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用镜头,定格天河的美好瞬间,投稿,还有机会上官微噢~
10月30日多云为主,气温介于21~28℃,最低相对湿度55%左右;
10月31日-11月3日,受新一股冷空气不断补充影响,云量增多,局部伴有小雨,气温逐渐下降至18~25℃。
十五运会第四批门票来了!
今日(10月30日)上午10时起开售
本轮共有田径、体操、游泳、排球等18个项目
覆盖广东9座城市
竞体项目与群众赛事活动同台亮相
购票指引
1.关注并进入
“广州天河发布”公众号
2.”
即可进入官方购票平台
3.进入比赛购票页面
即可选择合适的日期和座位
石牌街穗园社区银发先锋绘就治理同心圆
在石牌街穗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跃着32名平均年龄68岁的“银发先锋”。华南师范大学退休教授秦兆年开设“立体科普课堂”,三年举办102场讲座;退休党员池朝兴等自发成立“银发护卫队”,风雨无阻护送学生上学放学1.2万人次;退休党员陈予欢等组建“红色宣讲团”,开展党史微课堂48期。老党员还积极参与矛盾调解、政策宣传。
“双无”小区电箱隐患破局,人大车陂街道工委联动解民忧
近日,“双无”老旧小区佳地花园电箱安全隐患问题圆满解决——始于社区网格员及时响应居民诉求、人大车陂街道工委牵头协调多部门打通审批堵点,终于街道统筹、电力部门高效实施。新电箱安装落地后,居民“心头患”终解,该事件成为人大车陂街道工委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注脚。龙口社区将持续聚焦民生需求,推动更多实事落地见效。
小拳头传递大爱心,少年乐享感恩行
近日,“小拳头·大爱心——向阳少年感恩行”在花城汇北区“穗救易·共助空间”举办。活动联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多方资源,孩子们从中学习防霸凌龙形拳,掌握自我保护技能;制作广式蛋黄酥,体验劳动乐趣。该空间由天河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运营,负责人称将借十五运契机优化服务,打造多元社区平台。
穿越千年的“Excel表格”?战国楚简惊现超前记录方式
10月28日,湖北省博物馆“简读中国——中国出土简牍展”开幕。通过跨越千年的书写,观众在一枚枚竹木之间,看见真实、生动、鲜活的古代中国。本次展览中九店楚简日书虽然在内容上较为简略,但其时间在战国晚期早段,是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日书。此外,秦家嘴楚简日书有三种,其中一种的形制较特殊,数量约60支筒,每筒书写一个干支的吉凶宜忌,并用三道横向朱砂线予以分栏,类似于现代的“Excel表格”。此情况在考古发掘出土简牍中属首次发现。
通勤福音,广州地铁部分线路上线“列车到站查询”
10月28日,广州地铁乘车码微信小程序试点“列车到站查询”功能,开启“动态查询、按点候车”出行新体验,为市民日常通勤、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观赛人群出行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服务保障。
广州入户登记11月1日开始,请积极配合!
11月1日起,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入户登记工作正式开始。11月1日-15日的入户登记调查阶段,广州177个镇街均将参与调查,中选村居1928个,中选小区4597个,调查户数将超18万户
上下
每天只需 10 分钟,就能改善体态、缓解肩颈痛!
现代都市人群以脑力工作为主,久坐是常态,由此造成脊柱自颈部到腰部所承受的不平衡的压力逐日递增。为了维持更长时间的久坐,姿势会代偿形成头前伸、圆肩驼背、撅臀挺肚的不良体姿。不仅如此,久坐行为已成为慢病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心血管疾病、二型糖尿病、肥胖、代谢异常综合征甚至过早死亡都相关。
站立是一种替代坐姿的简单方法,作为好习惯养成的新手入门操作,靠墙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靠墙站通过后背贴靠着墙面给予身体一个空间和位置反馈,增强身体对正确姿势的意识,从而改善肌肉失衡和不良姿势。除了改善体态外,靠墙站还可以缓解颈肩腰痛。
靠墙站的动作要点
为了确保靠墙站立达到最佳效果,动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以下是具体的站立要点:
脚跟与墙的距离
脚跟距离墙壁大约一个足跟的距离,或直接贴墙站立,保持双脚与肩同宽。
背部紧贴墙壁
整个背部从上到下依次是后脑勺、上背和肩胛骨、臀部,这些区域要紧贴墙壁。
避免头部前倾
头部保持中立,下巴微微向后收,避免头部前倾,感觉下巴到颈部深层有肌肉(颈深屈肌)收紧的感觉。
肩膀下沉
双肩放松下沉,远离耳朵,肩胛骨贴靠墙面,肩头尽量贴靠墙面,感觉胸前肌肉(胸大肌、胸小肌)有牵拉的感觉。
手臂自然下垂
手臂自然下垂,手心朝向大腿。
腹部收紧
下背部距离墙面距离半个手掌为最佳,如果超过一拳可以通过腹式呼吸(膈肌激活)帮助调整,通过自然绵长的呼吸,在一吸一呼之间感受腹部肌肉(多裂肌、腹横肌)微微收紧,抓紧缩小下背与腹部的空间,也会感到腰腹核心更加稳定。
臀部肌肉激活
臀部肌肉微微收紧贴靠墙面,保持骨盆中立位。如果找不到感觉,可在两腿之间加一个瑜伽砖或靠枕。
靠墙站的最高境界是“身后无墙,心中有墙”,也就是说当你通过靠墙站学会身体各个肌肉的发力模式后,日常站姿也要养成好习惯才算真的是练到位。
素材来源丨光明日报、科普中国、全运广州、广州地铁、广州日报、天河区委社工部、天河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微社区e家通文化车陂
封面设计丨与亨文化 麦伟胜
文字编辑丨彭焰、孙嘉怿、李舒怡、陈芷慧、丁宁远、吴旭莉
通讯员 | 温豪、梁子大、邹成桃
美编丨陈 琳
初审丨黄嘉成
复审丨关星杨
终审丨常本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