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关羽作为荆州的主将,为了支持刘备在汉中的军事行动,他决定带领荆州的兵力北上中原进行进攻,曹操一度被打得几乎要迁都。然而,刘备集团的谋士提出了一个建议:与东吴的孙权联合,利用东吴的力量从背后偷袭关羽。东吴派吕蒙以白衣渡江的方式,迷惑了守卫荆州的兵力,最终在两面夹击下,荆州失守,关羽被杀,刘备集团遭受了沉重打击。两年后,刘备为了收复荆州,亲自率领蜀汉的精锐部队东征,但最终在夷陵被东吴的陆逊击败,从此刘备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刘备和孙权关于荆州的争议一直是历史中的焦点。那么,荆州究竟是谁的呢?是如历史所说的,刘备借了荆州却没有归还,还是孙权在道德绑架下做出了这一系列的行为?我们可以从三国时代的背景入手来分析这个问题。赤壁之战结束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此前屡战屡败的刘备集团逐渐走向正轨,当时的荆州也已被三国分割。曹操占据了襄樊等荆州重镇,刘备原本拥有江夏,而后收服了荆南四郡,而孙权尽管出力最大,却只得到了南郡。对于刘备集团来说,荆南四郡的战略价值远不如江陵,因为这些地区土地贫瘠,且人力资源尚未得到开发,而南郡是荆州的首府,土地肥沃、人口众多。 因此,刘备向孙权请求暂借南郡。孙权集团大多数人不同意,但鲁肃认为这个提议有其战略意义。因为当时曹操的势力依然强大,且孙权在合肥地区正面临曹操的威胁,如果再有江陵这样的重镇,东吴的军事压力将加倍。因此,为了共同抵御曹操,孙权同意暂时借给刘备南郡。 从战略角度来看,刘备借南郡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抗曹操的力量,这个借仅限于江陵一地。然而,随着刘备占据益州,形势发生了变化。如果孙刘关系破裂,刘备占据了江陵,就能直接威胁孙权。因此,江陵对孙权来说变得至关重要,是不能轻易放手的。 与此同时,对于刘备来说,江陵是沟通荆州与益州的重要通道。如果将江陵归还东吴,荆南四郡也将被东吴分割,因此刘备自然不肯交还南郡。并且,在刘备的战略中,南郡是北伐曹操的关键所在。关于南郡的争执导致了建安二十五年,刘备和东吴的关系逐渐紧张。此时,曹操却在东征张鲁,帮助刘备避免了腹背受敌,刘备与孙权因此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湘水划界协议,江夏、长沙、桂阳割让给孙权,而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归刘备。 从这个协议来看,刘备的借南郡行为确实存在一定的道德问题。因为他原本只是借用南郡,但却没有按约归还,反而以江夏等地来代替,尽管这三个郡比南郡更多,但对孙权来说,这些地方的价值远不如南郡。可以说,这就像我借给你100块钱,但你却用等价物归还。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刘备在借荆州一事上确实存在道德上的失误,特别是没有归还南郡。但孙权的行为也并不高尚。在湘水划界协议达成之后,孙权依然出尔反尔,甚至杀害了刘备手下的大将关羽。这反映出,孙权也在道德上并没有占据高地,他在得到刘备割让的三郡后,不仅没有满足,反而继续扩张,最终占领了更多的领土。所以,在借荆州一事上,刘备和孙权双方都有道德上的缺失。然而,在乱世中,最终还是靠实力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