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其中许多儿子在早年便夭折,或者因宫廷斗争、政变、家族权力争斗而丧命。然而,唯一能够从头活到老的儿子,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他并未依靠权力,也没有靠忠诚赢得长寿,而是通过一种“疯”的方式成功避开了所有的危险,最终活到了最后。
1379年,在南京的应天府,宫人急匆匆跑来报信,称周妃刚刚生下了一个男婴。当时朱元璋已经年过五十。面对襁褓中的婴儿,朱元璋的脸上并无喜悦之情,神情冷漠,似乎没有任何波动。这个孩子不仅没有储君的气度,也并非深得宠爱的嫡孙。周妃出身低微,是高丽进贡的宫女,地位并不显赫。 时光流逝,1391年,12岁的朱楩被封为岷王,命令他去镇守岷州。岷州位于甘肃南部,地处瘴气重的山区,盗匪横行,而且距离权力中心遥远。对于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被派往这样一个地方显然是被流放,而不是获得荣誉。朱元璋的命令简单明了:“去。” 这一年,朱元璋开始分封自己的儿子们到各地,表面上是为了镇压边疆,实则是在“分而治之”,把他们各自分割开来。朱楩别无选择,只能带着随从从南京出发,踏上了漫长的西行之路。经过秦岭、汉中,最终抵达了岷州。到达时,王府尚未建成,四周一片破败。周围的山民甚至连王旗都没有见过,士兵们也对命令不屑一顾。朱楩坐在简陋的王府里,心中充满失望,他无奈地问道:“这是为我建王府,还是要我当俘虏?”随行的将领们一时无言以对。 三年过去了,王府依然没有建设完成,兵权也没有交给他,民众对他依然视若无睹。虽然他名义上是王,却像被遗弃在边疆的孤儿一样,既没有权力,也没有地位。他想要有所作为,但发现自己连最基本的命令都无法下达。即便是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他也无法调动一个百户的兵员。 1395年,宫中传来了两个噩耗:太子朱标突然去世,云南王沐英也死于非命。朱元璋愤怒异常,决定将朱楩调至云南,改封为云南岷王。沐英去世后,云南局势动荡不安,朱元璋既不信任沐家的继任者,又无法直接废除他们,所以决定让朱楩去镇压局势。 然而,朱楩刚刚适应了岷州的生活,还未能稳定下来,便被迫再次迁往昆明。到达昆明时,朱楩无奈地问道:“王府建好了吗?”得到的答复依旧是:“尚未。”从岷州到昆明的路途非常遥远,盗匪横行,途径之地险象环生。到达昆明时,沐家没有对他表示任何欢迎,反而把他安置在一个废弃的棕亭中过夜。这个破旧的棕亭简陋不堪,甚至连王府的地基都未动工。 沐家对朱楩的冷漠让他感到心灰意冷。他意识到,自己不过是朱元璋的儿子,是个被当作质子来威胁敌人的旗帜罢了。到1398年,朱允炆即位,他刚坐稳皇位便开始关注起藩王们的权力。作为敏感的存在,朱楩最终被削权,命令降为庶人,并被送往福建漳州。 在漳州,朱楩过上了极为困苦的生活,住在一座破庙中,常常靠变卖随身携带的金银度日。他的衣物破烂不堪,身边的随从为了换取一点食物不得不四处奔波。有些人甚至认出了他,惊讶地说:“那不是以前的岷王吗?怎么变成了乞丐?”然而,尽管生活如此贫困,朱楩依然没有表现出“疯”的迹象。有访客问他如何,他依旧淡然一笑:“挺好的,天天下雨,不愁洗澡。”他虽然处于困境,但并未显现出疯癫的行为。正如《明实录》记载:“朱楩衣裘敝坏,居荒庙,以麦皮为食。” 尽管如此,朱楩依然在贫困中顽强生存了四年。1402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并着手清理藩王,重新审视朱楩的身份。1403年春,朱楩被赦免,恢复了岷王的身份,并被调回云南。可当他刚从漳州启程时,却收到了沐家送来的“问候”:原王府已经被沐家接管,暂时无法归还。 朱楩怒火中烧,他拔剑砍向柱子,愤怒地说:“我不做王了!”随行的将领们吓得跪地,无人敢言。最后,朱楩咬牙说道:“回昆明。”他再次回到那个废弃的王府,依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权力,沐家依旧掌握着云南的实际权力。 1417年,朱棣再次发出诏令:“朱楩治政不力,撤王府,迁居武冈。”这次,朱楩没有反抗,默默地带着随从南下,来到武冈这个远离朝堂和权力中心的小地方。他在这里过上了懒散的生活,每天遛狗、斗鸡、喝酒,尽管百姓称他为“疯王”,他却轻松一笑,甚至自嘲道:“我是疯王,天下最清净的疯王。” 随着永乐帝驾崩,朱高炽继位,朱楩也提出归复,但只写下了简短的一句话:“臣年迈,愿归旧居。”朝廷答复道:“暂可回昆明。”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复位,只是暂时允许他返回昆明。 当朱楩回到昆明时,已经是一个夏末的雨天。旧王府的废墟里杂草丛生,窗棂坍塌,石狮子失去了一个头。站在门口,他突然放声大笑:“还是这个味。”两个月后,朝廷再次下令将他迁回武冈。这一次,没有人再称他为“疯王”,大家低着头送行。朱楩骑马离开,回头看了一眼,说:“那不是家,是牢。” 朱楩最终在武冈度过了他的一生,并于1450年去世,享年72岁。在那段岁月里,他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白天,他喝酒,晚上烤火,拿着毛笔胡乱涂写,烧毁朝廷的文件。他对朝廷毫无期待,对家族也没有任何牵挂,他唯一的目标就是活下去。 朱楩的旅程从南京出发,经过甘肃、昆明、福建,最后到达武冈。他经历了七次流放,每一次都与死亡擦肩而过。尽管他从未真正获得过什么,但他至少活到了最后,目睹了兄弟们的死亡,王位的断裂,以及宗室之间的纷争。他不争、不抢、不犯错,危机来临时,他总能提前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他并非传奇人物,而是一个深谙生存之道的人。通过“疯”的伪装,他成功避开了所有的危险,活到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