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我军任命了16位经验丰富、善于作战的将军为各大野战军的兵团司令员。在解放战争时期,这些兵团司令员肩负着关键使命,是我军在战场上对抗敌军、消灭反动势力、推进全国解放的重要核心力量。
在第四野战军中,四位兵团司令员的贡献尤为突出。除14兵团司令刘亚楼外,其余三位司令员积极参与了华中和华南的战斗,多次击溃白崇禧军事集团和长期盘踞华南的粤系势力,为地区解放立下赫赫战功。第三野战军的四位兵团司令员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先后跨过长江,占领蒋介石的统治中心江浙地区,解放上海、南京等重要城市。随后,第十兵团司令叶飞带兵南下,参与解放福建及东南沿海岛屿,为东南地区的和平解放做出贡献。
第二野战军下辖的三位兵团司令员同样战功卓著。第五兵团司令杨勇与第三兵团司令陈锡联,在西南地区与第十八兵团及其他部队配合,围剿蒋军九十余万兵力,使大量国军高级将领投降或起义。第四兵团司令陈赓不仅参与华南战役,也深入西南地区,他指挥的部队征战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五省,消灭敌军十余万,解放数十座县城。
在第一野战军,彭总指挥下的各兵团也贡献卓著。第一和第二兵团,以及后来划归第一野战军的第十八、第十九兵团,参与了西北战役,重创马家军势力。第十八兵团司令周士第在西北战役后,又率部参加西南战役,与第二野战军一起夹击胡宗南的军事集团。第二十兵团司令杨成武在华北地区战役胜利后,留守北平负责防御,守护我军大本营及重要机关,其责任重大、使命艰巨。
解放战争时期,这些兵团司令员是我军作战的顶梁柱。建国后,他们继续成为保卫国家、守卫边疆的重要将领。杨成武成为建国后北京军区首任司令员,负责华北地区防务,后来又担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守卫东南沿海。第十九兵团司令杨得志先后担任三个大军区司令,累计执掌25年。第十五兵团司令邓华成为1955年新成立沈阳军区的首任司令员。第十兵团司令叶飞担任福州军区首任司令。第五兵团司令杨勇也先后任大军区司令。第三兵团司令陈锡联更是任职炮兵司令,并先后担任北京和沈阳两大军区司令,可谓众多兵团司令员中发展最为显赫的一位。
总体来看,这16位兵团司令员在解放战争中以英勇果敢、卓越指挥奠定了全国解放的基础,而建国后,他们继续在各大军区肩负重任,守护国家安全,成为共和国的重要军事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