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和鬼怪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由于我们无法完全确认它们的存在,也无法彻底否定它们,因此这些话题一直备受争议。在中国古代,有着阴阳五行的说法,也有算命卜卦的活动,祭祀神明、祭天的仪式也时常发生,显示出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
昙阳子,原名王焘贞,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女道士。从她出生的那一刻起,她就与其他女孩不同。王焘贞出生于翰林大学士的家庭,但她的健康状况并不好,出生时就体弱多病,并且长了疥疮,容貌上也有缺陷。在那个极其看重女子容貌的年代,没人愿意娶她,父母对她也并不喜爱。然而,后来有一个名叫徐景韶的官家子弟愿意娶她。
尽管她的出生缺陷得到了弥补,但王焘贞后来的行为更让父母难以理解。她不喜欢穿华丽的衣裳,也不是迷恋武艺,而是热衷于道家装束,开始研读道家经典。她不再对三纲五常、妇德妇容感兴趣,而是开始钻研道家书籍。与其他闺阁女子学习女红不同,她学起了画符。
王焘贞的父母既气愤又无奈,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在她出嫁之前,她的未婚夫突然去世。虽然两人从未见面,仅仅交换了订婚信物,但按照封建礼制,她已经算是徐家的儿媳。在朝廷提倡为夫家守寡的背景下,王焘贞决定守寡,尽管这在当时显得有些反常,王家父母也只能默许她的决定。
在守丧期间,王焘贞像其他妇女一样,恪尽职守,为亡夫念经超度。然而,某一天,她突然决定要出家。她声称这是天命指示,自己应该远离红尘俗世,成为一名道家人物,帮助救苦救难。她为自己取了一个道号叫昙阳子,并坚持做出出家的决定,没有人能够阻止她。
出家后,昙阳子开始了修仙之路,和其他道士一样,她学习了辟谷术,决心尽快飞升成仙。尽管父母曾因她的身体问题有所嫌弃,但他们仍旧深爱着她。当看到女儿一连几天不吃饭修行,王母忍不住逼她吃饭,但王焘贞每次吃下去又会吐出来。
她的事迹很快传遍了明朝的上上下下,引来了同样对道家有兴趣的王世贞拜访。起初,王世贞以为她年轻,不足为信,但一番交流后,他立刻决定拜昙阳子为师。从此,昙阳子的名声越来越大,许多道家人士将她视为榜样,四处传扬,提升道家在社会中的地位。
不知道是因为她深爱未婚夫,还是因为她真的飞升成仙,昙阳子在23岁那年预言自己将在九月九日羽化飞升。那年六月二十三日下午,昙阳子来到了亡夫的坟前祭拜。丧期过后,她开始在坟旁打坐,直到九月初八下午才起身,再次为亡夫祭拜。此期间,她什么都没吃,全部依靠自己炼制的丹药。
第二天,也就是九月九日,昙阳子左手握剑,右手执拂尘,站在坟前“羽化飞升”。然而,所谓的飞升并非真正的升天,而是她慢性自杀的结果。昙阳子长期服用自己炼制的独门丹药,身体早已被拖垮。有人描述她的死状时称她面色发黑,皮肤瘦弱,完全看不出她才23岁。
她的一生、她的所作所为以及她的死亡,实际上是她为逃避社会对女性的苛责所寻找的借口。她的死在普通人眼中是可悲的,但在她的道友和弟子眼中,她却是高尚的。昙阳子去世后,弟子们自发地继承了她的衣钵,继续传播她的道家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