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条英机是二战时期日本的首相,领导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战争结束后,东条英机一度试图自杀,但并未成功。后来,他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逮捕,认定为甲级战犯,最终被绞刑处决。 东条英机在日本战争罪行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很多罪行都得到了他的亲自授权。例如,在中国战场上,数千万中国人因此丧命,成千上万的盟军战俘遭受了虐待,他还支持过生化武器的研究与使用,直接导致了中国人民遭受更多苦难。 那么,东条英机是如何成为日本首相的呢? 剃刀将军
东条英机出生于1884年,他的父亲东条英教是日本的陆军中将,东条英机从小便受到了军事氛围的熏陶。15岁时,他进入军校,21岁时正式加入了日本军队。1935年,他被派往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担任宪兵司令和警务长。在这一职务上,东条英机清除掉了与共产国际有关系的部分军官,并加强了日本在东北的特务组织。由于他的残暴与嗜杀,外界给他起了个绰号——剃刀将军。 1937年3月,东条英机升任关东军参谋长。就在同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他主张扩大侵华战争,迅速占领了北京、张家口、大同、包头等地,这一系列动作得到了日本国内军国主义者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臭名昭著的731部队正是在东条英机的主导下,在东北成立的。他让医学专家用活人进行细菌试验,甚至进行活体解剖,所谓的研究成果最终被用于制造生化武器并在中国战场上使用。 正是因为东条英机的这些卓越表现,他在1938年被召回日本,担任了陆军次官。到1940年,他又升任陆军大臣,逐步成为日本军队的最高指挥官。 担任首相 东条英机长期在军队中任职,因此他一直没有加入任何政党,属于无党派人士。1940年,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发起了新体制运动,解散了所有政党,成立了一个法西斯独裁政党——大政翼赞会,并邀请东条英机加入。1941年,关于是否与美国开战以及是否从中国撤军的问题,政府内部分成了两派,最终主张与美国开战的东条英机取代了辞职的近卫文麿,成为大政翼赞会的总裁,并接任了首相一职。 近卫文麿辞职时曾表示:我对战争没有信心,让有信心的人来做吧。尽管当时日本在中国战场上已经处于困境,但东条英机对战争有着极强的信心。因此,1941年12月,他就任首相后两个月,发动了对美国珍珠港的偷袭。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战给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带来了巨大压力,成为日本最终失败的重要因素。 疯狂到极致 日本上一次举行大选是在1937年4月,当时还有多个政党存在。但随着大政翼赞会的成立,实际上日本只剩下了一个政党。值得提及的是,大政来源于《左传》,指国家政务;翼赞则出自《资治通鉴》,意为辅佐君王。 1942年4月,日本再次举行大选。东条英机成立了一个名为翼赞政治体制协议会的组织,负责此次选举的提名工作。因此,这次选举也被称为翼赞选举。翼赞协议会共提名了466名候选人,并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选举资金,这些资金甚至被算作军费开支。最终,这些候选人中有381人当选,占众议员总数的80%以上。 因此,东条英机再次被推举为日本首相,并同时担任外务大臣、文部大臣、商工大臣、陆军大臣、军需大臣等多个职务,逐渐掌握了日本的政权和军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独裁者。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俗话说:天欲其亡,必令其狂。东条英机的好日子终于到了尽头。由于中国军民顽强的抵抗,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形势越来越困难,后勤补给出现了严重问题,官兵士气低落,战斗意志逐渐崩溃。 在太平洋战场,日本也因为美国的跳岛战术而节节败退。尤其是在菲律宾海战中,日军遭受了重创,空中力量几乎被摧毁。绝望的日本太平洋舰队司令南云忠一自刎身亡。同时,美国开始直接轰炸日本本土,国内对东条英机的反对声浪日益加剧。1944年7月,东条英机被迫辞去首相职务。 此后,东条英机大部分时间都在东京的家中隐居,偶尔做些农活。1945年2月,他向昭和天皇上奏,声称苏联不会与日本开战,并表示美国本土的厌战情绪正在蔓延,空袭将会减弱。然而,苏联在战胜纳粹德国后,很快对日本展开了全面进攻,而美国也没有停止空袭,反而向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 这让我不禁感慨,日本的军国主义者和极右翼分子总是抱有一种无比乐观、狂妄的情绪,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即使经过了80多年,今天的日本仍然有人继续抱着这种幻想,最终这些人也必然会像东条英机一样,被自己的幻想所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