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战绩比张飞和赵云更为出色,但为什么曹营的将领们却不害怕他,反而更加忌惮张飞和赵云呢?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虽然关羽位列五虎上将之首,但许多人对此并不认同,认为张飞和赵云的武力远远超过他。如果单纯比较武功,张飞和赵云的排名甚至可能超过关羽!然而,事实是,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战绩确实比张飞和赵云要更加突出。 张飞的武艺虽高,曾与吕布交手并未落下风,但他斩杀的敌将数量并不多,而且所斩之将的实力水平较低。衡量一位武将的强弱,斩杀敌将的质量才是最关键的标准。因此,尽管张飞战力强大,但就战绩而言,他的表现仍显逊色。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赵云。虽然赵云在长坂坡一战中表现出色,甚至让曹操称他为虎将,但赵云一生并未斩杀过多少名将,大多是些普通的敌将,这使得他的战绩难以与关羽相比。 从战绩上看,关羽毫无疑问是三国时期最为骁勇的将领。他的斩敌记录远超张飞和赵云。比如在汜水关,华雄曾让众多诸侯狼狈不堪,几乎没有人敢挑战他。结果关羽一出马,轻松斩杀了华雄,震惊了整个天下。这一战让关羽声名大噪,曹操也开始留意他,并为收服他做出了让步,足见当时关羽的威名。 接下来,在虎牢关与吕布对战时,关羽再次大放异彩。此后,曹操彻底折服于关羽的实力,并与他约法三章,意图将他招募为己用。得到赤兔马后,关羽更是连续打出了震撼世人的战绩。 在白马之战中,颜良这位曹营的猛将被关羽一刀秒杀,让曹操大为震惊。而在延津之战中,张辽和徐晃联手也无法战胜文丑,结果关羽一登场便轻松击败了文丑,甚至追斩了他,彻底扭转了战局。这些斩将之战让人叹为观止。 颜良和文丑是袁绍手下最强的两员大将,能让曹营众将都感到畏惧,但面对关羽时,却轻易败下阵来。这足以证明关羽的强大。 然而,尽管关羽的战绩显赫,曹营的将领们却并不畏惧他,甚至像蔡阳和秦琪这样的人也敢对关羽发起挑战。反倒是曹营的将领们对张飞和赵云充满敬畏,长板桥的战斗中,曹军甚至不敢与单独守桥的张飞对抗;汉水之战时,面对赵云,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这是为什么呢?既然关羽的战绩更加耀眼,为什么大家却不怕他,反而更忌惮张飞和赵云呢? 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就得了解关羽的作战方式。 关羽在战场上使用的是一把重达82斤的青龙偃月刀,骑乘的是日行千里的赤兔马,这使得关羽的作战风格并不依赖技巧,而是凭借强大的气势压制敌人。关羽那沉重的武器和极速的赤兔马使得他的攻击往往犹如雷霆万钧,许多人在与他交战时,往往还未反应过来便已经被他击败,甚至直接被秒杀。 关羽的斩杀记录几乎都是在短短几回合内完成的。一旦战斗时间过长,关羽的气势就会受到抑制,攻击也会变得困难。这种作战特点使得不少敌人初次对阵时未能适应,结果被关羽迅速击败。 但问题来了,既然关羽的这种作战方式如此有效,为何曹营的将领们却不怕他呢? 其实,曹营的将领们之所以不怕关羽,是因为他们已经熟悉了关羽的战术和作战风格,知道关羽主要依赖几招重击,只要能够熬过他的前几轮攻击,就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占据优势。只要能够坚持到关羽体力下降,击败他便不再是难事。因此,曹营的许多将领敢于挑战关羽,不再害怕他。 那么,曹营的将领是如何掌握关羽的战术的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关羽在曹营有两个非常亲密的朋友,这两人分别是张辽和徐晃。《三国演义》中记载,在襄樊之战时,关羽曾与徐晃有过一段对话,称自己与徐晃有旧情,彼此非常了解。徐晃也表示自己曾受到关羽的教诲,这表明他们之间曾有过切磋。事实上,大部分时间,关羽都在指导徐晃,这也让徐晃更加了解了关羽的武功。 不仅如此,关羽与张辽的关系比与徐晃更为密切。在曹营期间,两人之间的切磋肯定不少,张辽必然也深知关羽的武功和战术。张辽虽然与关羽是朋友,但投身曹营后,他无疑会将关羽的弱点和战术传递给曹操。因此,关羽的作战方式被张辽和徐晃泄露给了曹营的其他将领,也让他们对关羽不再畏惧。 总的来说,关羽虽然在战绩上优于张飞和赵云,但由于他的作战风格已经被曹营的将领们摸透,大家都不再害怕他,反而更忌惮张飞和赵云。而导致这一切的关键人物,正是关羽在曹营的两位朋友——张辽和徐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