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和他的梁山好汉们,众所周知,来自经典小说《水浒传》。这支由宋江领导的队伍,参与了宋朝时期多次农民起义,虽然起义的规模和对朝廷的影响相较于其他起义较小,但依然在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研究《水浒传》的专家指出,宋江确实有发动起义的历史背景。其起义的根本原因,源于当时宋朝政府将梁山周围的水域全部收归国有,并征收了高额税收,任何进入水域捕鱼的人都必须交纳沉重的税费。
梁山周围生活的渔民大多数贫困且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税负,因此,宋江于公元1119年发起了起义,选择了梁山作为他的活动基地。作为起义的领袖,宋江带领着队伍从梁山出发,展开了反抗行动。 历史学家指出,宋江出生在山东郓城县宋家村,他的这次起义规模较小。虽然队伍中有三十六位头领和三百多名兵员,但与同时期方腊的起义相比,宋江的起义显得较为微不足道——方腊的起义队伍常常拥有十万人以上。宋江的起义在规模上远不及方腊,因此在历史中未能获得与方腊相等的关注。 由于梁山的防守逐渐萎靡,并且缺乏足够的险要地形可供保护,宋江的队伍最终无法抵抗朝廷的攻势。在被迫放弃梁山根据地后,宋江的队伍陷入了粮草短缺的困境,最终导致他们被彻底击溃。趁此机会,海州知州张叔夜发起了进攻,成功捉拿了宋江。《宋史》记载,宋江投降后被朝廷招安,并成为了参与讨伐方腊的先锋之一。 有一位名叫宋忠义的老人,年过八旬,生活在山东郓城的宋家庄。去年,他在整理家里老屋时,在墙缝中发现了一本已经发黄的宋代家谱。当他翻开家谱的那一刻,他激动得几夜未曾入眠,因为他发现自己竟是“及时雨”宋江的二十五代后人。宋忠义激动不已,他从未想到自己与历史上那位赫赫有名的起义领袖宋江竟有如此深厚的血脉联系。“永远是大哥。”宋忠义感慨地说。年老的他表示,自己希望在身体尚能活动时,能联系到宋江昔日结义的兄弟们的后代,看看他们过得如何。如果有机会,他一定会邀请他们到山东来,亲自用美酒和肥鸡款待,并且告诉他们:“你们可以叫我宋大哥,八百年的兄弟情谊不能说断就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