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金兵围攻开封,形势危急,赵构被任命为兵马大元帅,带领河北的兵力前去解救京师。然而,赵构并没有按照命令行事,而是以金兵太过强大为由,带着所有兵力躲避战斗,最终将军队集中在大名府(今天的北京),并随后转移到东平府。到了靖康二年,金兵成功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将他们押送北方,北宋朝廷一时间无主,赵构趁机从顺天府登基,成为南宋的首任皇帝。
赵构之所以能在这一历史时刻登上皇位,与宋朝和金朝之间的战争密切相关。当时,金人南下掳走了宋钦宗和宋徽宗,北宋政权彻底瓦解。赵构拥有兵权,又是赵氏后裔,理应继位,便趁机登基,建立了南宋。但由于战争的局势,赵构的皇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南宋建立不久,他和宠臣汪伯彦等人因金兵不断进攻,被迫放弃顺天府,逃至扬州。从此,赵构在金兵的侵扰下,过上了动荡不安的日子,始终没有享受过平稳的帝王生活。但尽管如此,他依旧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南宋的皇帝。
在金兵暂时停止南侵后,赵构终于有机会稳定国内局势。他先后辗转至绍兴府,最终定居在临安。虽然外敌暂时停歇,但内部的危机仍然存在。赵构开始整顿军队,派遣精锐部队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并清剿四处作乱的盗贼,力图稳固自己的统治。
与此同时,赵构在防备金兵入侵方面也做了大量准备。他任命岳飞和韩世忠等著名将领,负责防守江淮地区,加强南宋的防线。然而,赵构并没有完全信任这些抗金名将。作为一位从兵马大元帅起家的皇帝,他对自己曾经的下属岳飞等人始终心存戒备,担心他们拥兵自重,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因此,他选择了亲信的主和派人物秦桧为宰相,意图削弱岳飞等抗金将领的权力。
为了向金朝表明自己的求和决心,保全自己的皇位,赵构作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决定:他解除了韩世忠的兵权,随后,联合秦桧将岳飞召回京城,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这一举动,令金朝大为满意,赵构也通过这一方式向金朝表忠心,以换取自己在黄河流域的统治权。
然而,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赵构做出的让步远不止这些。为了讨好金朝,他签订了屈辱的和平条约。根据条约,南宋每年需向金朝缴纳大量的贡品,包括银二十五万两、布匹二十五万匹,还需要在金朝皇帝的生辰时,送上大量的礼品,这些礼物大多来自百姓的掠夺。
尽管赵构竭尽全力保住了自己的皇位,但他并没有意识到,单纯的求和无法满足金朝日益增长的贪欲。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朝的完颜亮再次大举南侵,赵构只得再次逃离临安,开始了新的逃亡生涯,南宋政权再次陷入动荡。
赵构的治国之路充满了矛盾与困境,虽然他凭借战争机遇成功登基,却也在无尽的求和中丧失了许多国家的尊严,最终在金朝的压迫下,未能真正稳固南宋的江山。
上一篇:原创 古代最不应该当皇帝的人