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是五虎上将之一,被誉为常胜将军,是因为他所参加的战役几乎都能获胜。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堪称完美,对刘备忠心耿耿,其他将领很难与之相比。赵云最初是公孙瓒手下的猛将,原本并不打算跟随刘备。后来,当刘备向公孙瓒借兵时,赵云也被一同带走,从此成为刘备的重要将领,直到刘备去世后,他依然为蜀汉效力。
历史上的赵云虽然没有演义中那么神勇,但他对刘备的忠诚无可置疑。长坂坡之战中,赵云多次深入敌阵,目的就是救出刘备的妻子和儿子刘禅。最终,他成功将刘禅救回,也给刘备带来了继续奋斗的希望。那时刘备只有刘禅这个独生子,他的存在让刘备有了生存下去的动力。刘备知道,自己死后,儿子能继承自己的事业,继续为汉室争取。
然而,赵云的晚年却两次未能得到重用。首先,赵云未能参与刘备攻打东吴的战役。当时刘备刚刚登基为帝,准备带领大军进攻东吴。赵云反对这次战役,他认为东吴并非汉贼,真正的威胁是北方的曹操。刘备虽然知道赵云说得有道理,但因为兄弟仇恨,依然决定出兵东吴。赵云的反对让刘备开始疏远他,在这场战役中,赵云并没有被派去。刘备去世时,虽然他仍将赵云召到身边,为自己安排后事,但这并不是因为不信任赵云,而是因为赵云的观点与刘备的政治立场产生了分歧。虽然如此,刘备对赵云的忠诚与友谊毫不怀疑,赵云和他之间的关系,也不亚于张飞和他之间的兄弟情。
第二次赵云未被重用发生在诸葛亮出征时。当时,诸葛亮已经成为蜀汉的实际领导人,带领军队出征。赵云要求随军出征,但诸葛亮却坚决拒绝了他。原因很简单,赵云年事已高,已经没有能力再继续征战。诸葛亮担心他年老体弱,一旦战败,可能会影响军队的士气,甚至可能会因此导致赵云的名声受损。因此,诸葛亮出于保护赵云名声的考虑,不愿让他再参战。赵云虽然年纪大,但仍然是一位经验丰富、威望极高的将领,诸葛亮不想因为一场失败影响他一生的声誉。
至于赵云的其他小故事,历史爱好者们常常愿意分享,大家也欢迎提出更多的细节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