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之死,令人细思极恐
创始人
2024-06-28 05:32:25
0

原标题:柴荣之死,令人细思极恐

南宋有个学者,名叫王铚,少而博学,善诗论,强记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轻熟于掌故,所言可据者多矣”。他写过一本书,叫《默记》,此书多记北宋遗闻轶事,可补正史之缺。

书中写了这样一则故事,读来让人细思极恐。

王朴仕周为枢密使。五代自朱梁以用武得天下,政事皆归枢密院,至今谓之二府。当时宰相但行文书而已,况朴之得君哉!所以世宗才四年间,取淮南,下三关,所向成功。时缘用兵,朴多宿禁中。一日,谒见世宗,屏人,且仓皇叹嗟曰:“祸起不久矣!”世宗因问之,曰:“臣观元象大异,所以不敢不言。”世宗曰:“如何?”曰:“事在宗社,陛下不能免,而臣亦先当之。今夕请陛下观之,可以自见。”是夜,与世宗微行,自厚载门而出,至野次,止于五丈河旁。中夜后,指谓世宗日:“陛下见隔河如渔灯者否?”世宗随亦见之,一灯荧荧然,迤逦甚近则渐大,至隔岸大如车轮矣。其间一小儿如三数岁,引手相指。即近岸,朴曰:“陛下速拜之。”既拜,渐远而没。朴泣日:“陛下既见,无可复言。”后数日,朴于李谷坐上得疾而死。世宗既伐幽燕,道被病,归而崩。明年而天授我宋矣。火轮小儿,盖圣朝火德之盛兆,岂偶然哉!陆子履为先子言。

简单地复述一下。王朴是柴荣的重臣和近臣,可以说是柴荣最嫡系的亲信,没有之一,平时就住在皇宫里面。

有一天晚上,王朴慌慌张张跑到柴荣的寝宫,然后让柴荣把所有人都屏蔽掉,然后跟柴荣说:“皇上,大事不好,祸起不久矣!”柴荣很纳闷,因为这个时候他刚继位六年,正是年富力强、所向披靡,准备和契丹大干一场、收复幽州的时候,有什么祸事降临呢?

王朴哭着说:“事在宗社,陛下不能免,而臣亦先当之。”

国家将要完蛋了,皇帝你也不能幸免,也得完。不过这件事情我是看不到了,因为我会比你先死。

柴荣问他是怎么知道的。王朴说:“我是夜观天象得知。”

这种话,没有确切的证据,怎么可能说出口?而且直接是跟皇帝说。

所以,真的是夜观天象吗?

显德六年(959)三月十五日,柴荣出征前不久,王朴在视察汴口并拜访前任宰相李谷时突然晕倒并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五月,柴荣召集所有将领,讨论攻占幽州的计划。当时所有将领均强烈反对继续前进。尽管如此,柴荣考虑到当前高涨的士气,决定忽视众将的反对,命令军队次日继续向幽州进军。

当晚,柴荣突然患病,且病情严重到无法继续指挥军事行动的程度。鉴于柴荣的重病,他不得不选择撤军回京休养。然而,仅仅一个月后,柴荣就在万岁殿逝世,年仅三十九岁。

一个在同事家里突然死亡,一个突然重病,一个月后死亡。

品,您品,您细品,是不是很蹊跷?整个过程透着一股阴谋的味道。

王朴的预言,居然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应验了。

这里面,是不是存在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一个小人物,或许能告诉我们真相。

这个小人物的名字叫李继美,一个在史料中几乎都找不到名字的人。他是一个太监,李继美从五代后唐时就入宫做内侍,直到后周显德初年,累功迁升为御厨都监。

一定要记住这个职位:御厨都监。也就是皇宫里的行政主厨。皇帝吃什么,由他决定。他给柴荣吃什么,柴荣就吃什么。那么,他到底给柴荣吃什么了呢?

柴荣死后半年,即建隆元年(960)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做了宋朝皇帝。李继美又转而成为了赵匡胤的宦官。我们知道,赵匡胤生性多疑,对结拜的弟兄都不信任,尚且“杯酒释兵权”解除顾虑,他凭什么信任一个前朝的太监,把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托付在一个前朝的太监手里呢?

不仅如此,赵匡胤当上皇帝之后,还赏赐李继美紫色官服一套。

多少将领,出生入死、浴血奋战,都捞不到一套紫色官服。而李继美作为一个管厨房的太监,他到底立下了什么功劳,能够获此殊荣呢?

李继美很聪明,他恳切地说:“蒙圣主厚爱,臣当效犬马之劳。怎奈奴才我已经风烛残年,恐怕侍奉陛下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为了报答陛下的宏恩厚德,臣愿将养子神福荐给陛下为仆。神福年已十四,虽不敢说机敏绝伦,但天资聪明,自幼在家习学宦臣礼节,举止如规。若能再受陛下栽培,想必会有所成。”

李神福因为年纪下,所以被安排在了晋王赵光义的府中当差。随着赵光义当上皇帝之后,李神福也成为皇宫里的宦官之首。在史书中,李神福的资料是比较详实的。也幸亏他,让我们知道了李继美这个人。

回过头来想想看,李继美父子如此受赵匡胤、赵光义两代皇帝信赖,是为什么呢?

王铚是宋朝人,有些话不能在文章里交代的太明白,不然会被禁言的。

而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是不是有些细思极恐了?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秦穆公是一代雄主,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秦国成为西部诸侯之首。然而,他临死前却做出了一个令人不解的决定...
原创 他... 建国后,不少的革命将领因为国家的建设需要而离开了部队,他们从事着其他重要的工作,同样为了国家的发展和...
原创 三... 在汉献帝建安年间(196一220年),政权的主持者曹操为了广泛延揽人才,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一...
原创 赵... 赵云和吕布究竟谁的武艺更高,一直是无法讨论出结果的话题。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没有两个...
原创 1... 1952年盛夏,朝鲜半岛战火纷飞。 指挥部内,彭老总神情凝重。 俯身研究着,铺满桌面的地形图。 窗外...
原创 姜... 姜子牙领下封神榜后,为何不立即前往西周,反而是到朝歌去当官? 在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是一个护犊子的...
原创 从... 前言 一个从未打过仗的文官,面对20倍于己的敌军,在长江边上演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奇迹。 他没有军事背...
原创 赵...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权力移交之一,他通过一场酒宴...
原创 走... 张之洞,“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早期是“清流派”领袖,而后成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张之洞曾长期署...
东中华路上的先生们 郎秋红 孟含琪:东中华路上的先生们|新华走笔 最近,曾在吉林文化圈流传甚广的一部历史随笔《先生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