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曾称山西为“木质古构的富饶温床”。1933年,他与林徽因等学者一同前往大同进行考察,为这座城市的众多古建筑留下了宝贵的测绘图纸和文字资料,使得许多原本鲜为人知的古建筑得以展现光彩。对于大同及整个山西而言,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的意义非凡,因此这座梁思成纪念馆应运而生。
梁思成纪念馆位于大同古城东城墙带状公园的北侧,外观古朴典雅。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铜像雕塑,雕像定格了他们在野外考察时的情景,旁边还摆放着他们考察时所使用的测量工具。
纪念馆的建筑采用四合院布局,整体呈现中式风格。建筑外墙采用青砖,屋顶覆盖着简朴的青瓦,脊兽造型优雅,展现了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的文人气质与风范。
在“大师·大同”一展区,简短的文字介绍了梁思成与大同的渊源。梁思成与林徽因等学者对山西古建筑的考察并非偶然,它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
1931年,日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同时,一些日本建筑学者妄言中国已没有唐代建筑,想要看到这类建筑只能去京都和奈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决定亲自前往山西,寻找国内现存的古建筑,以此“狠狠打脸”日本学者的言论。
纪念馆内的展览分为“四个展区”: “一代宗师”、“不愧山河”、“大同调查”和“告慰先师”,其中展示了大量珍贵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展馆内的那些老照片已泛黄,仿佛带着历史的气息,讲述着这位建筑大师的一生经历与学术成就。展览特别强调了梁思成与林徽因一行在山西的考察成果。在1933年的大同考察中,他们共计花费了19天时间,虽然在大同城内只停留了9天,却完成了6座建筑的详细测量以及9座建筑的略测。可以想象,在这短短的9天里,他们的工作异常紧张与忙碌,且这样的高效率,即使在今天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也让人感到敬佩。
梁思成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他是我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之一。当年,梁思成和林徽因等人在山西获得的考察成果,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对本国古建筑的自信心。那如同一道温暖的光芒,照亮了建筑学者们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