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个“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的内容!
木易
编辑:布咔历史
前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启了百废待兴的建设局面,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大国工匠”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钱学森便开始筹备回国,将他在美国学到的知识和技术贡献给祖国。然而,正当他准备回家的时候,却遭到美国官员的扣留和软禁,并经历了残酷的折磨。但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他始终坚持下来。1955年,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旅程。如今,又一位像钱学森一样的科学家出现了,他就是——潘锦功。美国和印度都以天价酬劳试图挽留他,那么,为什么美国和印度如此迫切地想要阻止他的归来?潘锦功的科研成果到底有多么重要,才让各方如此焦虑?
一、出身平凡却心怀大志
时光飞逝,钱学森的回国经历早已成为历史,但中国又诞生了另一位像钱学森一样的科学家——潘锦功。他出生在浙江杭州,父母都是普通的职员,家庭条件并不优越。尽管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给予了潘锦功很好的家庭教育,特别是关于“好好学习,心中有国”的教诲。潘锦功从小就非常努力学习,几乎不玩耍,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的父亲常常在空闲时给他讲述伟人的事迹,尤其是钱学森的故事,让潘锦功深受启发,立志要像钱学森一样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92年,潘锦功考入了中国电子科技大学,选择了化学专业。那时,很多同学都认为计算机专业比化学更有前景,便劝他转专业。然而,潘锦功却坚定地回答:“我知道计算机行业会有前景,但我国的化学领域相对薄弱,我希望能够在化学领域做出突破。”大学毕业后,潘锦功并没有止步,他在老师的推荐下,于1966年远赴美国的新泽西理工大学进修。在攻读博士期间,潘锦功在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研究成果引起了美国的关注。
潘锦功经过无数次实验,成功研发出了“发电玻璃”,并为了更好地推进这一技术,创立了碲化镉研究实验室。他将传统的光伏技术结合到玻璃中,使其能在玻璃表面生成碲化镉,从而利用半导体界面产生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这种发电玻璃不仅比普通玻璃更强,还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高效的发电能力。
二、跨越艰难险阻踏入祖国怀抱
美国对潘锦功的研究成果非常重视,尝试用高额薪酬来挽留他。然而,潘锦功的爱国之心远远超过金钱的诱惑。美国不惜采取各种手段,试图阻止他回国,但潘锦功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美国再次对潘锦功强加罪名,并将他扣留。然而,潘锦功的归国之心始终未曾改变。
2011年5月,经过千辛万苦,潘锦功终于准备回国。就在他即将登上飞机的时刻,美国方面试图阻止他,派人偷偷追赶他。幸好,潘锦功早有准备,识破了他们的企图,最终成功摆脱了阻拦,踏上了归国的路程。
三、创业之路虽困难重重,但仍不忘初心
潘锦功终于回到祖国,决定将他在美国研发的“发电玻璃”和34项专利技术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得知这一消息后,印度向他抛出了上亿的报酬,甚至提出可以将这些专利技术分享给印度。但对于潘锦功来说,这些物质诱惑并没有动摇他的决心。他坚定地拒绝了印度的提议,决定把“发电玻璃”技术留在中国,并为祖国的能源改革贡献力量。
回到祖国后,潘锦功将“发电玻璃”作为重点项目,致力于开发更加高效、低成本的新能源技术。这种新型的发电玻璃具有节能、环保等优势,能有效减少污染,并能大幅提高光电转化效率。他带领团队在四川成功研发出全球面积最大的“发电玻璃”,并在全球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然而,潘锦功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起初,他得到四川省委的5000万元资金支持,但由于公司高管的背叛,潘锦功的资金链断裂,所有计划一度陷入停滞。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潘锦功决定采取融资的方式,但由于当时光伏行业还不被广泛理解,融资之路非常艰难。经过多次尝试,潘锦功最终获得了资金支持。然而,困难仍然没有结束。2013年,公司再次陷入资金链危机,许多核心技术人员被挖走,公司的发展面临极大挑战。
即便如此,潘锦功依然没有放弃。他坚信,只要有技术、有团队,就不会轻易被打倒。即使团队只剩下29人,他依然带领大家坚持研发,并在光伏产业的起伏期,成功通过出售相关技术获得资金支持。虽然一度被诈骗,资金几乎用尽,但潘锦功依旧坚持不懈,拒绝了美国的重返邀请,决定继续在中国扎根。
在国家的支持下,潘锦功获得了800万元资金,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家也逐渐重视他的科研项目,将他的公司纳入国家战略,提供了高达1.59亿的专项资金支持。潘锦功终于可以在国内全力推进“发电玻璃”技术的研发。
四、数年研究,终有所成
有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潘锦功的事业终于进入了正轨。2016年,中国光伏产业逐步成熟,而潘锦功的“发电玻璃”技术的转化率也达到了17.8%,远超其他国家,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成为了全球领军者。至2017年,潘锦功的生产线已经完全建成,全球最大的“发电玻璃”生产能力也正式投入使用。这项技术不仅打破了国际技术封锁,还大幅提升了光伏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发电玻璃”技术的问世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这种技术仅需在普通玻璃上覆盖一层厚约4微米的碲化镉薄膜,就能有效转化太阳能,显著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潘锦功的研发成果为全球节能减排作出了巨大贡献。
五、结语
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潘锦功等科学家的奋斗与奉献,正是中国走向科技强国的重要动力。历史的脚步中,总有一些人在为国家负重前行,而今天我们安享和平,正是他们奋斗的成果。潘锦功的选择,正是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心系祖国的真实写照。正如周总理所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