,根据党的指示,朱琏在石家庄开设了“朱琏诊所”,作为党的秘密活动地点,提供党的活动经费。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军队长长驱直入,进攻华北,石家庄的上空很快出现了日本军队的轰炸机,炸弹从天而降,很多市民身受重伤。‘朱琏诊所’立即组织了救护卫生队,积极抢救受伤的群众。

图|朱琏

1937年9月下旬,朱琏按照上级党委的决定,离开石家庄西去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工作。1939年冬,朱琏赴延安疗养、学习。期间,她给毛主席做过肩周炎针灸治疗,也给江青针治过疾病,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解放战争初期,朱琏任晋冀鲁豫边区卫生局长。她亲自针灸治病,而且积极举办训练班,努力培养针灸人才。朱琏的针术常常为人们所称颂,她治愈的病人很多。

1956年,

林伯渠

同志患病住院,手术后遗下顽固性呃逆,呕恶频繁并吐血,经口服和注射多种药物均告无效后,周总理把治疗林老的任务交给了朱琏。朱琏运用针灸的独特长处,大胆地探索,用安全留针的方法,终于治愈林老的病。

朱琏多次为中央领导同志针灸治病,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鼓励和好评。后来,毛主席看过朱琏著的《新针灸学》后,鼓励和支持将其译成数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

图|朱琏(右)

1957年秋,前印度援华医疗队员巴苏大夫来华学习针灸,将它传入印度;1958年,朝鲜将该书译成朝文出版;1959年,苏联也译成俄文出版。此外,尚有越南文和其他转译本。

垂暮之年,朱琏还鼓起精力亲自创办针灸学校。从学校机构组织到备课,从教学到实习都是她亲自操劳。她为工作常常是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家人劝她休息,她却说:“我在和生命抢时间,岁月不等人啊!”

1966年春,董必武将军在《又赠朱琏同志》诗中,说:

“万里传针灸,能人遍市乡;随身带工具,行篋即药囊。大众皆称便,孤贫更不忘;我邦古医术,赖尔好宣扬。”

这首诗,可称得上是朱琏一生推行针灸术的写照。

据称,在1978年夏,在她患病逝世前几个小时,仍在修订《新针灸学》。有可能朱琏一直记得,毛主席曾这样说:

“针灸不是土东西,针灸要出国,将来全世界都要用它来治病。”

相关内容

河北承德文旅资源走进北京宣...
7月25日,由承德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主办的“河北承德文旅资源走进北...
2025-07-29 00:37:51
原创 ...
张居正的先祖是元朝末期,凤阳定远人士的张关保。他曾经追随大将军徐达...
2025-07-29 00:33:59
面向非洲青年讲好中国故事的...
面向非洲青年讲好中国故事,在情感的共鸣中升华中非情谊,激励更多非洲...
2025-07-29 00:33:51
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闭...
10月26日,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在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闭幕。...
2025-07-29 00:33:42
原创 ...
有这么一位法国总统,他在冷战最激烈的60年代初期,带领法国率先与中...
2025-07-29 00:33:34
原创 ...
东晋枭雄桓温曾有“人如果不能流芳百世,那么也要遗臭万年”的豪言壮语...
2025-07-29 00:33:29
原创 ...
公元208年,曹操发起了统一南中国的战争,在长江赤壁一带被以江东孙...
2025-07-29 00:33:25
原创 ...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上很多事情的确都能...
2025-07-29 00:33:17
原创 ...
二战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战争,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
2025-07-29 00:33:15

热门资讯

东西问|夏冬波:包公文化为何情... 中新社合肥10月27日电 题:包公文化为何情牵两岸远播四海? ——专访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夏冬...
路县故城遗址开考古课了!15组... “我们面前,层层叠压的地层之下,是一座2000多年前的汉代古城。”10月27日,通州区路县故城遗址,...
原创 她... 身为女性我们更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恶意,甚至连穿衣服的自由都饱受争议,而这种现象早在古代就已经出现,就...
原创 唐... 老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今天小编就说一说历史上唯一一个在掏粪行业里成为状元的人。(这不仅...
一生一事|创业在兵团 尤良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三团十一连的职工。三十多年前,年轻的尤良英怀抱着美好憧憬来到新疆,却...
原创 《... 《亮剑》里因为战场抗命事件,被贬到边区被服厂当厂长的李云龙同志,其实作梦都盼望能回去带兵打仗,然而当...
原创 晚... 文 | 陈飞 提要:从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建立开始,宗法制度对中国的影响就一直持续到清王朝的灭亡,这...
原创 蒋... 提到杨永泰大家可能大家都不太熟悉这个名字,但是一定听说过他所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的”的说法。 那杨永...
原创 她...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对于身份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而出生的高低贵贱也是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身为皇室之中...
原创 中... 北京时间10月28日消息,2024赛季中超联赛第29轮比赛结束争夺,本轮争冠和保级形势再次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