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为了蜀汉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曾经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诸葛连弩等,是智慧的化身。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了不辜负刘备白帝城托孤,先后多次北伐中原,但最终病逝五丈原,享年54岁。临终之前,诸葛亮将自己的全部兵法传授给了姜维,希望姜维能够代替自己、帮助蜀汉发展壮大。
在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中,姜维是诸葛亮最信任的人,然而在正史《三国志》中,诸葛亮最信任的人并不是姜维,而是蒋琬。蒋琬和诸葛亮、董允、费祎并称为“蜀汉四相”,他最初跟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后来因为不理政事惹得刘备勃然大怒,刘备原打算将其处死,但诸葛亮慧眼识才,一番劝阻后蒋琬死里逃生。
后主刘禅继位之后,诸葛亮任命蒋琬为丞相参军。诸葛亮准备北伐曹魏时,蒋琬担任丞相长史、抚军将军,诸葛亮每一次出兵,蒋琬都将粮食筹集完备,组织运输、补充兵源,将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他告诉刘禅:我死后,军国大事可以全部交给蒋琬,他可以当我的接班人。
相比于姜维,蒋琬有两点优势,其一就是他一直是蜀汉的官员,而姜维曾经是魏国的降将,有许多人并不服气姜维而对蒋琬则心悦诚服;其二就是蒋琬跟诸葛亮的时间长,更懂蜀汉内政,处理政务比姜维更强。
诸葛亮去世后,蒋琬接替他执政,实行稳定治国、安定众心的方针,蜀国老百姓得到了安宁,蜀国得到了安定,如此看来,诸葛亮果然不愧是智囊,他选的接班人蒋琬的确是合格的。蒋琬、费祎去世后,姜维独掌军权,他并不用蒋琬的稳定治国方针,而是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多次北伐曹魏,而邓艾则绕过他打到了蜀汉首都成都,刘禅选择投降,姜维知道后无可奈何,以身殉国,蜀国灭亡。蒋琬和诸葛亮、董允、费祎并称为“蜀汉四相”,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而姜维则评价不那么高,因此蒋琬才是诸葛亮最中意的接班人,他也没有辜负诸葛亮的期望,比姜维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