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的某个清晨,北京饭店内。那时,北平局势紧张,众多重要领导和将领入住这里,安保异常严格。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刘秉彦师长注意到一名站在柜台的男子,看起来面熟,心生疑虑。
“站在那里的那个人是谁?怎么看着这么眼熟?”他突然问道。
唐永健,作战处处长,沉声答道:“他是这里的经理。”
刘秉彦的脸色瞬间变得严峻,低声道:“那人是特务!”
唐永健显得有些困惑:“你确定?”
刘秉彦紧皱眉头,低语:“你还记得朱占奎吗?”
“怎么会忘?”唐永健神情凝重,“他曾是晋察冀第十分区的司令员,结果被日军俘虏后叛变了,背叛了两次!”
“那人就是朱占奎的老乡和战友。”刘秉彦解释道,“他曾帮助朱占奎叛变,还记得他走路的样子吗?那瘸腿就是那次受伤留下的。”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愤怒和警惕。
唐永健听后,心中一紧,急忙说道:“我马上打电话给刘辉山师长!”
这时,刘秉彦和唐永健两位老战友在北京饭店讨论工作,却因这名特务的出现,情势变得紧张起来。北平正面临关键时刻,1949年9月中旬将召开一场意义非凡的大会,众多重要人物将入住北京饭店,安保级别异常高。饭店内的管理也极为严格,任何出入都必须经过三重安检,防止敌人潜入。
然而,正当他们紧张地议论时,刘辉山师长接到电话,仅用了不到十五分钟便赶到现场,开始了紧张的审问。
“你叫什么名字?”刘辉山严厉质问。
“姓马。”男子冷静回答。
刘辉山看着他,眼神透出怀疑:“我看你不像是商人,更像个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也可以做生意的,我是燕京大学毕业的。”那人镇定地回答。
“老家是哪儿?”
“河北。”
“你以前是八路军吗?”
“没有,我不是。”男子语气平静,但眼神中却闪烁着慌张。
这时,刘秉彦师长走了出来,声音冷冷地说道:“马学刚,别来无恙?”
“你……你……”男子听到自己的名字后,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随即跪倒在地,痛哭道:“我说,我全说!”
随着马学刚的忏悔,事情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马学刚出身河北的一个望族,年轻时充满抗日情怀,曾以朱占奎为偶像,全力支持朱成为八路军的司令员。然而,在一次战斗中受伤后,马学刚的心态发生变化,最终选择投靠日军,成为汉奸。1941年,朱占奎在外巡视时被日军俘虏,马学刚暗中提供资金,帮助他脱险,但没想到,朱占奎最终还是背叛了他。
马学刚的背叛令他与日军更加密切合作,1946年,他指使朱占奎再次叛变,投靠国民党,成为河北的一个重要官员。
那么,为什么马学刚会出现在北京饭店呢?原来,马学刚在军统的安排下,受命为特务,潜伏在北京饭店。军统认为,饭店是重要的会议地点,很多我方高级将领都在此住宿,他可以趁机进行刺杀。但不巧的是,马学刚以前在我军效力过,许多高级将领都认识他。因此,当他出现在饭店时,刘秉彦立刻认出他。
此次事件迅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饭店的安保措施也因此得到了大幅度加强。所有员工进行了彻底的审查,甚至连邓小平、陈毅等重要领导都曾因未携带证件而被拦截。随着马学刚的身份被揭露,整个饭店的管理层发生了巨变,安保工作变得更加严格。
马学刚最终被判死刑,而朱占奎则因背叛被判无期徒刑。此事的发生,让北京饭店的安保系统变得滴水不漏,连首长也难以随意出入。
这一事件的影响深远,特务被铲除,安保进一步加强,而这次对特务的清除,也成为了北平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