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朝虽然也有法律,可是古代的法律与现代法律不可同日而语,古代法律从根本上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制度和工具,所谓“刑不上大夫”,平头百姓假如犯法,那么将会受到极为严厉的制裁,有时候甚至不光是犯罪者本人,还有可能囊括至与犯罪者有关系的其他人。
影视剧中经常出现这么一句台词“株连九族”,这基本上就是对罪大恶极者的惩罚了,那么为何会出现株连九族这种情况呢,在什么时候才会出现株连九族的罪名呢?
《历代刑法考》中说九族为“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其实真正的九族并没有这么考究,九是一个虚数,在古代九泛指最高,所谓“九为极数”,株连九族的意思也就是把犯罪者沾亲带故的全部亲属一个不留,全部杀死。
是谁在历史上第一个创造了株连九族的先例呢,恐怕诸位会以为是夏桀商纣这等昏君,可据《尚书》记载,最早提出株连九族这一概念的,反而是贤明的夏启与商汤,而继往开来者莫过于商鞅,商鞅变法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实商鞅制定的秦律之中就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五个士兵遍为一伍,如果有一个临阵逃跑,那么全部士兵都要受罚。
其实株连九族体现的是诸子百家之中,法家的“严刑峻法”理念,法家先贤认为,人之所以会犯错,是因为法律还不够严格,假如法律足够严格,那么人人就会不敢犯法,遵纪守法,这就是重刑主义。
简而言之,之所以要株连九族,要严刑峻法就是为了杀鸡儆猴,给所有人做一个榜样,如果平民敢效仿,那么就是这个下场。而一般情况下其实也不会有株连九族这样的惩罚,因为古代刑罚有很多,比如肉刑,削鼻子,斩脚趾,刺字,服劳役等等。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株连九族呢,一般只有一个罪名会株连九族,那就是谋反,谋反之罪是任何仁德君王,任何圣明朝代都不允许的,所以一般遇到造反者,都要处以“株连九族”的大刑,而这一方面的杰出代表莫过于明成祖朱棣,朱棣从燕京起兵造反成功,南京大儒方孝孺不服,朱棣问他不怕株连九族么,方孝孺说自己十族也不怕,结果朱棣大怒之下把方孝孺弟子门生八百多人也算了进去,果真杀光了“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