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朋友,可能对剧中的某个情节不会陌生。那时,康熙皇帝发起了重新“议举新太子”的风波,最后决定废除太子胤礽,重新恢复其太子身份。这一事件结束后,十四阿哥在乾清宫前和十三阿哥玩起了摔跤,随后在康熙劝阻之后,还当着众人面与康熙发生了激烈争执,一边辱骂胤礽,一边为八阿哥辩解,态度坚决,不让步。康熙气得几乎要拔出大刀,一刀斩了他。那么,为什么十四阿哥在这个关键时刻,竟然如此“反常”地支持八阿哥,激烈反对太子,并且敢当面向康熙讨要说法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之前的剧情。众所周知,导致太子胤礽最终被废的原因之一,就是那个伪造的调兵手谕,而这个伪造的调兵手谕的幕后黑手,正是十四阿哥自己。十四阿哥当时认为,自己通过这番操作,必定能将太子胤礽推向深渊,最终导致太子之位空缺。
然而,经过张廷玉的提醒,康熙早已知道调兵手谕是伪造的,太子胤礽是被陷害的。康熙干脆借机利用“重新议举新太子”的名义,观察哪些阿哥最为积极活跃,这样就能大致推测出是谁在背后策划了这一阴谋。所以,当康熙最后决定仍然由胤礽继续担任太子时,八阿哥自然心情极度低落,几乎失魂落魄,而十四阿哥的内心则是慌乱不已。
为什么十四阿哥如此慌张呢?因为,既然康熙重新启用废太子,说明康熙早已知道太子并未犯错,调兵手谕的伪造早晚会被查出来,十四阿哥陷害太子的阴谋很快会暴露无遗。到时候,十四阿哥必定会遭到严厉的惩罚,甚至可能比用魇镇陷害太子的八阿哥还要更惨。所以,十四阿哥知道,自己此时必须尽全力保护自己,把“黑锅”甩出去。
十四阿哥非常清楚,自己伪造调兵手谕、陷害太子的最大受益者是八阿哥,而且这一点八阿哥也默认了。因此,十四阿哥此时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全力“维护”八阿哥,力图让康熙误以为伪造调兵手谕的罪行与自己无关,而是八阿哥的所为。这样,康熙就会认为十四阿哥是因为受到了八阿哥表象的迷惑,才不惜一切代价支持他。通过这种方式,十四阿哥企图将自己从这场即将爆发的危机中脱身。
当十四阿哥一边和康熙激烈争辩,一边继续支持八阿哥、为他辩护时,八阿哥初时心里充满感激,觉得十四阿哥真是够意思,帮助自己辩解。然而,八阿哥很快便察觉到其中的阴险之处。原来十四阿哥并不是在真正帮助自己,而是在“捧杀”自己。十四阿哥越是支持自己,就越是暴露了八阿哥想要继承太子的野心,同时将伪造调兵手谕的阴谋永远压在了自己头上,使自己无法辩解。这件事毕竟无法见光,无论八阿哥如何辩解,都无法撇清自己与这件事的关系。而十四阿哥则巧妙地通过这番“骚操作”把自己从这场可预见的危机中成功脱身。
实际上,十四阿哥之所以这么做,还有更深层次的算计。他希望通过这些手段让八阿哥彻底失势,为自己后续的上位铺平道路。八阿哥是八爷党中的核心人物,如果他在康熙面前失势,那么在整个八爷党中,除了九阿哥、十阿哥这两个较为平庸的阿哥外,其他人显然无法与十四阿哥的统帅能力相匹敌。随着八阿哥的落败,十四阿哥凭借自己的优势,势必会在八爷党中崛起,甚至有可能脱离八爷党,成为独立的夺嫡势力。
事后,我们知道,十四阿哥的这步棋虽然非常险,但他却赌对了。康熙通过十四阿哥反常的表现,看到十四阿哥虽然身处八爷党,但与八阿哥并非一条心。于是,康熙开始提拔十四阿哥,任命他执掌兵部,赋予了他更大的权力。拥有兵部实权后,十四阿哥在八爷党中的话语权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也为最终分散八爷党的势力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