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说过:“成名还为时过早”,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年轻时成名。在唐朝的历史上,有一位人物,他年轻时并不显眼,官职也不高。然而,他在一次重要战役中展现出了出色的才能,直到58岁才成为唐朝的中坚力量。这位大器晚成的名将就是唐朝中期的李晟。
李晟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他擅长骑马射箭,身高约六英尺,勇敢无畏。年轻时,他随军征战,曾在一次战斗中,一箭射中了敌军的头号战士,因此被誉为“万人敌”。然而,在平定安史之乱时,李晟并没有显露出特别的才能。直到后来的西北战场,他才逐渐屡立战功。尽管如此,他在官场上并未因此获得重用。后来,李晟被上级调离战场,来到北京担任职务。此时,他的官职虽不低,但并未有显赫的战功。如果没有那场改变唐朝命运的叛乱,他或许不会得到如此显赫的声誉。
唐德宗刚刚登基时,唐朝面临着来自藩镇和河北地区的战争威胁。朝廷决定派遣李晟率领神策军,带领唐军前往平定叛乱的战场。然而,由于唐军内部组织混乱,李晟的力量有限,战局一度陷入僵持。在清苑战役中,唐军遭遇了败绩,然而,李晟依然坚守阵地,奋勇抗敌。与此同时,关中地区爆发了叛乱,唐朝的核心地带陷入了动荡。783年,靖远军途经长安时发生了兵变,叛军领袖朱霸自立为帝,唐德宗被迫匆忙逃往奉天。唐朝的命运一度岌岌可危。李晟得知消息后,立即率领军队返回关中。虽然他的军队只有4000人,但通过紧急增援,他的兵力最终达到了2万。经过激烈的血战,他成功击败了两支叛军,收复了长安,挽救了濒临崩溃的大唐。唐德宗非常高兴,给予李晟丰厚的封赏,并在东渭桥立碑,以此纪念李晟的伟大功勋。
到那时,李晟已经58岁了,他已经在战场上奋战了整整40年,成为了备受瞩目的名将。然而,这并不是他人生的终点。唐德宗在后来逐渐削弱了李晟的军事力量,甚至刻意压制他的权力。直到793年,李晟因病去世,享年67岁。唐德宗对此表示一定的安慰,但他仍下诏将李晟的画像放在灵岩阁,以示纪念。李晟的英勇和智慧帮助唐朝度过了危机,但唐德宗对李晟的信任却逐渐减弱,最终让这位英雄将领在晚年黯然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