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我非常认同的一个人物,无论是在战略布局还是战术运用上,都表现得非常出色。韩信虽然被称为兵仙,但他并非完全依靠自己取得的成功。在后勤保障方面,韩信得到了刘邦集团中萧何和曹参的强力支持,他们都是后勤方面的高手。而且,韩信并非孤军作战,刘邦、英布和彭越等人虽然在战场上的表现稍显逊色,但整体来看,他们还是为韩信提供了广泛的战略支援。正因如此,项羽的主力军在早期并未专门去攻击韩信,这也给了韩信足够的空间去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并最终取得了兵仙的称号。在名将之间的较量中,韩信的对手并不算特别强大,他也没遇到过像项羽那样的硬茬。等到韩信与项羽对决时,他已经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相比之下,李牧则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他的出场是在长平之战之后,那时赵国的主力已经几乎被秦国消灭,李牧不得不面对一个强大的秦国,且对手中名将众多。但即便如此,李牧依然能够力挽狂澜,挫败秦军的多次进攻,展现了他非凡的军事才华。李牧的战术灵活多变,擅长根据不同的战况采用不同的策略应对敌人的攻击。例如,在宜安之战中,李牧仅凭八万赵军就打败了秦国的二十万大军。而在番吾之战中,他带领不到五万的兵力,击溃了秦国的十万大军。每一场战斗都充分证明了李牧在战术指挥方面的出色能力。
尽管李牧在兵力上常常处于劣势,但他依然能够取得成功,充分体现了他的军事天赋。例如,在与王翦的对抗中,李牧时常处于兵力不足的困境。特别是在最后的卫国之战中,李牧只带领八万赵军,与王翦的四十万大军僵持了一年之久。即便如此,李牧依然能够坚持下来,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智慧。李牧自始至终都处于弱势,无论是国家的实力还是兵力的对比,他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能保持不败,难度可想而知。这与韩信的情况相比,李牧的处境更为困难。韩信背后有刘邦这样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而李牧则效忠于赵迁,这两位领导人的差距显而易见。正因如此,最终的结果也说明了韩信的表现更加突出。
白起虽然是一位伟大的将领,但与韩信相比,他还是略显逊色。韩信虽然手中资源有限,在白起看来那点资源可能微不足道,但正是凭借这点看似微不足道的资源,韩信成功突破了汉中,突破了秦岭,拿下了关中,并且最终攻占了黄河以北的地区,击败了项羽。如果韩信后来有机会出征匈奴,根本不会经历白登之围后的屈辱和和亲。韩信最擅长的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的绝技便是伏击敌人,而他自己也不会轻易被别人埋伏。若白起拿到韩信手中的资源,他未必能像韩信一样打出如此卓越的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