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冲绳县久米村,每年都有一群老人聚在一起祭祖。他们说着日语,穿着和服,可祭台上供奉的却是中国福建先祖的牌位。
这些老人中,很多人已经不会说汉语,甚至不会写汉字,可他们坚持一件事——自己是中国人的后代。
这个场景让人心酸,一个曾经繁荣的王国,一个对中华文化无比认同的藩属国,怎么就变成了今天这副模样?琉球到底经历了什么?
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人带着诏书来到琉球。那时候的琉球还没统一,岛上有三个小王国在打来打去。
中山国的国王察度接到诏书,跪下磕了三个响头,表示愿意臣服大明。这一跪,琉球就成了中国的藩属国。
察度这个决定不是随便做的。琉球是个小岛,既没资源也没人口,明朝当时是东亚最强大的国家,能当明朝的藩属,那是天大的好事。
明朝每年给琉球赏赐的东西,比琉球进贡的要值钱得多。琉球国王定期去北京朝贡,带回来的不光是金银财宝,还有各种书籍、技术和人才。
1392年,明朝做了件改变琉球命运的事。朱元璋下令,让福建三十六户人家移民琉球。这三十六户人不是普通老百姓,都是读过书、懂技术的文化人。
他们带去了造船技术、航海知识、儒家文化,还有汉字和典章制度。这些人在琉球定居下来,专门住在那霸港附近一个叫“久米村”的地方。
久米村很快成了琉球的文化中心。琉球王室想学汉语,去久米村找先生。要写外交文书,去久米村找秀才。
要造大船跑海运,还是去久米村找工匠。这三十六姓的后代,在琉球的地位相当高。琉球国王选官员,优先从这些人里面挑。
琉球派使臣去北京,也必须从久米村选人,因为只有他们会说标准的官话,懂中国的礼仪规矩。
琉球的繁荣期在明清两朝达到顶峰。琉球商船往来于中国、日本、朝鲜、东南亚之间,赚得盆满钵满。
琉球国王住的首里城,完全按照北京紫禁城的规制建造,连城门上的匾额都是汉字。
琉球的读书人读四书五经,考科举当官。琉球老百姓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跟中国人过得一模一样。
从1372年到清朝灭亡,琉球一共朝贡了884次。这个数字在所有藩属国里排第一。每次朝贡,琉球国王都派最优秀的使臣,带着最好的礼物。
中国皇帝也从不亏待琉球,赏赐的东西价值往往是贡品的好几倍。这种关系维持了五百多年,琉球人从心底里认同自己是中华文化圈的一员。
麻烦从1609年开始。这一年,日本九州的萨摩藩突然发兵三千,攻打琉球。
琉球王国根本没有像样的军队,几天时间就被打垮了。萨摩藩的军队冲进首里城,抓走了琉球国王尚宁,押到日本去羞辱。
尚宁在日本被关了两年,受尽折磨。萨摩藩逼他签订屈辱条约:琉球必须向日本进贡,必须服从萨摩藩的命令,还要割让北边的几个岛屿。
尚宁没办法,只能签字画押。他回到琉球后,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眼睛哭得通红。
琉球从此陷入两难境地——既要向中国朝贡,又要向日本纳贡,成了两头受气的受气包。
清朝政府其实知道这件事,可当时明朝刚灭亡不久,清朝自己都忙着稳定局面,哪有精力管琉球的事。
琉球国王也不敢声张,害怕彻底激怒日本。这种状态维持了两百多年,琉球表面上还是中国的藩属,暗地里却被日本控制着。
1868年,日本发动明治维新,开始学习西方搞现代化。新上台的明治天皇野心很大,想把琉球彻底吞并。
1872年,日本单方面宣布废除琉球国,改设琉球藩。什么意思?就是把琉球从一个独立王国降级成了日本的一个省。
琉球国王尚泰接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懵了。他马上派使臣向德宏赶往北京,跪在总理衙门外面哭诉:日本要灭我们国家,请求大清天朝救命。
清朝的官员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清朝那时候自己都自顾不暇,哪还有能力保护琉球。
1875年,日本更加嚣张,直接下令禁止琉球向清朝朝贡。这等于切断了琉球和中国的最后联系。
尚泰急得团团转,又派了一批使臣去北京求援。这批使臣里面有个人叫林世功,是久米村人,祖上是福建移民过去的。
1879年春天,日本终于撕破脸皮。日本军队包围了首里城,端着刺刀冲进王宫。尚泰被日本兵押上马车,强行带到东京软禁起来。
琉球国就这样灭亡了,从此变成了日本的冲绳县。消息传到北京,清朝朝廷一片哗然,可除了发几份抗议照会,什么实际行动都没有。
林世功在北京已经待了五年。他每天往总理衙门跑,恳求清朝出兵救琉球。
五年时间,他的头发白了一大半,人也瘦得皮包骨头。清朝的官员一开始还见他,后来干脆避而不见。
1880年阴历八月初二,林世功穿上琉球使臣的官服,最后一次来到总理衙门。
他在门外站了很久,看着这座朱红色的大门。他知道,自己再也等不到清朝出兵的消息了。
林世功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对着自己的脖子猛地一划。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总理衙门的台阶。他倒在血泊中,嘴里还在喃喃自语:臣等不能救国,愿以身殉...
守门的士兵发现时,林世功已经没了呼吸。这个消息传开后,北京城里的读书人都震惊了。
一个小国的使臣,为了国家居然能做到这个地步。很多人跑去祭奠,在总理衙门外烧纸钱,哭得撕心裂肺。
林世功的死戳痛了清朝官员的良心。总理衙门的大臣们开会讨论,要不要帮琉球。
李鸿章提出一个方案:把琉球分成三块,北边归日本,中间保持独立,南边归清朝。
这个方案还没谈妥,日本就已经在琉球大规模移民,强行推行日本化政策了。
久米村的人最先遭殃。日本人把他们叫做"顽固党",因为这些人坚持说汉语,坚持穿唐装,坚持祭拜中国祖先。
日本政府下令,久米村的孩子不许进日本学校,除非改掉中国姓氏,改说日语。很多久米村人宁愿让孩子在家待着,也不愿意改姓。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朝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从这以后,清朝彻底失去了干涉琉球问题的能力。琉球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1945年,美国军队攻打冲绳岛。这场战役打得极其惨烈,冲绳本地平民死了十几万人。日本投降后,琉球被美军占领,设立军政府直接统治。
罗斯福总统在开罗会议上说过,琉球应该还给中国。
蒋介石听了却摇头:中国现在自己都乱的不行,哪有能力管琉球。不如中美共管,等以后再说。这一拖,就是几十年。
美军在琉球建了几十个军事基地,把琉球当成攻打亚洲的跳板。琉球人的日子更难过了。
美军士兵在街上横行霸道,强奸、抢劫、酒驾撞人的事情时常发生。琉球人报警,美军说这是内部事务,日本警察管不着。
1971年,美国突然宣布把琉球的施政权交给日本。
这个决定完全没有征求琉球人的意见,联合国也没有授权。琉球就这样再次被强行送给日本,变成了“冲绳县”。
冲绳只占日本国土面积的0.6%,美军基地却占了全日本美军基地总数的70.3%。
普天间基地就建在居民区中间,战斗机每天起降,噪音吵得人睡不着觉。美军士兵犯罪后躲进基地,日本警察进不去。冲绳人上街抗议,日本政府视而不见。
久米村的后代们还在坚持。他们成立了宗亲会,每年组团去福建寻根。这些老人站在福建的祖祠前,磕头、烧香、哭泣。
他们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我们回来了,我们没有忘记祖先!
年轻一代听不懂汉语,可老人们还是坚持教他们写中国字,告诉他们:咱们的根在中国,这个不能忘!
2013年,有个叫蔡璋的久米村后代,写了一本书叫《我们流着中国人的血》。书里记录了久米村人一百多年来的坚守。
他说:语言可以忘,文字可以忘,可祖先是谁,这个绝对不能忘。这句话说出了所有久米村人的心声。
琉球亡国已经146年了。这一百多年里,琉球人被迫改姓,被迫说日语,被迫接受日本文化。
年轻人不知道首里城原本的样子,不知道琉球曾经是个独立王国,更不知道祖先跟中国的深厚渊源。
可久米村的那些老人,还在一代代传承着这份记忆,守护着那份身份认同。
琉球的故事让人心痛。一个小国,夹在大国之间求生存,最后还是被吞并、被同化、被遗忘。
这段历史提醒我们:弱国无外交不是一句空话,国家强大才能保护自己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