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战区发布MV《若一去不回》
“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近期,《沉默的荣耀》热播。该剧首次将1949~1950年“台湾隐蔽战线”上的烈士群像以真实姓名搬上荧屏,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曾经隐于暗处的英雄们忠于信仰、为民族大义挺身而出的隐秘往事走入公众视野。在剧外,当年真实的隐蔽战线工作是怎样的?这些英雄烈士现实中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后人多年来守着怎样的家族故事和遗物继续“沉默”?
《开讲啦》邀请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罗援和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的后人,为我们共同揭开这段历史背后的更多故事。
“爸爸是烈士!”
这个秘密,吴石长子守了40年
罗援将军在《开讲啦》现场揭秘:吴石将军曾享有“十二能人”的美誉,是我党隐蔽战线上的一位情报高手!他能文能武,尤其善用表格,在整理、分析情报方面独具一格。
1949年春天,解放军前线指挥部的案头多了一张精密详细的《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这份标注着国民党部队番号、火力点的图纸,正是出自时任国民党“国防部”史政局局长的吴石之手。三野参谋长张震将军事后回忆:“这张图让我们在渡江战役中精准摧毁敌军防线,起到了重大作用。”
跟随国民党兵退台湾后,吴石晋升参谋次长,情报价值飙升至巅峰。他不仅提供了国民党空军基地、战机性能的“兵力底牌”,更精准标注登陆场潮汐规律。粟裕将军曾在作战室摊开地图,对部下说:“有了这些情报,我们就像在玻璃罩里下赌,敌人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
罗援将军说,隐蔽战线上真实的情报工作是生死博弈、刀尖上起舞,在后方,荣耀之下一直“沉默”的,不仅有这些无名英雄,还有他们的后代。1991年,罗援将军的父亲罗青长(原中央调查部部长)曾在接见吴石家属时,代表党组织这样评价吴石:吴石将军在祖国的解放事业和统一大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而在此之前的近半个世纪里,吴石将军的儿子吴韶成一直谨记着党组织的嘱托,对父亲的烈士身份保密,哪怕因为“旧军官”这个家庭出身而遭受打击,也始终严守秘密。
首度公开!
朱枫烈士的红色行李箱里装过啥?
在《开讲啦》现场,一只红漆斑驳的旧木箱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这是朱枫烈士参加革命时随身携带的行李箱。朱枫烈士的孙女朱容瑢哽咽着道出真相:奶奶当年拎着它走出镇海,变卖箱中的金银首饰,捐出500大洋,支撑起了新知书店的抗战事业。此后数十年,这只箱子承载了几代人的理想信念。1941年,这只箱子由朱枫烈士传给女儿阿兰(剧中阿菊的姐姐),跟着阿兰一起参加革命,又由阿兰传给她的女儿,装上行李去内蒙古插队,整整见证了三代人从革命到建设祖国的足迹。
撒贝宁轻抚箱身,好奇箱内是否暗藏夹层,朱容瑢眼泛泪光回答说:“我们找了半辈子,也曾试图从中找到奶奶藏在心里的信念。”如今,箱底已空,却装满了最珍贵的传承——一个革命家庭用生命书写的忠诚。
寻找殷晓霞:
一场跨越海峡护送忠骨还乡的生死接力
陈宝仓烈士的外孙女李敏在《开讲啦》节目现场,眼含热泪发出了一则寻人启事:寻找殷晓霞。
殷晓霞是谁?这个名字的背后,是多人生死接力、护送陈宝仓烈士骨灰归乡的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1950年,陈宝仓将军在台北马场町牺牲后,他的骨灰成了家人最深的牵挂。陈宝仓将军的夫人师文通托台湾友人陈克敏、唐辉麟帮忙收遗体,他们冒着巨大风险,用600台币疏通火化工,在夜色中捧回了骨灰。接着,转运的担子压在了17岁少女殷晓霞的肩上——这位台湾学生是陈宝仓女儿陈禹方,也就是李敏妈妈的同学。毅然承担起转送骨灰任务的殷晓霞,当时本计划从台湾转道香港去上海读书,然而,抵达香港口岸后,殷晓霞由于没有“入港证”无法登岸。情急之下,她扔掉随身的行李物品,只将骨灰绑在腰间,潜入大海,冒险偷渡抵港。李敏说,当外祖父的骨灰送到外祖母手中时,骨灰盒还滴着海水。
此后,这三位义士的命运也悄然改变:陈克敏获得资助赴美求学,30年后与陈将军家人重聚;唐辉麟遭牵连丢官,再见时已成植物人;而殷晓霞,则消失在岁月长河中,陈家多年来四处打听,却至今未果。
撒贝宁在节目中感慨:“这不是一次普通相聚,是冒着生命风险的生死接力,更是一个民族对忠魂的永恒守望。”
聂曦烈士的后人
为什么不姓“聂”?
“说到遗物和骨灰的时候,多少是有一点心酸的。”聂曦烈士的侄孙女黄怡然说,在相当长时间里,家人手中唯一的一张聂曦烈士的照片,还是当年登在台湾报纸上的翻拍照——照片中他被绑赴刑场——尽管不是特别清晰,仍能看到脖子上勒着的绳子。“我爸爸当时就说,我们能不能用技术把这个去掉”,黄怡然回忆道。她后来用并不熟练的修图技术,把照片上的绳子痕迹一点一点去掉,再洗出来放在了家里。
黄怡然同时揭开了家族被“沉默”尘封的血脉故事。她说,自己的爷爷聂磊,是聂曦烈士的亲弟弟,也是一名地下工作者,1992年才与家人重逢,当时已69岁。这样的分离,导致父亲直到40多岁还没有见过生父。
黄怡然至今记得,幼时父亲曾背着她,去福州三坊七巷的那些深巷中寻找线索。那里是聂曦烈士住过的地方,灯光将父女俩的影子拉得很长,却照不亮历史的迷雾。
而在与爷爷聂磊见面后,黄怡然也终于知道了自己和父亲为何都不姓“聂”。当第一次听到她的名字时,“爷爷开始是愣了一下”,黄怡然回忆道,“然后他又笑了,他在那儿摸着我的头说,挺好的”。据聂磊爷爷讲述,聂曦烈士赴台前已做好牺牲的准备,并对亲人有所交代。为了保护血脉,在得知烈士就义的消息后,家族让聂家子女改随奶奶姓“黄”。这份隐忍的守护,让黄怡然在面对外界质疑她身份的时候,也能坚强回应:“血液流在我们身上,无须证明。如果真相无法被证实,那我们所有人都是聂曦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