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8月初,八路军一一五师的师长陈光和政委罗荣桓,带着机关人员和少量兵力在山东梁山宋江寨以北地区驻扎。
这天上午,两个侦察员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日军32师团的一部分炮兵、一个步兵大队和少量伪军,大约共计四百多人,带着两门野炮、一门九二步兵炮和十多挺轻重机枪。在大队长长田敏江的率领下,他们今早从忻口向西进犯,估计下午就能到达梁山。
陈光、罗荣桓立刻召集干部们开会,分析敌情并商讨对策。
不少干部激动地请战,高呼“吃掉它!”想要立即出击歼灭敌人。
但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虽然双方兵力接近,但日军武器装备更优,歼灭对方并不容易。有干部引用孙子兵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的说法,认为若没有五倍或十倍的兵力,很难彻底消灭装备精良的长田敏江大队。
罗荣桓则表示:歼灭这股敌人确实不容易,但要看到对方是出头之鸟,没有后续部队,附近也没有支援力量。现在正值青纱帐起,更便于我军隐蔽行动。再加上敌人傲慢自负,不知道梁山有我主力部队。只要我们占据有利地形,出其不意地打击,就有可能将其全歼。
他还说,关于兵力问题,不需要五倍、十倍于敌,只要再增一倍兵力,把驻在梁山南面20多里外杨勇指挥的独立旅一团三营调来参战就够了。
罗荣桓这一席话鼓舞了大家的士气,会议气氛很快热烈起来。随后众人又补充了若干意见,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作战计划。
午后,敌人骄横地进入伏击圈,随即被我军歼灭一部分,剩余部队退守到梁山西南麓的独山庄和独山高地。
此时,有首长主张趁敌人未稳,立即攻下独山庄,一鼓作气解决战斗。
“莫慌,”罗荣桓说,“敌人占据了庄子和独山高地,能形成角度优势并构成立体火力交叉。如果我们此刻贸然进攻,就会落入敌人的大网中,伤亡将很大。等天黑后,等独立旅一团三营赶到再行动。”
吃过晚饭后,陈光和罗荣桓把司令部的科长以及团、营、连的指挥员召集到一起,决定趁夜色,趁敌人睡觉、戒备松懈之际发起突然袭击,一举歼灭残敌。
战斗部署完成后,各分队按计划分头潜入阵地。
果然,上半夜敌人惊惶不安,到处风声鹤唳,增设哨岗。到了下半夜,值勤的首长不再查哨,巡逻兵也少了动作,哨兵坐在岗位上打瞌睡。
在陈光、罗荣桓一声令下,部队从四面八方同时向敌人发起攻击。梦中的敌军,有的还未醒来,就被手榴弹炸得重伤或当场毙命;醒来的,来不及拿起枪就被刺杀。
一个多小时后,庄里两百多名敌人全部被歼灭。
与此同时,独山高地上的敌人被歼灭了一部分,其余的缩在一个骡马店大院里。敌人在骡马店四周的院墙上挖了许多枪眼,以密集火力阻止我军进攻。我军多次突击未能取得突破,战斗一度陷入僵持。
关键时刻,罗荣桓把一团政委戴润生叫到指挥所,亲自交待作战要点,鼓励将士们振作精神,争取在十点钟以前全部歼灭残敌。
戴润生回到阵地后,立即传达了罗荣桓的指示,重新调整了战斗部署,组织发动最后的总攻。
重新投入战斗后,我军气势如虹。占据骡马店后方小山头的部队居高临下,将全部火力向大院扫射。处于绝境的敌人在猛烈火力压制下支撑不住,最终打开大门向外逃窜。
门外等候的我骑兵连见敌人跑出,个个怒火中烧,跃马挥刀追击,斩杀落荒而逃的敌人。
清理战场时,我军在一个凹地里发现了长田敏江的尸体。
此次战斗共歼灭日伪军三百余人,俘虏二十四人,并缴获多门野炮和数挺轻重机枪。
战后不久,中央军委发来贺电,表扬参战部队。
一向诬蔑八路军“游而不击”的国民党顽固派,在事实面前无言以对。蒋介石也假意赞扬,给八路军总部发来嘉奖电,并赠送三万元以示“慰劳”。
梁山战斗的胜利震动了鲁西,迅速传遍山东各地,极大鼓舞了全省军民的抗战热情。
战后半个月内,仅梁山附近地区就有三千多名青年踊跃报名参加我军。
建国后,山东有关部门编撰抗战史时,罗荣桓亲自下达指示,要求把“梁山歼灭战”放在抗战史的首要位置。因为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梁山歼灭战的胜利,也许就没有后来形成的山东抗日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