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大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驾崩。在多尔衮和豪格争夺皇位未果以后,年仅六岁的福临被拥戴登上皇位,是为顺治皇帝。
那么,如果皇太极不是突然驾崩,而是安排好后继之君再撒手人寰,你觉得他会将皇位传给谁呢?我们来看一下。
首先,应该确定的是皇太极不会将皇位传给多尔衮、多铎或者任何一个自己子嗣以外的人。皇太极继承努尔哈赤的汗位以后,先是借故取消“四小贝勒”的议政权利,而后找机会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而坐”,改为自己“南面独坐”,使自己的汗权得以巩固。而后,皇太极更是通过“莽古济逆反案”大力铲除异己,集中汗权、加强专制统治。从上述种种迹象说明,皇太极登上汉位以后,一直在努力巩固自己的统治,加强自己的中央集权,为的就是不至于将自己的大权旁落,传承万世。这种情况下,皇太极还会将好不容易到手,刚刚建立起来的大清王朝交给其他人而不是自己的儿子?不可能。
皇太极生前共生育有11个儿子,其中皇二子、皇三子和皇八子均早夭。公元1643年,皇太极驾崩之时,还有8个儿子可供选择。我们来逐一说明。
皇长子豪格,出生于公元1609年,常年跟随皇太极征战,军功赫赫,看似是皇太极后继之君的不二人选。皇太极驾崩以后,也和同样战功赫赫的多尔衮进行了一番皇位争夺较量。但是,皇太极如果正常死亡,真的会将皇位传给豪格吗?我们上面说到的“莽古济逆反案”中,努尔哈赤的三公主莽古济因为“逆反”罪名被凌迟处死。作为莽古济女婿的豪格竟然也被牵连,从亲王被削爵为贝勒。由此就可以看出,和“逆反案”毫无关系,仅仅因为女婿关系就被削爵处理的豪格并不被皇太极看中、喜爱。而且豪格虽然战功赫赫,但是严重缺乏政治智慧和治国能力,这一点从顺治继位以后,豪格的表现已经豪格未能成为辅政王就可以看出。
所以,皇太极不会选择豪格继位,最多会将辅政大权交于豪格,将入关的重任交于豪格。
皇四子叶布舒,出生于公元1627年,生母为庶妃颜扎氏。皇太极驾崩之时才16岁的叶布舒并未参加过任何战役,仅在公元1636年靠皇子身份获封镇国将军。在急需入关作战的当时,皇太极也断然不会选择这个毫无军事能力的皇子。皇五子硕塞,出生于公元1628年,生母为侧妃叶赫那拉氏。我们知道因为努尔哈赤将叶赫那拉氏几乎灭族,所以叶赫那拉氏在清初和爱新觉罗氏有着不同戴天的仇恨。虽然皇太极继位以后,为何缓和两个部盟之间的关系,而推行和亲政策,但是满清皇帝一直未消除对叶赫那拉氏的抵触和防备之心。所以在硕塞出生不久,他的母亲,也就是皇太极的侧妃叶赫那拉氏就被皇太极赐给大臣为妻了。如此看来,皇太极也不会选择硕塞为继位之君。
皇六子高塞,出生于公元1637年,这个从小热爱文学不问政事,更对军事行动毫无兴趣的皇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皇太极剔除出后继之君的队伍。而且,高塞的生母和皇五子硕塞生母一个氏族,同样不可取,皇七子常舒,出生于公元1637年,生母庶妃伊尔根觉罗氏。和皇五子一样,出身低微,仅靠皇子身份获封镇国将军,也无继位希望。
皇太极最小的儿子博穆博果尔在皇太极驾崩之时才不满两岁,更是毫无继位希望。
从排除法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皇太极真正会将皇帝之位传承给谁了?那就是孝庄太后生的皇九子福临。首先,孝庄太后当时位列“五大福晋”。皇太极正宫福晋哲哲系孝庄太后亲姑姑,但无子嗣;皇太极最爱的海兰珠是孝庄太后亲姐姐,仅有的皇八子也早夭。福临的出身可谓占尽优势。异常高贵,也算是清朝建立以后,第一位正儿八经的嫡长子。
另外,从皇太极的“五大福晋”均为博尔济吉特氏就可以看出来当时皇太极有多么看中和蒙古部族的联盟。当时清朝刚刚建立,八旗军队挥师入关,迫切需要蒙古八旗的鼎力支持。而作为博尔济吉特氏在皇宫中的唯一后代,皇太极肯定会特别看重福临,选择继位之君也会认真考虑这一点。所以,就算是皇太极正常死亡,自己选择继位之君,也只会是福临,而不是多尔衮或者豪格,你认可吗?
你认为,如果皇太极自己选择后继之君,会如何选择呢?
你觉得如果是豪格或者多尔衮继承皇位,清朝的历史会有何种不同?
欢迎关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