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和珅必须死?
创始人
2024-06-28 14:38:59
0

原标题:为什么和珅必须死?

乾隆是一个我们现代人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皇帝,因为正是他在位期间,奠定了现在的国土面积,更不要说那些动不动就霸屏的清宫剧,那关于乾隆的就更多了。

因为乾隆在位的时间特别长,算上他当太上皇依然把控朝政的三年,那乾隆是妥妥的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只因乾隆为了表示不能超过自己的爷爷康熙大帝,于是就只能区居第二了。

在位时间长的皇帝,往往会表现出前后不一致的情况,主要是人老了之后,思想上没有年轻的时候那么有进取了,国家也会陷入到一种自满和止步不前的状态。

乾隆就是这么一个皇帝,尤其是乾隆朝末期,培养出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贪官和珅,甚至是成了中国人口中贪官的代名词。

那么和珅凭什么能贪那么多呢,乾隆皇帝一生英明神武,为什么就看不出来和珅是个贪得无厌的人呢?

做了火箭的和珅

和珅的贪,贪得有底气,因为和珅的官做得非常大,不但大而且多,都是要害部门,全盛时期的和珅,大清朝一半的最高官职都在他手里。

先说下和珅的官职你感受一下,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

这里面直接管钱的就有两项,内务府总管和户部尚书,内务府是给皇上管钱的,户部是给大清朝管钱的。

管钱管人管宫廷禁军,这和珅要是放到其他朝代,这分分钟就可能造反呀,几乎都把皇帝的权力给架空了。

那么皇帝为什么要如此重用和珅呢,这么多职务和珅能管得过来吗,这个算是问道点子上了,和珅的职务这么多,他能面面俱到吗?

有人说和珅得宠,是因为他像死去的乾隆某一位妃子,这纯粹是胡说,是不了解和珅得宠背后的原因,所以才编造出来这么一个神秘的理由。

和珅如此受到重用,主要得益于乾隆时期的一个国策,叫做满洲至上主义,听起来怪怪的,清朝本来就是满族的天下,乾隆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呢。

主要是因为,清朝入关之后,为了能够迅速稳定政权,采取的都是满汉平等的政策,在康熙年间满汉官员平等成了一大特色。

但是到了乾隆时代,乾隆敏锐的感觉高满族人已经开始腐化堕落了,在官场上按照普通的科举,已经很难比得过汉族官员了。

于是乾隆大力推进推进满洲至上主义,甚至为了让满族恢复传统,让八旗兵减少火器的训练,加强骑射等传统项目。

在官场上更是制度性地提拔满族官员,如果你祖上是贵族,那你就可以凭爵位直接跳过所有程序,成为官员。

乾隆初期的军机大臣讷亲就是凭借一等公爵的爵位得到了一个从二品的官衔,如果你没什么爵位,那你也可以从宫廷侍卫做起,和珅就是从侍卫做起的。

比起只能走科举的汉人,满人的晋升途径简单,早早地进入官场,这对他们的提升非常有帮助,因为历代的经验都告诉统治者,你贸然给一个没有行政经验的人大官,他不但会还了朝廷,而且会害了自己,只有早早进入官场历练,才能成为有作为的势力。

就这样,在满洲至上主义的道路上,和珅脱颖而出,说实话就算没有和珅,也会有别的人出来,只不过和珅实在是有点突出,他的能力很强,尤其是会搞钱,这对于急需要钱来维持自己霸业的乾隆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和珅的晋升速度实在惊人,光是1776年这一年,和珅就升了5次官,做了内务府总管,进了军机处,这一年你猜猜和珅多少岁,仅仅只有26岁。

和珅为什么必须死

和珅作为内务府总管,最大的用处是给乾隆搞钱,因为乾隆需要钱,内务府作为皇家的私人库房,和珅做到了居然能不断贴补大清国库。

主要是因为康熙的国策是永远加赋,你要花钱,就必须另想办法,而和珅是个懂得理财,懂得做生意的人,在他管理内务府期间,那乾隆花起钱来真是舒服极了。

能搞来钱,这绝对是和珅最大的本事,而且是非常稀缺的,因为传统的儒家士大夫不但不会搞钱,还只会说,搞钱的都是小人。

但是和珅在几乎掌握了大清一半权力的同时,已经不知不觉地成为了一个权臣,什么叫权臣,所谓权臣就是权力大到威胁到皇帝的大臣。

和珅的权力空前的大,而且是精力空前的旺盛,1795年乾隆禅位给嘉庆,而此时乾隆85岁,嘉庆35岁,和珅只有45岁。

你知道这年龄有多恐怖了吧,和珅的年富力强精力旺盛,足以让嘉庆感受到巨大的威胁,如果是像张廷玉那样,雍正留给乾隆的老臣,那真是老臣,老的都走不动了,乾隆多少有点怜悯之心,可怜可怜这个老人家。

但如此年富力强的和珅,嘉庆根本受不了,如果乾隆干到死,也许和珅还有活命的机会,但是乾隆做了三年太上皇,这三年乾隆算是把和珅逼上了绝路。

乾隆为了不超过康熙的在位年数,决定传位给嘉庆,但修了四库全书的乾隆,尽管诗写得不怎么样,但历史教训还是知道许多的,历史上的太上皇过的什么日子,乾隆可是很清楚,于是从禅位一开始,乾隆跟嘉庆就像杠上了一样,全方位无死角压制嘉庆,而嘉庆帝更是比做皇子的时候,更加小心翼翼,生怕出一点点纰漏,惹太上皇不开心。

根据当时朝鲜的使臣留下来的记录,他们就说,这嘉庆皇帝在老皇帝面前,那眼神都不带离开老皇帝的,老皇帝一高兴,他就跟着龇牙乐;如果老皇帝一旦把脸一沉,他马上就不高兴,视太上皇之喜怒为己之喜怒,这方面是做得很好的。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嘉庆皇帝结婚二十年的结发夫妻,那个时候已经是皇后了,这个时候死了。这时候嘉庆皇帝,你想二十多年的夫妻总是有感情的吧?但是他就做决定,说这个丧礼按照当时最简单的程序去办,皇帝辍朝仅仅五天,整个扶丧穿素服仅仅八天,文武大臣。

为什么?你想啊,八十多岁的太上皇在养心殿待着呢,老人最忌讳的就是这个死,而且和死一切有关的不吉利的事他都很忌讳。所以新皇帝就特别担心这一点,即使他自己到皇后的灵堂去看一看,都是到灵堂门口才换上素服,然后出灵堂立即换上常服。而且他知道自己这个时候,因为老婆死了,不祥之人,连太上皇经常出没的那些道路他都尽量避免去,不要把这个丧气的这个气味撒在太上皇经常经过的地方。

如此病态的臣服,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山不容二虎,嘉庆帝必须对乾隆这个太上皇,表示出超出正常范围内的恭敬,才能不引发乾隆的猜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而对立的乾隆和嘉庆之间势同水火的同时,乾隆也把和珅逼上了死角,站在乾隆一边,将来嘉庆肯定要收拾自己,站在嘉庆这边,立马就会死。

和珅也不傻,关键是他没得选择,更重要的是,乾隆的满洲至上原则出了问题,直接的后果就是和珅成了背锅侠。

和珅改变了国策

都知道和珅是贪官,但实际上和珅只是那个最大的贪官,下面还有无数的中贪官和小贪官,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国策,导致了大量的,制度性的满族官员的腐败问题。

乾隆的措施,的确是再次团结了满人,让满人有了优越感,延缓了满族汉化的过程,但是给了满族这么多特权之后,反而是加速了他们的堕落。

都知道范进中举的故事吧,范进50多岁才中举,就是在一直不断地考试,可是当满族人不需要科举就能做官的时候,拥有许多权力而没有义务的时候,他们便失去了动力,轻而易举能够的得到的,怎么可能再肯花功夫去争取。

这实际上就是个悖论,你想让族人过上好日子,他们就是失去了奋斗的激情和办实事的能力,你把他们重新丢到东北荒山野岭去打猎,那你就是猪狗不如人。

这个问题,嘉庆看到了,但是他也没办法解决,面对贪腐,他只能是在乾隆死后就迫不及待地抓了和珅,勒令他上吊自杀。

而乾隆实行多年的满洲至上主义,因为培养出和珅这么一个世人皆知的大贪官,而暂时告一段落,清朝又重新回到了满汉均衡的老路。

而一旦公平起来,那汉族官员的好日子可就来了,最典型的就是曾国藩,都知道曾国藩是办团练打太平天国起家的,但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说不定曾国藩也能成为一代名臣,因为曾国藩的升迁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而这个历史背景,正是嘉庆道光年间,对乾隆时期满洲之上国策的反思和改变,曾国藩升迁速度有多快。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参加会试,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起,到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官至兵部左侍郎,正二品。

还记得讷亲吗,那个有一等公爵的人,他才是个从二品,而曾国藩十年七迁,连跃十级,这固然跟曾国藩的个人能力有关,更大的背景是满清放弃了乾隆的国策。

要是曾国藩生在乾隆时期,想要有如此之快的升迁,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已经正二品的曾国藩,遇到了太平天国,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熟悉了,但计算没有太平天国,以曾国藩这样的升迁速度,成为一代名臣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有磨难才有更高的成就,曾国藩后来成半个圣人,也是有历史机缘,和时代背景的,从某种程度上真的要感谢和珅,他让后面的皇帝都看到了一味强调满族至上后果是灾难的。

可惜风水轮流转,总有不长记性的人,再后来搞出个皇族内阁,真的就彻底把清朝给葬送了。

关于乾隆,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交流。

相关内容

更上层楼看中轴
在红桥市场顶层的观坛艺术空间,游客可远眺天坛祈年殿,在露台上欣赏中...
2025-07-25 04:36:39
原创 ...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
2025-07-25 04:33:55
原创 ...
1.秦桧 秦桧是南宋“四大权相”中的一员,而且在这四个人中,他居于...
2025-07-25 04:33:45
原创 ...
西汉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王朝,前面几代君王都是明君。开创了文景之治、汉...
2025-07-25 04:33:35
原创 ...
明十三陵之所以叫“明十三陵”,是因为这里埋葬着明朝十三位皇帝,这十...
2025-07-25 04:33:12
原创 ...
陈胜在大泽乡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在早先时代是不可思...
2025-07-25 04:33:07
原创 ...
东汉时期,历经近200年的历史,期间出现了三位异姓王,他们分别是卢...
2025-07-25 04:33:01
原创 ...
鲁迅先生那可真的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大文豪。 他有着许多让我们耳...
2025-07-25 04:32:57
原创 ...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介绍...
2025-07-25 04:32:54

热门资讯

原创 夏...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夏天同样跑完几圈,有人跑完后衣服只是有点潮,而有的人却能拧出半盆水.....
原创 上... 上将唐亮身负重伤却不愿骑马,战友:宁愿不要机枪,也要唐亮骑马 文/无计读史 唐亮,1910年出生在湖...
原创 大...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李白 乱世中,总是猛将辈出,群雄逐鹿,尤其是战国这种多国互相争夺的...
原创 唐... 和亲主要指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政权以婚姻为媒介所展开的和平交往,以调整相互关系,维护各自利益为目的。在...
原创 《... “这份名单代表着至善,这份名单就是生命,名单的外围是一片可怕的深渊”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是世界影坛...
原创 秦... 历史上有很多预言,到了特定的时期它也果真兑现了。这让人匪夷所思,有时又让人不得不信。 也许那些匪夷所...
原创 9... 成立于一九四八年九月九日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我国的友好邻邦。同为社会主义阵营,中朝两国的关系...
原创 朱... 原来朱元璋火烧庆功楼不是单纯地为了自己,一切都是为了他孙子。 朱元璋不直接赐死这些人,而用一场庆功...
原创 张...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毅荻书斋”是张学良夫妇晚年捐资建立起来的,因张学良年迈,整个过程都是由夫人赵一荻...
原创 战... 谈及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的失败,许多人会将之归结为德国方面不宣而战,德军自身实力远胜于苏联,并以苏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