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是唐朝开国大将,为什么在凌烟阁列传中排最后,似乎得了便宜?
秦琼虽然是个勇猛的将领,在战场上能斩将夺旗、英勇无敌,但与李靖、韩信这样的军事才俊相比,他的地位却稍显逊色。因此,关于李世民害怕秦琼造反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真正令李世民感到威胁的应该是李靖、韩信这类能谋善战的帅才。秦琼后期不被重用,可能是因为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无法再继续高强度的工作。
我认为,秦琼的地位相对较低,最大原因还是在于玄武门之变时,他选择了保持中立。在那场权力斗争中,坚决站在李世民一边的那些人,如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是谋略深远的核心人物。尉迟敬德则在玄武门亲手射杀李元吉,张公瑾更是挡住了玄武门的禁军,阻止他们进入,这些人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地位自然也随之高升。
凌烟阁的排名是根据官职来定的,按照官职的先后顺序,死者为先。因此,房玄龄虽然活着,但他当时担任的是司空职务,而杜如晦和魏征已经去世,追赠为司空,所以他们的名字排在了房玄龄之前。秦琼之所以排在最后,并非因为他未参与玄武门之变,而是因为后期身体状况不佳,没有再有显著的战功和晋升,最终死时仅被追赠为徐州都督,官职较低。
有些人说秦琼是高祖的人,实在是搞笑。秦琼可不是李渊的死忠。秦琼是李世民手下玄甲军的四大统领之一,正宗的太宗系人物。如果李建成继位,李靖、李绩可能安然无恙,但秦琼肯定会被清算。尉迟敬德之所以排名高,是因为他在643年退休时已经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这与房玄龄的司空相当。
归根结底,秦琼的低位主要因为他并不是坚定的老二党成员。在玄武门之前,秦琼已经是国公、上柱国,尽管他是李世民的得力助手,但这些地位和荣誉都是李渊授予的。相比于尉迟恭和长孙无忌,秦琼并没有像他们那样以命博上位。实际上,李世民时期的权力斗争中,房玄龄、长孙无忌和其他武将多次有过劝进、发动兵变的行为,但唯独秦琼没有参与其中。
在隋唐历史上,秦琼最受到好的人是单雄信。当初秦琼落魄的时候,不是单雄信接济他吗?当时秦琼母亲过生日,许多人来祝寿,并不是因为秦琼的面子大,而是因为单雄信和秦琼是朋友。从瓦岗山散伙后,谁收留了秦琼?还是单雄信,把他安置在洛阳。李世民后来亲自上洛阳,挖秦琼来投,这时单雄信没有阻拦。虽然知道带走秦琼后,他不会再回来了,但他从未开口要求秦琼留下,因为单雄信讲究仁义和道德。然而,秦琼最终进入大唐后,立刻带领军队进攻洛阳。尽管从皇命的角度来说,他无可奈何,但从朋友的角度来看,单雄信怎么可能不感到寒心呢?最后,秦琼在法场上被处决,单雄信举着酒杯四处寻找,最终在秦琼的尸体倒地后,才悲痛地跪下为他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