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城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城前有渭河,前面是陈仓山,接着是秦岭,背后则是贾村原。左右两侧被代家沟、北沟、金陵河和千河环绕,这两条河流都最终汇入渭河。陈仓城本身由两层城池构成。
陈仓城西南方向有一条重要的道路,叫做陈仓道,这条路是连接关中和汉中的主要通道。从陈仓道继续往前,可以到达大散关。在吕后之前,水路可以用来运输物资,但吕后时期发生了一次地震,导致水运的优势完全丧失。这使得诸葛亮在运输物资时的成本增加了很多。除了陈仓道,还有金牛道、祁山道和子午道等几条重要的道路。 所以,陈仓城的地理环境和位置,远不是合肥那样可以轻易模仿的险要之地。陈仓城的地理优势非常明显,如果发生战斗,诸葛亮在撤退时甚至有可能反败为胜。如果真要攻打合肥的话,诸葛亮可能会觉得这场战斗根本不值得浪费时间。蜀汉最大的困境其实并不是将领的武力不足或智谋匮乏,而是国力薄弱,资源有限,士族的势力也不稳定。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虽然败给了孙刘联军,损失了80万大军,但他很快就能重整旗鼓,迅速募集三四十万的新兵。而刘备却因为一把火丢掉了60万大军,这不仅让蜀汉失去了过去十几年的积累,也让未来的十几年陷入困境。正是因为如此,诸葛亮在做决策时非常谨慎,尤其在战争中,很少轻易使用奇谋。刘备的家底实在是承受不起更多的损失。 说到合肥之战,张辽之所以声名大噪,关键原因之一就是孙权的指挥失误。孙权自以为英明,亲自带领小队先行驻扎,但却被张辽一举突袭。之后,孙权撤退时又非要垫后,结果又被张辽突击。假如换作是诸葛亮,他的作风比较稳妥,可能无法像孙权那样迅速攻占合肥,但至少不会像孙权那样狼狈不堪。 关于张辽突破十万大军的说法,实际情况是他只是冲破了一支小规模的殿后队伍,而那支队伍里正好有孙权。三国历史中有许多误解,譬如夏侯渊坚持要去修筑拒马,而孙权非要亲自带队去殿后。简单来说,孙权就是太过轻率和冲动。在进攻时,他坚持走在先头,结果被张辽的800人一举冲破。实际情况应该是孙权带着1000名亲卫,而张辽的800人并未进行真正的大规模战斗。可怜的是,孙权作为主帅,竟然被敌人直接追着打,而且大部队就在周围,士气顿时崩溃。撤退时,孙权还偏要装作英勇,非要去殿后,结果差点把自己的性命都搭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