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分享一篇特别的“家长感言”,它来自聂道西安经开校区一位会员家长,细细记录了孩子在经开校区学习的点滴历程,我们读了一遍又一遍,很是感慨,征得家长同意后,我决定将这份记录着“坚持”与“信念”的感言分享给大家。
在“十一”加“中秋”双节同庆的美好日子,二宝幸运通过了西安市围棋比赛,荣升业余5段。在收到众多祝福的同时,也听到了很多类似的话:“你家二宝真聪明!”然而,我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相信任何一个高段围棋学员家长都不会认同“聪明”在取得围棋领域成绩的占比有多高,恰恰是热爱、专注、勤奋、努力、坚持等等,才能铸就围棋的成长之路!
二宝小朋友从小对棋牌就很感兴趣。大约三四岁在商场门口遇到招生的围棋老师在立着的棋盘前讲“喜洋洋围控抓灰太狼”的故事,二宝就想报围棋班学习。但是作为家长,对于围棋的认识就是个“0”,对升学没有任何帮助,费用还不低,自然就没有放在心上。后来恰逢幼儿园晚托班设立围棋兴趣班,费用低,最重要的是能解决家长下班赶不上接娃的困难,于是二宝才有了接触围棋的机会。
幼儿园的围棋教材就是薄薄的几页入门级说明。虽然简单,孩子放学偶尔也能约上班里的同学在小区凳子上杀上几盘吃上几颗子,异常开心。疫情的日子,断断续续上课,因为围棋,却是开心了一个学期!
疫情结束后,二宝同学再次要求报正规的围棋学校。2023年3月,经过同事介绍,我们来到了离家比较近的凤城八路聂卫平围棋道场试听,老师觉得还不错,直接插入到一个N2班学习了。作为孩子,虽然喜欢,但是懵懵懂懂;作为家长,虽然支持,但是不能理解。于是,上着每周一节的课,高兴了,就约小朋友下棋;其他时间除了做点教材上的题,基本再不练棋,不做题。很快迎来了暑假,小朋友们都踊跃报集训班,二宝同学因为备战钢琴考级也不得不选择放弃集训。直到8月,二宝已经来聂道学习了五个月,才在校区考完了10级和5级。
之后依然上着每周一节的课,基本不练棋,不做题。老师不安排参加比赛,咱也不好意思问,指定是咱娃没有达到水平么。直到2024年1月,距离5级通过又过了五个月二宝才在区赛升到2级。此时,作为家长,似乎开始明白,平常不练习不积累,这蜗牛般的进步可能是不行的。于是,果断报了寒假的集训,进步很快。但是,正月几天又打着过年过节的幌子就开始放松了。哪里知道,2月份省赛的1级没有通过!没有通过!没有通过!
当头一棒,深刻反思!此次省赛的失利是作为家长觉醒的重要里程碑!必须练起来!下起来!
于是,开始在聂道的APP上下棋,买死活题的册子做,从态度上重视起来,从行动上坚持起来!果然,努力没有白费,4月打区赛升1级,5月打市赛升1段。开挂的这段时间也是遇到了二宝的伯乐郭老师。郭老师针对二宝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状态以及心理波动,不断找我沟通,给二宝规划学习路线,要求在野狐上下棋,每周必须两三盘,第一阶段目标要能下到野狐二级稳住。并且为了保持住孩子的学习状态,加快提高孩子的棋力,建议孩子每周能上双课,增加一节复盘课。作为家长,我们欣然接受了郭老师的建议,并全力支持,每周日晚上风雨无阻坐地铁送孩子去上课。孩子开始信心大增,六月份区赛孩子要报2段升段赛,郭老师也鼓励多去锻炼磨炼,居然顺利升到2段!(非常感谢郭老师的帮助以及长时间的陪伴!)
自此,二宝也升到职业围棋老师的班里!职业围棋老师要求更加严格,尤其是韦老师,要求每天至少一盘棋,每天至少在101围棋网完成30-50道死活题,每周最好上两节课,每节课必留48道死活题下节课之前完成带来批改。从此,野狐下棋成了每晚的必修课,无论多晚!有时候因为写作业、练琴或者其他事情耽搁,可能快要11点还要开一盘棋。日复一日的练习,才能不断精进棋艺!才能在这个双节同庆的日子幸运地升到5段!我夸孩子运气好,二宝同学骄傲地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那么,妈妈想说:“孩子,实力是你努力坚持的结果呢!”
所以,学习围棋光是聪明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勤奋,勤奋做题,勤奋下棋,坚持集训,不断复盘,总结经验,才能快速进步呀!
二宝是个自信的孩子,也是个好强的孩子,自信和好强叠合在一起,就造成了二宝对于挫败感超级敏感的特质。而围棋,作为一项竞技智力运动,胜败却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面对败落的棋局,好强的孩子无疑会一次又一次体会把强烈自尊心按在地上摩擦的刺痛!
最开始只要打比赛,几乎每输一局,都会哭一场。在家里下野狐,大概是在家里比较放松,几乎每输一盘棋就要嚎嚎大哭。有时候晚上十一点才开局,下完要十一点半了,不知道邻居大半夜听着娃娃撕心肺裂的哭声会做何感想?年龄小,级位赛的时候也会哇哇大哭;但是打得多了,年龄再大一点,打段位赛的时候就会哽咽着哭。
记得升2段比赛的时候,输第一盘的时候输掉的目数不多,考场出来只是眼含泪、心不甘,接着连输第二盘输了差不多40目的时候,出来紧紧抱着我哽咽了差不多40分钟没有说话。就在上午三盘连续输掉两盘的艰难处境下,经过中午的短暂调整,下午两盘拿下,第二天再拿下两盘,提前一局晋升2段,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进步!
第一次打3段的时候,在赢得第一盘比赛后又连输三盘的情况下直接崩溃,无法进行后面的棋局,直接当了逃兵;然第二次打3段的时候就能稳住心态,强势出击,虽然输掉一盘有些失落,已不再流泪。第一次打4段的时候,输到关键棋局再无晋级可能的时候,也几近崩溃,但仍能坚持打完全部九场比赛;第二次打4段的时候,老母亲从他出来的表情已经判断不出输赢了,他面容略带沉闷,胆战心惊准备安慰他的时候,他说他赢了,他面带微笑,咱松了一口气准备祝贺他的时候他说他输了。从此赛场上再没有因为输棋而哭泣!
第一次打5段的时候,他轻轻松松,前四局平均每局用时25分钟,连赢四盘,豪言壮语;后面放慢节奏,但是五局仅赢一局,尤其最后一局生死局以1.5目的弱势丢掉了大好形势。你为他可惜,但是小朋友没有难过,仅报之以微笑。第二次打5段的时候,二宝每局都打50分钟以上才出来,甚至能打到70分钟。每一场出来,都安静的呆着,不夸海口,也不发泄情绪。第一天五局输了两局,第二天四局必须保持全胜才能完全赢得比赛。谁能想到,小小的人儿,真的顶住压力四局全胜拿下!
所以,我们为什么去学围棋?孩子因为是兴趣,家长因为能锻炼孩子的思维。但是,通过两年多的学习,一次次努力、一次次挫败、一次次收获,伴随自我修复、自我疗愈、自我成长,孩子越来越坚强,越来越勇敢,越来越开心,可能这才是学习围棋的更大收获!
孩子学习上取得荣誉我不一定会发朋友圈,但是每一次围棋升级升段我必然要发朋友圈。不是炫耀,是过程太深刻,太激烈,所以就有想要强烈记录的愿望和冲动。
第一次陪二宝打区赛我发朋友圈,好多朋友留言,这又不是个什么大事,怎么搞得这么在意?是的,我也知道这不算什么大事,我也知道输了也不影响什么,但是作为家长,看到那么一个小小的人儿,独自走向赛场,他的对手多数都是哥哥姐姐,甚至还有叔叔阿姨,那种不由自主的紧张比自己参加任何一次考试都更甚。坐不下来,手心都是汗,手机也刷不了,全程只能在场外盼着,祈祷着,来回跺脚,根据孩子出来的表情神态来判断他是输还是赢。
基本上每次陪二宝打比赛,都吃得很少,喝得很少,甚至有几次打完后几天舌头都起泡了。好像孩子在比赛的过程中也没有想很多,但是就是紧张,不由自主的紧张。
历练得多了,心理承受能力就逐渐变得好了。从娃打三段的时候基本可以玩手机啦,打四段已经比较平静了,打五段的时候就能窝在角落玩手机,不再到比赛出口候着娃,而是等娃出来找我了。
最近仔细对比了二宝打5段的两次比赛,也是让我深刻反思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8月份的比赛,想着第一次打,咱就轻轻松松吧,我也是首次在赛场玩手机,让娃打完来找我。结果这娃二十几分钟丢完一盘棋,赢了,赢了,赢了,连赢四盘!老母亲不淡定了,这有希望了啊,咱得谨慎!然后不停叨叨,下慢点;找老师给他说下慢点;亲自送孩子进赛场;忐忑地在出口等待祈祷,结果后面输得一塌涂地,大好形势最后一盘以1.5目之差被扭转!过了四十来天再来,想着最近状态不好,让娃自由发挥吧,坚决不要唠叨他。实际上第一天就输掉了两盘,想着机会也不大,反复嘱咐孩子爸爸也不要唠叨娃。不想去听老师的嘱咐,也行,咱就安安静静呆着。想不到这娃越打越精彩,第二天真的抗住压力四局全胜拿下5段!
所以,我认为孩子最好的成长是家长不要过度参与,尊重她他的节奏!作为家长,陪伴他、支持他,但是不要干预他,唠叨他,其实比什么都重要!加油,孩子!在聂道学习的第一阶段目标已经拿下,向下一个目标挺进!噢耶!
以上为经开校区会员马宇晖家长的“家长感言”,在围棋里,我们教会孩子“复盘”,在成长中,他们教会我们“感动”,这封感言,就像一次温暖的“复盘”,让我们清晰地看到,那些播撒在时光里的种子,如何悄然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