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为何会走向衰落? 大唐建立初期,依靠强大的武力崛起,周边的小国都被镇压得服服帖帖,根本没有敢挑衅的。可是自从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就开始逐渐走下坡路,尽管期间也有一些有作为的皇帝出现,但始终没有能够改变大唐衰败的局面。接着,黄巢起义再度波及全国,这场起义为一个叫朱温的普通人物提供了机会,朱温的崛起也深刻影响了唐朝的命运。 朱温原本只是黄巢起义的手下一个小头目,后来在战局变化时,他选择了背叛,投降了唐朝的朝廷。当时的唐朝皇帝唐僖宗不仅没有意识到朱温的威胁,反而还赐予他全忠的名字。朱温通过这次投降,迅速获得了朝廷的信任,变成了一个新的权力中心,势力不断壮大。
唐僖宗沉迷于享乐,漠视国家的治理,唐朝的衰败对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唐朝的政权交到唐昭宗手里时,可以说,唐昭宗是背负着前人罪责的皇帝。他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公元888年,唐昭宗李晔继位。尽管比唐僖宗成熟稳重,能力更强,但面对当时动荡的局势,他一个人显得微不足道。仅仅5年后,唐昭宗就被朱温控制,几乎成了傀儡。唐朝当时已经宦官专权,朱温借口清除宦官,亲自出手,先是将500多名宦官斩首,随即解散了神策军。唐昭宗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彻底失去了实权。 朱温借口整理政务,将唐昭宗挟持到了洛阳。为了防止任何可能的反抗,朱温还把皇帝身边的侍卫全部杀掉,换上了与自己长得相似的人。唐昭宗眼睁睁看着这些变化,心中不安,但也无力反抗。他有时会抱怨几句,话语不经意地传到了朱温耳中,朱温心生疑虑,决定一了百了,直接杀掉唐昭宗,这样就没有人再威胁到他的权力了。 某个漆黑的夜晚,朱温派人悄悄摸进皇宫,直奔唐昭宗的寝宫。唐昭宗的妃子开门时,问道:这有什么急事,怎么派兵来?这妃子显然毫无防备,不知道她的命运已经注定,几个士兵毫不犹豫地杀了她。唐昭宗听到动静惊醒,冲出来大喊:大胆,你们敢造反!几名士兵迅速扑上前去,唐昭宗虽然奋力抵抗,跑动躲避,但仍难敌众人,最后被一阵乱刀致死。 事情发生后,朱温听闻唐昭宗的死讯,竟痛哭流涕,声称要为唐昭宗复仇。然而,当他回到洛阳后,所谓的复仇早已被抛之脑后,他立刻为自己安插了新的傀儡皇帝——唐哀帝。为了防止其他节度使支持唐昭宗的其他儿子,朱温将唐昭宗的几名儿子一一杀掉。此外,他还担心那些忠于大唐的朝臣闹事,便将三十多位忠臣抓捕,并在白马驿一一斩杀,将尸体抛入黄河。这一事件史称白马驿之祸。 不仅仅是皇子们,唐朝的李唐贵族们也未能逃脱这一灾难,他们或死于非命,或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朱温自封一系列高位,继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但他显然不满足于此。不久之后,他又上演了一场禅让的闹剧,迫使唐哀帝将帝位让给了自己。唐哀帝被废除,降为济阴王,最终被朱温毒死。唐哀帝的母亲也未能幸免,最终被逼自尽。朱温为人极其好色,他对唐哀帝后宫的嫔妃进行了一番挑选,喜欢的就留下,不喜欢的则遭遇了残酷的命运。就这样,唐朝正式灭亡,留给历史的,是无尽的叹息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