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差点连领奖台都丢了”,维斯塔潘在墨西哥站的激进起步让他冲出赛道,这位三届世界冠军最终仅以第三名完赛,诺里斯则凭借杆位优势一路领跑夺冠。 汉密尔顿因一次切弯争议被罚10秒,从争冠热门跌至第八名。
比赛起步阶段就火花四溅。 五盏红灯熄灭后,诺里斯、勒克莱尔、汉密尔顿和维斯塔潘四台赛车几乎并排冲入一号弯。 维斯塔潘选择了外线超车,但刹车点过晚,轮胎锁死冲上了草坪。 勒克莱尔则因为切弯一度超越诺里斯,但随后主动交还了位置。
高海拔的墨西哥赛道给所有车手带来了挑战。 空气稀薄导致下压力不足,赛车在刹车时变得异常敏感。 维斯塔潘的起步失误正是这种特性的体现。 他的赛车在制动时轻微锁死,虽然及时控制住没有撞墙,但名次已经掉到了第五。
第六圈,赛道上再度出现状况。 维斯塔潘与汉密尔顿在一号弯轮对轮较量时发生碰撞,汉密尔顿被挤出了赛道。
汉密尔顿在车队无线电中表达了不满:“我根本没有其他选择,如果不这样走就会撞墙。 ”但规则执行没有让步余地。 这次判罚改变了他的比赛走向,从原本稳居前四的位置跌至积分区边缘。
与此同时,诺里斯在前方稳扎稳打。
第21圈,他率先进站换上一套新的中性胎,出站后依然领先勒克莱尔2秒以上。
比赛进行到第48圈,维修区上演了一场进站大战。 梅赛德斯的安东内利、迈凯伦的皮亚斯特里和汉密尔顿在同一圈进站。 迈凯伦的换胎团队仅用2.1秒就完成了皮亚斯特里的换胎,比梅赛德斯快了0.3秒。 就是这个微小的差距,让皮亚斯特里在出站时超过了安东内利。
随后一圈,拉塞尔和哈斯车队的贝尔曼也相继进站。 这一连串进站让场上的名次发生了微妙变化。 原本处在第四的维斯塔潘意外升至第三,但他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身后的贝尔曼刚换上新红胎,单圈速度比他快0.6秒。
红牛车队的策略组原本期待安全车出动,这样他们可以让维斯塔潘免费进站换胎。 但安全车始终没有出现。 维斯塔潘只能驾驶着旧硬胎苦苦支撑,最后十圈他通过无线电不断询问工程师如何防守。
“贝尔曼的轮胎新多少圈?
当他得知对手的轮胎比他新30圈时,只能无奈地回应:“好吧,这太难了。 ”
令人意外的是,贝尔曼虽然速度占优,但几次超车尝试都未能成功。
年轻车手在这场比赛中大放异彩。
他在比赛起步阶段就表现抢眼,连续超越两辆赛车。 梅赛德斯小将安东内利也以第六名完赛,在与经验丰富的队友拉塞尔的较量中不落下风。
梅赛德斯的拉塞尔多次通过无线电要求车队让安东内利让车,但车队最初拒绝了这一请求。 直到第41圈,车队才指令安东内利放慢车速,让拉塞尔过去尝试追击前方的皮亚斯特里。
然而这个决定很快被证明是徒劳的。 拉塞尔并未能缩小与皮亚斯特里的差距,比赛结束后,车队又指示他将位置归还给安东内利。 这一系列操作让梅赛德斯车队在积分上损失惨重。
法拉利车队则凭借勒克莱尔的稳定发挥,在车队积分榜上反超梅赛德斯1分,升至第二位。 勒克莱尔整场比赛都紧跟着诺里斯,但始终无法找到超车机会。 墨西哥赛道的特点使得跟车变得异常困难,前车产生的乱流会严重影响后车的下压力。
比赛最后阶段,场上的名次基本定格。
贝尔曼、皮亚斯特里、安东内利、拉塞尔、汉密尔顿、奥康和博托莱托分列四至十名。
哈斯车队在墨西哥实现了双车拿分,奥康获得第九名。 这对于一支中游车队来说是个不小的成就。 车队负责人斯泰纳在赛后表示,赛车在高海拔条件下的表现超出了预期。
维修站里的故事同样值得玩味。 梅赛德斯赛道工程总监肖夫林在赛后承认,车队在汉密尔顿的罚单处理上存在失误。 “我们应该更早让他进站,这样他可以用新胎追赶。 ”
红牛车队领队霍纳则对维斯塔潘的防守赞不绝口:“马克斯用旧胎挡住了新胎30圈的赛车,这展现了他的冠军品质。 ”
这场比赛结束后,车手积分榜发生了微妙变化。 诺里斯反超队友皮亚斯特里1分,重新回到榜首。 维斯塔潘虽然仅获第三,但与榜首的差距缩小到了36分。 赛季还剩下四场比赛,冠军争夺战依然充满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