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康熙为何要当朝处理桑佩、图伦升、郑元芳三人?
创始人
2024-06-28 14:39:48
0

原标题:《雍正王朝》中,康熙为何要当朝处理桑佩、图伦升、郑元芳三人?

《雍正王朝》中的桑佩、图伦升、郑元芳,可谓是朝廷的“大蛀虫”。

剧情开篇,黄河爆发严重的灾患,然而康熙皇帝对于如此的天灾竟然束手无策,原因便在于国库没有钱。只不过,国库的空虚并不是因为开支无度,而是全部被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员借去了。于是,康熙可以说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让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去江南筹款赈灾,说白了就是打着朝廷和皇帝自己的旗号前去“乞讨”。

可以说,户部亏空已然是让康熙触目惊心,更是让其担忧到了国家的发展与存亡,这也使得康熙是下定决心要追比户部欠款,甚至不惜用封赏亲王的方式来激励皇子,足可见康熙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正如邬思道将欠款的人群分为了三类并建议雍正区别对待一样,康熙皇帝对于不同类型的欠款人,也采取了不同的截然不同的态度。

第一类,是确实不借款,生活难以为继的。

清朝时期的俸银制度,可以说是完全照搬明朝,且不说银两的购买力变化,这套标准本来就是非常的低,明朝时候的官员都难以为继,更不用说清朝时候了,所以如果是真正的清官,没有获得额外的营生和赏赐,单靠这些俸禄银子过日子,确实非常困难。

这其中包括了去畅春园向康熙求情的一众老功臣,康熙皇帝明白了他们的苦衷,也选择用自己的体己银子为这些人来还账,算是体现出了自己的“仁德”。

第二类,是本可不借钱,但是为了迎合风气,而向户部借款的。

这些人的代表就是老状元陈文胜了,他仅仅是向户部借款一两白银,为的就是不让自己成为朝臣的“孤例”,进而遭到异样眼光。而像他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并不靠借款生活,如果遇到追比也能立马还清,只不过这是他们向康熙朝堂上不正的官场之风纳的“投名状”,为的也是自保。

所以,这些人虽然是可气,但是并不可恶,还上钱也就罢了,康熙也并没有追究,反而对于“挖空心思,百般羞辱斯文”的田文镜予以了惩治。毕竟这个时候,对于康熙来说,还款是最重要,只要能还上钱,至于什么原因、什么理由、什么样的想法,都已然是无所谓了,反而是田文镜的尖酸刻薄让康熙感到了厌恶。

第三类,就是将借款挪作他用,用国家资源为自己牟利的,这种人不仅可气,而且可恶。

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桑佩、图伦升、郑元芳这三人了。桑佩用借来的十万两国库银子,跑到民间放高利贷,每月坐收五千两,而图伦升、邓元芳挪借国库的银子,同时利用漕运的船做买卖,每月进账一万多两。

可以说这三人不仅置国家的安危与稳定于不顾,甚至还利用国家的资源牟取暴利,可以说,康熙对于这三人的所作所为是非常的愤恨,于是他当着所有皇子和官员的面,将这三人“拔翎夺顶”,交付审议,而既然康熙都这样说了,等待这三人的也必将了非常严厉的惩罚。

而康熙也希望借着惩治三人的恶劣行为,整顿朝纲,同时对官员们以警示。

康熙当众处理了桑佩、图伦升、郑元芳,实际上也是宣泄对于八阿哥胤禩的不满。

户部出现如此亏空,八阿哥胤禩无疑是当之无愧的“始作俑者”。

他是主管户部的阿哥,协助康熙和太子胤礽署理户部的事务,所以如果有朝臣想要向户部借款,必然是要经过八阿哥胤禩的。而这在八阿哥胤禩看来,是一个绝佳的邀买人心的机会。

于是,前文中所说的欠款的三类人,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向户部借款,都能够与胤禩建立交集。

那些生活困窘、无以为继的官员,因为八阿哥批复的户部借款,生活得以维系,可以说,这个钱对于他们来说是雪中送炭,必然对胤禩也会有着一丝感激之情。

那些为了迎合官场而借钱的官员,甚至出现了向户部借款一两的事情,换做其他人必然觉得是无理取闹,大可不必,可是八阿哥胤禩对于这种的“荒唐”行径,竟然还能大开绿灯,必然也会让陈文胜之流对其也是颇有好感。

而至于桑佩、图伦升、郑元芳,那就更不用说了,隆科多就借出了三千两,已经被逼到了变卖宝刀的地步,而这三人,且不说能借到十万块的巨款,就是在追比欠款中从容的表现,也必然能够知晓其背后有着势力撑腰,甚至还获取了一定好处,而这个人便是胤禩或者是八爷党的其他皇子了。

可以说,胤禩在主管户部期间,滥用职权,向官员借款,造成了户部亏空的现状,应该承担主要责任,这已经让康熙对其深感失望,而他之后的表现更加让康熙反感。

首先是在朝堂上,面对各地严重的灾患文书,竟让想要以地方官员“欺上瞒下”搪塞过去,借机掩盖户部亏空的事实,完全是置百姓的死活与不顾。

其次,雍正清朝户部存银,十阿哥胤在朝堂上竟以“越俎代庖”,批判雍正的行为,帮助八阿哥胤禩进行掩饰,无疑康熙对于这种拉山头、筑壁垒的言行也是极度的不满。

再次,八阿哥胤禩整个追比欠款的过程中,不断给雍正设置阻力,挑拨皇子之间以及皇子与朝臣之间的关系,甚至还出现了十阿哥胤带着官员上街变卖家当的荒唐事宜,这也让康熙愈发对其厌恶。

所以,尽管康熙并没有当众提及八阿哥胤禩,为的是给自己儿子面子,但他通过惩治桑佩、图伦升、郑元芳三人的同时,也是在给胤禩提醒,同时更是在告诫胤禩要好自为之。

当然,康熙在对胤禩不满的同时,康熙对于雍正和太子胤礽也有着莫大的失望。

对于雍正,康熙肯定的是其态度,但是失望的是其方法。

康熙让雍正追比户部欠款,看重的就是雍正的刚正不阿与嫉恶如仇,希望他能够带着“孤臣”的心态,完成好这次的差事,进而名正言顺的获取一个亲王头衔,算是为太子胤礽培育一个有实力的支持者与协助者。

然而对于雍正在此期间的表现,康熙并不满意。他任用田文镜不当,不仅官员们怨声载道,甚至就连太子胤礽、魏东亭、乃至康熙皇帝都深受其累,而雍正追比的方式就非常的简单,除了强制要求与晓以利害,再无其他手段,更是没有按照邬思道的要求进行细分和彻查,最终让桑佩、图伦升、郑元芳之流成为了漏网之鱼,依然可以拿着国库的存银获取利益。

康熙用这样的方式无疑是给雍正上了一课,告诉了雍正正确追比欠款的方式发法,而雍正也为此付出了一年俸禄的学费。只不过,雍正这个学费没有白交,在其继位之后用康熙的方式继续追比欠款,使得国库迅速充盈起来。

而对于太子胤礽,康熙已经无话可说。

户部欠款,胤礽的亏空最大,本来还想着让雍正帮其隐瞒,但是事情败露之后,竟然不惜用卖官鬻爵的方式来填补欠款的窟窿,这已然让康熙非常的气愤。

而在这之后,竟然在未与康熙协商和知会的情况下,擅自做主将一次性还款变为了分两年还清。尽管这样让朝臣们欢心鼓舞,但是对于康熙来说,却不是什么好消息,毕竟他现在就是希望能够把欠款追回,填补国库亏空,以防止再有灾患和战乱,而太子胤礽的做法无疑让康熙的想法和激化彻底破产,国库依旧空虚,康熙的心情可想而知。

气不可遏的康熙面对此情此景,也只能用惩治桑佩、图伦升、郑元芳三人的方式来进行发泄,只不过,胤礽依旧是没有理解康熙的想法罢了。

而康熙的一句“朕还能说什么呢”,更是体现出了康熙内心中的无可奈何。

相关内容

更上层楼看中轴
在红桥市场顶层的观坛艺术空间,游客可远眺天坛祈年殿,在露台上欣赏中...
2025-07-25 04:36:39
原创 ...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
2025-07-25 04:33:55
原创 ...
1.秦桧 秦桧是南宋“四大权相”中的一员,而且在这四个人中,他居于...
2025-07-25 04:33:45
原创 ...
西汉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王朝,前面几代君王都是明君。开创了文景之治、汉...
2025-07-25 04:33:35
原创 ...
明十三陵之所以叫“明十三陵”,是因为这里埋葬着明朝十三位皇帝,这十...
2025-07-25 04:33:12
原创 ...
陈胜在大泽乡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在早先时代是不可思...
2025-07-25 04:33:07
原创 ...
东汉时期,历经近200年的历史,期间出现了三位异姓王,他们分别是卢...
2025-07-25 04:33:01
原创 ...
鲁迅先生那可真的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大文豪。 他有着许多让我们耳...
2025-07-25 04:32:57
原创 ...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介绍...
2025-07-25 04:32:54

热门资讯

原创 夏...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夏天同样跑完几圈,有人跑完后衣服只是有点潮,而有的人却能拧出半盆水.....
原创 上... 上将唐亮身负重伤却不愿骑马,战友:宁愿不要机枪,也要唐亮骑马 文/无计读史 唐亮,1910年出生在湖...
原创 大...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李白 乱世中,总是猛将辈出,群雄逐鹿,尤其是战国这种多国互相争夺的...
原创 唐... 和亲主要指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政权以婚姻为媒介所展开的和平交往,以调整相互关系,维护各自利益为目的。在...
原创 《... “这份名单代表着至善,这份名单就是生命,名单的外围是一片可怕的深渊”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是世界影坛...
原创 秦... 历史上有很多预言,到了特定的时期它也果真兑现了。这让人匪夷所思,有时又让人不得不信。 也许那些匪夷所...
原创 9... 成立于一九四八年九月九日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我国的友好邻邦。同为社会主义阵营,中朝两国的关系...
原创 朱... 原来朱元璋火烧庆功楼不是单纯地为了自己,一切都是为了他孙子。 朱元璋不直接赐死这些人,而用一场庆功...
原创 张...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毅荻书斋”是张学良夫妇晚年捐资建立起来的,因张学良年迈,整个过程都是由夫人赵一荻...
原创 战... 谈及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的失败,许多人会将之归结为德国方面不宣而战,德军自身实力远胜于苏联,并以苏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