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纳妃,听闻妃子已订婚,新郎说:我们没订婚,魏征:你骗人
创始人
2024-06-28 02:05:33
0

原标题:李世民纳妃,听闻妃子已订婚,新郎说:我们没订婚,魏征:你骗人

唐朝的一场风波在贞观八年掀起了巨浪,著名宰相房玄龄和魏征因一桩纳妃风波大打口水仗,这件事让李世民头疼不已,因为这一切都源自他的决定。当时,李世民要征娶一位年仅16岁的女子进宫成为妃子,而这位女子似乎已经有了前定的未婚对象,这让两位宰相产生了激烈争议。事情得从半年前说起。在贞观八年,长孙皇后觉得李世民已经两年未纳妃,于是开始四处寻觅容貌出众的女子,以充实李世民的后宫。她派人找了半年,终于发现了一位绝色女子,就是原隋朝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郑氏。

郑氏当时年方16岁,“容色绝姝,当时莫及”,长孙皇后一见钟情,怂恿李世民将她纳为妃子。李世民也闻讯后十分欣喜,便派人按程序办理,不料,事情却出现了变故。《贞观政要》记载:文德皇后亲自访求,准备迎接为妃。李世民随即准备封她为贵妃。尽管诏书已发,但具体安排未出,魏征却听闻郑氏早已与一个叫陆爽的人订婚。也就是说,正当李世民准备迎娶美人的时候,魏征却挡在了他面前,因为魏征听说郑氏早已与他人订婚,与一个叫陆爽的人订婚了,甚至连聘礼都已收取。

魏征劝李世民停止纳妃的仪式。当时房玄龄是左仆射,一听这事,即刻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房玄龄认为,皇帝是天下的主宰,纳妃仪式已经进行了一大半,礼仪已成,不该中途停止。但魏征却不认同这种看法,他觉得,即使李世民是皇帝,也应该讲究是非曲直。这让李世民为难不已。魏征向李世民建议说:“陛下,您作为天下人的父母,应该体恤百姓,关心他们的疾苦和欢乐。

皇帝住在高楼大厦,得想想百姓住房的情况;皇帝享受美食,得考虑百姓是否有足够的食物;皇帝纳妃,得想想普通百姓的婚姻问题。现在我听说郑氏已经许配给陆爽,您却要横插一杠子,将她迎娶为妃子,这不是明君应该做的。百年之后,历史上会指责您的。”李世民听完这番话,颇为为难。他只好召来陆爽,询问他是否与郑氏订婚。陆爽回答说:“在我父康在世时,和郑家往来,时常赠送财物,但从未涉及婚姻交涉。

外人误解了,这只是误传。”陆爽的意思是很明确的:当年我父亲在世时,和郑家有来往,送了一些礼物,但并没有牵涉到订婚的事,外人只是瞎说而已。李世民听完陆爽的话,终于松了口气。他对魏征说:“你听到了吧,郑氏和陆爽没有订婚吗?”李世民的意思是:我要纳这位美人为妃,你就别挡着了!但魏征听完陆爽的话,却对陆爽说:“你在说谎!你只是怕陛下会来找你麻烦!”尽管陆爽不承认订婚,魏征还是坚持说他们已经订婚,房玄龄和礼部尚书王珪也加入了朝堂上的争吵。

最后,魏征举出了一个例子,让大家彻底改变了看法。魏征说:“早些年,太上皇李渊从太原起兵,半年后攻下了长安,得到了辛处俭的妻子,并非常宠爱她。当时,辛处俭担任太子舍人,在太子府工作,太上皇听闻后非常不高兴,便下令将辛处俭贬到万年县当县令。辛处俭去了万年县后,一直惶恐不安,担心太上皇会加害于他。现在陆爽否认与郑氏订婚,只是担心陛下会对他不利,所以才撒谎骗人,这并不奇怪。

”李世民听后深以为然。他下令将郑氏送回家乡,让她与陆爽成婚。总的来说,“郑氏女”案是一个历史谜案,关键在于郑氏到底是否与陆爽订婚。尽管魏征的分析有道理,但也无法百分百确定两人是否真的有过订婚。事情闹得这么大,无论郑氏和陆爽是否订婚,李世民都不宜再纳郑氏为妃,放郑氏回归,对李世民来说,才不至于毁了自己的名声。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左... 抬棺西征,是左宗棠名垂千古、载入史册的标志性事件,目的是收复伊犁,而伊犁谈判是收复新疆的最后“一出好...
原创 彭... 前言:抗美援朝是我国建国之后的立国之战,这一战让世界各国都不敢再轻视我国,不再用曾经的态度看待我国。...
原创 金... 在任何时代“落后就要挨打”都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宋朝时期崇文抑武的政策,使得中原王朝的内部趋于团结...
原创 清... 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静静躺在档案里,记录下了清朝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点点滴滴。 这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的...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真...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以下简称《显微镜下的大明》)是一部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历史读本的影视剧,由张...
原创 隋... 隋朝末年,天下动荡,四方豪杰乘势而起,雄踞一方,又一轮皇帝争霸赛隆重上演。在这场残酷的争霸赛中,主角...
原创 曾... 在灾难和战争面前,我们都是团结的,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中国人。 近代以来,对我们国家造成...
原创 日... 抗战时期,在中国不同战区的日军有着不同的流行语,如与国民党作战的日军流行说“宁碰阎王,莫碰老王”,这...
原创 溥... 俗话说得好,富人富不过三代,穷人穷不过三代。 大清朝前人奋勇杀敌建立国都,建立政权,繁荣昌盛,后世步...
研究有新发现!清华简整理工作将... 入藏于清华大学的战国竹简再出研究新成果。20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发布,《成后》《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