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世纪下半叶省港澳港口风景图折扇。
2. 清代酸枝镶螺钿“烧猪兜”。
3. 1947年6月香港出版的《正报》。
4. 香港画家任真汉绘《东深供水工程图》。
日前,“百年湾区情——粤港澳大湾区近现代文物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通过350多件反映百年来粤港澳历史及社会文化变迁的展品,以第一视角讲述大湾区故事,展示粤港澳同根同源的历史记忆。
“省港澳”概念形成于晚清
展览入口以龙舟划过江面的造景,开启粤港澳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记忆长河。整个展览以一把19世纪下半叶省港澳港口风景图折扇为引子,将近代以来专属于粤港澳的故事娓娓道来。
策展人殷忞说,这把作为第一个展品的19世纪下半叶省港澳港口风景图折扇,上面是一个省港澳的港口风景图,实际上是把“省港澳”的概念进行了视觉化和图像化的传达。此外,由于它是一个外销品,从19世纪开始,我们粤港澳的关系就是通过对外贸易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这把折扇放在这里有了双重含义。
“省港澳”概念形成于晚清,“省”是指广东的省城广州。广州、香港、澳门三地历史上同属于广东,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因此合称“省港澳”。随着社会变迁,“省港澳”概念逐渐淡化,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此概念已被包括广东、香港、澳门在内的“粤港澳”所取代。从“省港澳”到“粤港澳”,不仅仅是地域名称的变迁,更是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崭新篇章。
该扇扇骨采用了银镀金、烧蓝、染牙、玳瑁骨等多种材质及工艺,具有典型的广州外销工艺特色。扇面开光所绘清代省港澳三地风景,是19世纪广州外销工艺品的经典题材。此类外销扇深受海外人士欢迎,省港澳三地的港口风景,是19世纪外国人对中国广东的第一印象。
“烧猪兜”也有“英雄爵禄”好意头
展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哋/我们”,通过自然标本、历史物证与史料文献,从自然风貌、人文特征、历史变迁三个方面来阐释何为“粤港澳”。
展览中,20世纪上半叶佛山石湾梁京记广绣过厅彩见证了粤港澳商号之间的紧密联系。该绣品为20世纪上半叶佛山石湾青云上街梁京记制作,是粤港澳7家霍氏商号为祝贺霍仲明等人的新大厦落成而共同订制。
据佛山石湾《霍氏族谱》记载,霍氏原籍山西太原府霍县,善于制陶,北宋时南下至佛山石湾定居,在石湾世代经营陶瓷业。近代以后,其经营范围还拓展到广州、香港、澳门等地。澳门霍耀昌位于澳门营地大街,经营石湾窑产品、江西瓷器、水壶等生活用品,曾是澳门的百年老字号。
而1947年6月香港出版的《正报》、1949年香港两航起义人员证明书等沉淀在岁月中的历史物证,让粤港澳人民的团结一心在历史的烽火中再次展现。
《正报》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香港出版的报刊,创始人为原东江纵队机关报《前进报》社长杨奇。该报创刊于1945年11月,停刊于1948年11月,发行范围为香港、广州及东南亚等地,是当时香港首个刊载新华社电讯、报道解放区消息的报刊。该报根据当地读者的特点,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准确报道国内外形势,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阴谋,广受粤港澳读者欢迎,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华南的重要宣传阵地。1946年7月,《正报》从原来的报纸转型为杂志性期刊,承担起作为中共广东区委机关刊物积极传播中共中央政治思想,及时报道解放战争进程,教育培养华南干部的任务。
逢年过节,粤港澳向来有吃烧猪的习俗。展览中,一个“豪华版”的清代酸枝镶螺钿“烧猪兜”尤为抢眼。殷忞说,兜是粤语表达,意思为装东西的容器,这不是我们现代起的名字,而是它原本的名字。“烧猪兜”顾名思义就是装烧猪用的架子。如此精美的木雕作品用来装烧猪,体现了广东人对烧猪的重视。此外,这个“烧猪兜”还展现了很有广东特色的纹饰组合。在“烧猪兜”的正面,有四种动物的组合图案。上面是雄鹰,下面是雄狮,左边是鹿,右边是雀鸟,这四种动物的组合加起来就代表鹰雄雀鹿,用粤语来表达就是“英雄爵禄”。
在这里,还能聆听大湾区的声音
第二部分“同饮一江水”,从往来通关、守望相助、经济贸易、文化体育四个方面展示粤港澳之间的密切关系。港澳通行证件从“小本子”到“电子卡片”,从“跟团游”到“自由行”,见证了港澳与内地之间距离不断拉近、交往日益密切的历程。
展览中,可以看到1964年香港画家任真汉绘《东深供水工程图》,这是香港画家任真汉1964年11月赴东江供水工程东莞旗岭、塘头厦施工现场参观后所绘。
为了让香港同胞早日喝上东江水,广东省动员了珠三角地区上万名知青、农民等组成的建设大军,在东莞石马河喊出了“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豪迈口号,他们经历了五次台风和暴雨的侵袭,克服了重重困难,用肩挑、人扛等施工方式,在短短一年内完成了工程建设。1965年3月1日正式开始对香港供水,结束了香港严重缺水的历史。
展览最后以第十五届全运会为新的起点,展望大湾区璀璨的未来,在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中拥抱世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湾区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大湾区的展品,还能听到大湾区的声音。展览的语音导览十分有意思,邀请了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小朋友、部分展品的捐赠人、展品的主人、历史见证人的后代等,让他们以第一人称来讲述大湾区的故事。在云游粤博的小程序上,可以根据序号收听。
该展已入选2025年度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展览持续至2026年3月8日。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通讯员 粤博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