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安徽寿县特大发现:千年楚国大墓惊羡人世,神秘文物成安徽镇馆宝
创始人
2025-11-11 18:01:28
0

安徽寿县,现隶属于安徽省淮南市。 在寿县东南约三十公里的地方,位于现今长丰县境内,有一个古墓遗址,名为朱家集李三孤堆。此地曾出土过战国时期楚王的墓葬遗物。

这座墓葬经历了非常坎坷的命运。1933年,墓葬首次遭到当地土豪恶霸组织的盗掘,五年后,1938年,墓葬再次被广西军阀武装大规模挖掘。 1933年盗掘过程中,出土的文物极为丰富,其中包括鼎、簋、敦、甗、簠等多种青铜礼器,此外还有大量的兵器、乐器、漆器、玉石、陶器和铁器等。 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普遍认定这座墓葬属于楚幽王的陵墓。楚幽王大约葬于公元前228年。 目前,这些出土的文物被分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天津历史博物馆及其他国内机构,至于1938年军阀盗掘的器物,至今下落不明。

朱家集李三孤堆墓址最早是因一场大洪水暴露了古墓的痕迹。 1931年和1932年,寿县连遭洪涝与旱灾,地方官员以“救荒”为名,组织了规模庞大的盗墓行动。 1933年4月11日起,朱家集地区的朱、庞两大姓族人主导,124人参与了盗挖,直至7月12日才结束,期间挖出了超过800件铜器。 地方政府虽有尝试干预,将大部分青铜器移交给安徽省立图书馆,但盗掘期间,部分文物已经被转卖给古董商,流入市场,散落各地。

1934年11月,中央研究院派出了安徽舒城的李景聃等专家前往现场调查,后来他们撰写了《寿县楚墓调查报告》,并刊登在《田野考古报告》第一期上。 1981年至1983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河南淮阳马鞍冢进行考古发掘,推测该墓为楚顷襄王和他的夫人的合葬墓。 马鞍冢由南北两座墓冢组成,南冢设有东西两条墓道,呈“中”字形,北冢只有一条东向的墓道,形状像“甲”字。

但这两座墓都遭遇了严重的盗掘和破坏。

在两座墓的西侧各有车马陪葬坑,南车马坑埋有泥马20多匹、车23辆、旌旗6面,北车马坑则埋有24匹马、8辆车。 这些遗迹为我们了解楚王陵墓的规模和葬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在战国时期楚国的青铜器中,有两件较为重要的器物。 其中一件是楚王酓鼎,1933年在安徽寿县朱家集楚王墓中出土。这口鼎高大,带盖,通高55.6厘米,盖内外及器口共刻有66字铭文,器口和盖内还写有“集脰(厨)”两个字,表明这口鼎是属于楚王室厨房的器物。现收藏在天津历史博物馆。

另一口类似的青铜鼎,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形状相似但略矮,通高51.8厘米,铭文62字,内容与前者相近,仅铸工名不同。 这两口鼎的铸造时期是楚幽王熊悍在位时(公元前237—前228年),铸造地点为楚国的都城寿春(今安徽寿县)。 对楚国的考古文化的初步了解始于20世纪20年代。 当时,淮河流域,尤其是安徽寿县周边,曾盗掘出多件青铜铜镜,这些铜镜流传至海外,欧美学者认为它们早于汉代的样式,称之为“秦式镜”或“淮式镜”。

1926年,瑞典学者加尔白克在蚌埠工作时,首次将这些出土的早期铜镜命名为“楚镜”。 随着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的发现,楚国青铜礼器的研究逐渐深入。 1933年、1935年和1938年,地方豪绅和军阀三次盗掘李三孤堆大墓。由于大量器物被分散流通,收藏和记录也十分零散,出土的文物数量难以精确统计。 根据邓峙一在《李品仙盗掘古墓亲历记》中的记载,出土的文物超过三千件,朱拜石的遗稿《考订寿县出土古器物稿》估计为七八千件,《楚文化考古大事记》则称为四千多件。 这些出土文物种类繁多,涵盖青铜礼器、兵器、量器、工具、玉器等多个类别。

根据统计,李三孤堆大墓中出土的铭文青铜礼器有70多件,其中带有“楚王酓肯”铭文的有1鼎4簠1盘,带“楚王酓”铭文的有1鼎1盘。 当时,学界对楚王的名号有多种解释,“楚王酓肯”被解读为烈王熊元、楚哀王或楚王负刍等多种说法。 而“楚王酓”则几乎被认定为文献中记载的楚幽王熊悍。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该墓为楚幽王的陵墓。

对于这些铜器的文化特征,学者刘节通过将寿县楚器与中原器物在形制和纹饰上进行对比,认为“楚郑之风相近”,“楚人之风源于虢郑,广泛流传而不自觉”,并指出楚器与郑器之间有许多风格相似之处。

自朱家集楚器出土后,相关的考古与铭文研究逐渐兴起。

1935年,郭沫若编纂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在日本出版,汇集了大量楚器铭文,丰富了古文字学领域对楚文字的研究。 郭沫若指出,周时期的文化可以分为南北两系,江淮流域的诸国属于南系,黄河流域的则属于北系,而徐、楚则是南系的中心。

楚文化的科学考古研究始于1951年,当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长沙发掘了160多座墓葬,其中包括73座战国楚墓。

湖南省博物馆随后又发掘了209座楚墓,并通过出土的陶器首次区分了春秋楚墓与战国楚墓。 1965年末至1966年初,湖北省博物馆在江陵发掘了望山1号和2号墓及沙塜1号墓等中型楚墓。

其中,望山1号墓出土了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尽管当时缺少明确的对比资料,墓葬年代的判断存在争议,整体上偏早。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楚国考古年代学的厘定上。 20世纪70年代后期,楚系器物的年代序列逐渐建立。 1975年到1976年,江陵纪南城东部雨台山出土了500多座楚墓,分为七期。 这个阶段,关于大中型铜器楚墓的年代序列逐步得以完善。 1978年,江陵发现了天星观1号墓,墓主为邸阳君番乘。墓中的竹简记录了“秦客公孙鞅问王于纪郢之岁”,公孙鞅即商鞅,活动的年代为公元前361至前338年,墓葬年代被确定为楚宣王或楚威王时期。 1979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的发现,成为楚国铜器墓年代学确立的重要依据。 1986年,湖北荆门包山墓地发掘出一座中型贵族墓,墓

相关内容

原创 ...
F1 2025赛季的圣保罗大奖赛在北京时间2025年11月10日落...
2025-11-11 18:19:03
全运会赛艇女子双人双桨上海...
工人日报客户端广州11月11日电(记者窦菲涛 刘兵)今天上午,十五...
2025-11-11 18:18:10
2025年“福满榕城 奋勇...
        
2025-11-11 18:15:32
有趣的一天|东莞露营记:把...
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总在追赶时间,却忘了 “享受当下” 才是生活...
2025-11-11 18:03:50
河南新乡取消医保门诊支付限...
为进一步方便参保群众就医购药,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正确理...
2025-11-11 18:03:48
当璞隐遇见大同 | 淡季入...
大同文旅这几年特别火,在旅游旺季酒店生意好一点都不稀奇,但大同古城...
2025-11-11 18:03:20
中超如果跨年的话 可以参考...
中超如果跨年的话 可以参考一下加拿大联赛
2025-11-11 18:02:55
原创 ...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
2025-11-11 18:02:21

热门资讯

【阵地+】“以棋会友、以智传情... 为持续深化党群中心服务内涵,全力打造惠民“主阵地”与党群“连心桥”,石门二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积极探索...
原创 庞... 襄樊之战中,马超的部将庞德被关羽俘虏。虽然关羽有意放庞德一条生路,甚至打算用马超和庞德的兄长庞柔来劝...
原创 最... 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其中许多杰出的将领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书写了属于他们的传奇。今天,...
发现6300年前的天干“戊”字...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天干文字,在商代干支纪日的甲骨文中出现频率极高,很显然也是中国最早创造出...
原创 基... 在苏联的历史中,列宁无疑是那个奠定基础的伟大人物,而斯大林则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关键角色。他不仅深刻影响...
原创 庞... 公元219年的秋天,樊城战场被汹涌的汉水淹没,变成一片汪洋。曹魏的将领庞德站在摇摇欲坠的堤坝上,铠甲...
原创 李... 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兄夺位,开启了彪炳史册的贞观之治。这位文治武功堪称典范的帝王,却...
原创 袭... 清代的异姓爵位和世职是学者研究的重点,虽然许多研究探讨了爵位的分类、等级和继承等问题,但很少有文章专...
原创 日... 在中国,9月3日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差不多每年到这个时候,全国都会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来纪念这一天的...
游泳、越野跑、射击!警察界“铁... 11月11日,2025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成都市公安技能大赛暨第二届成都市公安机关警察体育运动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