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世民最钟爱的女人,恐怕非长孙皇后莫属。
她年仅十三就嫁给了当时还未升至皇位的李世民。那时的李世民只是唐国公的二公子,权力寥寥。相比大哥李建成,李世民未来的前途也未卜。长孙皇后的舅父高士廉是个聪明的人,但谁也不明白,为何这位聪明的高士廉要将自己的外甥女嫁给一个庶出的李世民。 长孙皇后家境显赫,父亲是右骁卫将军,母亲更是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作为皇族宗室,长孙家族历来人才辈出,享有“门传钟鼎,家世山河”之声。身为千金小姐的长孙皇后的婚事成为家族头等大事。 然而,长孙晟去世后,留下一对孤儿寄宿在大哥家,这对兄妹被逐出家门,无依无靠。长孙皇后当时只有八岁,正是无知无觉的年纪。幸运的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被舅父高士廉收养,对待他们如亲生骨肉一样。长孙无忌才俊横溢,是个风华绝代的公子。 与李世民少年时为好友,使李世民常常出入长孙府。时间久了,高士廉也对李世民了如指掌。高士廉坚信李世民必定能成大器,他为促成长孙皇后与李世民的姻缘付出了巨大努力。于是,年仅十三的长孙皇后在舅父的撮合下嫁给了十六岁的李世民。这场由高士廉主导的婚事,却证明是成功的。
李世民是一个负责任的好丈夫,对待长孙皇后体贴入微。两人成婚后,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按照习俗,长孙皇后在回门后的三天内不能出宫。高士廉的小妾张氏却因看到长孙皇后住的房子外停着一匹高大威猛的大马而惊慌失措。 她急匆匆告诉高士廉,引起了高士廉的重视。高士廉迅速请来占卜术士,卦象显示长孙皇后将来地位崇高,必定是皇后。高士廉恍然大悟,知道这意味着李世民必定会成为皇帝。得到这好消息后,高士廉开始全力支持李世民,助其一臂之力。这段复杂的亲戚关系中的奥秘,外界并不了解,只知高士廉是看中了李世民的才华。 然而,高士廉知道他所辅佐的并不是一个寻常的唐国公庶子,而是未来的皇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的军功超过李建成,甚至可以说唐朝大半江山都是李世民一手打下的。 但李渊却宠爱李建成,立他为太子。李世民虽然有才华和军事能力,却备受李渊的忌惮。李渊对待李世民处处小心,一切过错都能怪罪到李世民头上,全是兄弟间的嫌隙。最终,李世民不得不发动玄武门之变,尽管秦王府的实力并不足以与太子东宫和齐王府相抗衡。 然而,高士廉得知李世民计划发动叛乱后,不但不阻止,反而全力支持。他煽动监狱里的囚犯,以立下功劳为代价,将过去的罪责全部免除。这些囚犯大多数已是穷途末路,甚至有死囚,一听说有机会重获自由,立即士气高昂。于是,李建成和李元霸在玄武门被李世民斩杀,让李世民成功登上皇位。 长孙皇后成为李世民的唯一皇后,也是他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在皇位稳固后,长孙皇后并没有因身份的改变而傲慢自大。相反,她承担了皇后应有的责任,管理后宫有条不紊。不仅如此,她还颇有贤德。后宫妃嫔和仆人无一不对她的品行和为人一致赞扬。 为了避免外戚专权,长孙皇后不愿重用长孙家的人,即便是李建成具备出色的政治才能,她也劝说长孙无忌不要担任宰相。在长孙皇后的提议下,长孙无忌最终选择了闲职。长孙皇后智慧卓越,编撰了《女则》教导女子的行为和品德,为后世所传颂。
她对李世民的忧虑和劝告总能化解李世民的困扰。长孙皇后病逝后,李世民悲痛欲绝,日日悲泣,无法履行朝政。他亲自抚养年幼的儿女,始终怀念着唯一的皇后,唯一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