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唐时期,诗歌的辉煌逐渐隐退,除了杜牧和李商隐等人,我们对其他文人了解甚少。然而,实际上,晚唐还埋没了不少被世人忽视的高手。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其中之一,名叫牛峤。他的姓是牛,而他的词更是牛,是唐代早期写词的文人,存世诗作只有3首,但他的词却有33首之多,对后来的宋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牛峤之所以长期鲜为人知,主要是因为他的写作题材让人难以言喻。牛峤的词风与温庭筠相近,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一生专注于写闺怨情词,而且作品又俗又艳,其中不乏让人视线艰难直视的佳作。尽管难以登上高雅的文学殿堂,但他的实力却不可小觑。曾有一首词,名为《望江怨·东风急》,充分展示了牛峤的才华,被誉为“盛唐遗音”。
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这首《望江怨》:
“东风急,惜别花时手频执,罗帷愁独入。马嘶残雨春芜湿。倚门立,寄语薄情郎:粉香和泪泣。”
这个词牌在唐代以前就存在,但一直无人填词,主要是因为其平仄格律难以搭配。然而,牛峤却成功地挑战了这一难题。在他之后,两宋时期再无文人填写此词牌,直到清代著名词人万树曾写过一首,但也只是改编版,难度降低了不少,难以称之为真正的《望江怨》。因此,牛峤这首作品可谓是成功地占据了一个词牌。
词中刻画了一位痴情女子的形象,她与心爱的人依依惜别,伤感不已。全词只有35个字,是一首紧凑的小令,虽然只有7句,却运用了6个不同的韵脚,分别是:急、执、入、湿、立、泣。每一个韵脚都简洁而急迫,通过这种方式,牛峤不仅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焦急,还让整首词读来顺畅,充满美感。
词的开篇描述女子回忆与爱人惜别的情景。在花开时,东风拂面,她与即将离去的爱人频频握手。那个时候,她已经为将来独守空房而感到伤感。这三句以乐景衬托哀情,写得灵动自然。而对于男子离去后的情景,词人通过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细腻描写。视觉上是残雨淋湿了春草,听觉上是骏马在嘶吼。这句言辞巧妙,雨水也可解读为女子的泪水,而马嘶正是她内心的不舍呼唤。
随后描绘了女子爱人远行后的痛苦。她长时间地倚立在门口,望着丈夫远去的方向,一腔心语涌上心头:“薄情郎啊,你可知道我为你天天哭得妆都花了。”通过女子的话语,感情更加真挚,整首词显得多姿多彩。
总体来说,这首《望江怨》虽然只有35个字,却通过回忆、守候等手法,展现了深厚的思念之情。词人在这短小的篇幅中,成功地表达了相思之苦。陆游评价说:“《望江怨》是属于闺中曲,是盛唐时期留下的音律珍品。”俞陛云也认为这首词“三十五字中次第写来,情调凄恻”。尽管牛峤因为其写艳作而受到不少批评,但这首词却是他成功之作,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